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尾段写法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尾段写法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025届高考复习 写作专题
作文结尾
——凤尾收束
一.结尾的重要性
开头仿若“爆竹”,结尾当如撞钟,意思是结尾要给人回味。好的结尾读来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总之,好的作文结尾应当做到精炼(不要展开陈述,短句为主)、有力(有思想,有形象感,使人震撼)、有味(留有余味,引人遐思)。
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之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文章会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
知识梳理
二.结尾存在的问题
1.冗长重复,前调重弹
有些同学习惯于在结尾中把主体段中的三个分论点再重复一遍,以期达到总结前文的目的, 这种结尾既没有深度, 又显得啰嗦。
2.虎头蛇尾,收束无力
有的同学开头洋洋洒洒, 却放弃对结尾的雕琢, 草草几句煞尾, 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 只求达到字数要求。
3.生搬硬套,与文不符
有的同学知道结尾的重要, 不管什么文章, 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 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和风格的不协调。
4.公式化,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了表现思想深度,强行大喊几句文字正能量、内容假大空的口号。
5.意犹未尽,另起炉灶
结尾段又写出一些新的分论点,洋洋洒洒,当断不断。
三.结尾段落的基本特点
1.总结归纳
简明扼要地总结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表达立场
明确表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呼吁或建议
包括对读者的呼吁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4.引人深思
留下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或观点
四.结尾段的写法
1.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处,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收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
【典例】授之以渔,为后辈指出一条明路,放手任其经受风雨的洗礼。摆脱依赖,独自行走,让一路的经验累积成看破红尘的睿智;让一路艰辛铸就风雨不惊的平稳。最后,站在路的尽头,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能笑对命运,不留遗憾。
(《授之以渔,摆脱依赖》)
【点评】文章结尾扣住标题“授之以渔,摆脱依赖”,以饱含感情的语句来突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富有鼓动性和感召力。
注意:运用点睛式结尾技法要注意:抓住与中心主旨有密切联系的关键点,诸如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语言、作者(或他者)的议论、标题中的关键词等。用于点睛的语句应简洁明了,不可拖沓。
2.首尾呼应,照应强化
这是指结尾一般照应开头、标题以及前文的重要文字。这种结尾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强化功能,对所写对象和所表达的主题进行突出强调;二是结构功能,前后照应,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整,浑然一体。这是考场作文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
【典例】[开头]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结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点评】这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3.巧妙引用,加深意蕴
引用与文章主题相契合的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等作为文章的结尾,能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性内容,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强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
【典例】罗素说:“一个圆心向外延展出多少个半径,一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无论滚滚红尘如何变幻无常,都应坚守内心的爱与责任。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忧攘者自冗”。
【点评】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引用了罗素的话和《菜根谭》中得名言,既形象化地表达了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4.巧用修辞,突出主旨
俗话说:“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如果能巧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装点文章结尾,那么就会使文章精彩纷呈,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典例】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历史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
(《青山寂寂,水澌澌》)
【点评】这篇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尾,把生活和历史比成大书和百科全书,揭示了全文“读”的主旨。既生动形象,又含义深远,富有哲理。
【典例】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
【点评】两例均以排比句结尾,既照应了文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添了文采。
5.感召呼告,鼓舞激励
在文章的结尾发出号召,进一步阐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典例】当下的中国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人才有如泉涌,但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依然面临挑战……愿中国新时代之青年能做到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在渴望“被需要”的同时主动“迎合”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时刻铭记“被需要”的修饰词绝不仅仅是渴望。
(《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
【点评】文章结尾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并发出警示,呼吁新时代的青年要心系国家,将“被需要”的渴望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深化并升华了主题。
6.运用类比、结尾扣题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结尾,强化文采,最终再次落在中心论点上。
【典例】鸟儿脱毛才能飞的更高更远;人类自我更新才能进步、发展,朋友,愿你在更新中发展,"脱去"旧羽,插上理想和时代的新翅,去奋飞。
大海汹涌澎湃,波翻浪卷,源于点点浪花;草原广袤无垠,绿遍天涯,源于根根小草;夜空辉煌灿烂,熠熠生辉,源于颗颗星辰。让自己成为一滴水珠,一根小草,一颗流星吧,在追求社会正义的大合唱中唱出公正的最美丽的声音。
【点评】两处结尾,均以物类比,既有文采,又强调观点,结尾有力。
7.抒情议论,诗情画意
作文结尾之时,如果能结合前面的内容,运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进行抒情议论,可增添文采,收到再次吸人眼球的效果。
【典例】像鸿鹄飞越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变法的志向和持久的耐心始终是生命价值的两个筹码."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会始终陪伴我走完人生。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点评】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注意: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
常见结尾高能句子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适用主题:为时未晚)
人生是树林里的大树,我们只是穿行而过的风。
——赫尔曼·塞黑(适用主题:感慨时间飞逝)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诗十九首(适用主题:历史悠远)
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人民论坛(适用主题:英雄、传承、精神)
唯有(主题词)才可以打破发展的桎梏。
惟此(主题词)的精神,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主题词)中不断前行,实现真正的[目标或愿景]。我坚信(主题词)。
吾侪幸生于华夏,亦将守以家国之心,不负君望,亦主沉浮。 (适用主题:勇于承担责任)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主题词)。正如XXX所言 “[名言]”。最终,我们会发现,(主题词)。
复兴之路,需要(主题词),绵延赓续。 (适用主题:文化复兴与传承)
当代青年明乎此,力行之,必将臻之于大境界。
(适用主题: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天会更好)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陈寿(适用主题:尽己所能,贡献微薄力量)
结尾具体模板+示例
1.总结论据+反问+情感倾诉+呼吁号召
在深入分析了【主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简短总结论据】。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袖手旁观?不,作为【相关群体,例如“年轻一代”、“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改变现状。我深切地希望,每个人都能对【主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具体行动】来实际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模板:
应用案例:
在深入分析了网络暴力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它对受害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袖手旁观?不,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改变现状。我深切地希望,每个人都能对网络暴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拒绝传播负面信息、支持受害者来实际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2.引用名言+升华主题+提问+展望未来
正如【名人】所说:“【名言】”,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主题】的核心。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自问,我们对待【主题】的态度是什么?未来,【主题】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具体建议或行动】,以确保【主题】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努力,迎接【主题】带来的一切可能。
模板:
应用案例: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自问,我们对待终身学习的态度是什么?未来,终身学习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积极拥抱新知识,以确保终身学习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努力,迎接终身学习带来的一切可能。
3.形象比喻+重申论点+情感倾诉+提出建议
正如【形象比喻,例如“小溪汇聚成江海”】,【主题】也是由每个人的小小努力汇集而成的伟大力量。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简短重申论点】。每当我思考到这里,心中便充满了【情感表达】。因此,我建议【具体建议】,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股力量的一部分,共同为【主题目标】而努力。
模板:
应用案例:
正如小溪汇聚成江海,环境保护也是由每个人的小小努力汇集而成的伟大力量。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人都应该对环境保护承担起责任。每当我思考到这里,心中便充满了责任与希望。因此,我建议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使用,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股力量的一部分,共同为一个更加绿色的地球而努力。
4.反问+引用名言+情感倾诉+展望未来+呼吁号召
在面对【主题】时,我们是否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名人】所说:“【名言】”,这让我们深思。我深切地感受到【情感倾诉】,并坚信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我们才能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因此,我呼吁大家【具体号召】,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创【主题】的美好明天。
模板:
应用案例:
在面对社会公平正义时,我们是否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马丁·路德·金所说:“不平等在哪里存在,抗议就在哪里发生”,这让我们深思。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渴望公平与正义的内心呼声,并坚信只有通过增强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我们才能向着更加公正的社会迈进。因此,我呼吁大家提高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创一个平等与正义并存的美好明天
真题演练
(2023·天津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交肝胆友,读无字书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总理以联明志,携手一批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友人投身实践,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时代青年的榜样。
我们身处新时代,亦当广交“肝胆友”,多读“无字书”。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期青年必备的素养。
广交肝胆友,明理修身成大事。
肝胆友有别于“酒肉友”,他们不会在你得意时锦上添花,歌功颂德;亦不会在你失意时文过饰非,或者干脆落井下石。他们真心诚意,豁达坦荡。可以与之推心置腹,“悟言一室之内”;亦可与之据理力争,争得“脸红脖子粗”。肝胆友是良师,是益友,也是诤友。只有与肝胆友相交,我们才能洞悉事理,进德修业,如此大事可成。鲁迅与瞿秋白,相交时日虽短,彼此却早已心仪神往。他们在文学上互相欣赏,携手同行;于困难中互相救助,互相鼓励:二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一位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大师,一位“留取丹心”,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歌德与席勒,他们既为师徒,亦是益友,学术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让这对德意志文坛上最为绚烂夺目的双子星闪耀世界文坛。千金易得,肝胆友难求,愿我们时代青年以真诚求之,以友善待之。
多读无字书,实践躬行获真知。
古人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言:“知则不能行,只是知得浅。”实践之于知识的重要性,犹如“源头”之于“活水”。书上的知识是死的,但实践得来的知识却是活的,只有躬行实践,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而且还能巩固强化书本所学。想想李时珍,若没有他治病救人、遍尝百草的实践,又怎会有不朽医典《本草纲目》的问世?想想徐霞客,若没有他踏遍山川、历尽艰险的躬行,又怎会有“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传世?这“实践”,这“躬行”,就是那“无字书”,“从无字句处读书”,获取的是真知,是第一手的学问。相反,有人“读死书”“死读书”,穷其一生不过是“书蠹”而已。英国人亚克敦就是一个典例,他一生读书多达七万卷,却不能执笔作文,所以,才会有学者感叹:就像沙漠吸收流水,虽然喝了一江春水,最后却连一泓清泉也没有喷涌到地面上。这是何等的悲哀!我们新时代青年,绝不能做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须知,“书”要活读,“路”要多行。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交友要交肝胆友,读书要多读无字书。前者让我们崇“德”,后者使我们广“智”。“德”“智”并举,我们才是有为的新时代青年,才能不负时代所托,不辱历史使命,才能从容应对国内外愈来愈复杂严峻的挑战。


(2021新高考Ⅱ,T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 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
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唐光雨先生的漫画内容是“人”字的描红,从起笔到收笔,通过图画和文字把运笔技巧讲得明明白白,好像是老师娓娓道出书法的真谛,但仔细品味,我更多的是明白了成人的道理: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起笔就像人生之初,不应是“淈其泥而扬其波”的随波逐流,而应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逆行出征。这是人生起笔之逆,但逆得理所当然,逆得当仁不让,它融在每个人的心里,温暖着中国每一片土地,把个人的追求和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虽逆而顺,不藏不露,人生是迎风起舞的日子,飘扬而不张扬。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中锋就像人生之中,讲的是要坚守正道,不能走了邪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古人尚知诗乐是用来抒发喜怒哀乐的,不能过度,不能不及,更不能脱离歌唱的本意。但惊闻某综艺节目里,出现了“打榜倒牛奶”的选秀乱象。庆幸的是国家及时出手,严厉打击了对劣迹艺人的炒作,还艺术一片清朗的空气。人生没有捷径,守正就是捷径;人生要走正道,家国才是正道。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到“我将
无我,不负人民”,泱泱中华五千年,靠的就是这“不偏不倚”的“中锋用笔”。天地间充满浩然正气,守正自然得正。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收笔在即,胜利可望,停一停,不要慌。“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胜券在握时的清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的智慧。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是紧要关头,顺利时要前瞻可能出现的困难,困难时要相信必将到来的顺利。这一缓缓的收笔,成长也在成人。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起笔藏锋,行笔是守正,收笔徐徐停,描红见人生。新时代的青年可以从书法中学习做人,更要在实践中成长成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