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威远中学校2026届高二下半期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规定,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这是全面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的标志。“一线放开”就是海南和国际的联系实行进口货物零关税;“二线管住”,就是从自贸港进入境内其他区域要按照海关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全岛封关运作后,自贸港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目前,每人每年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为10万元,不限次数;允许开展离岛的贸易及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联系,用“海南+N”的思维方式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据此完成1-2题。1.实施离岛免税政策有利于海南( )A.扩大旅游消费量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提高环境承载力D.强化种业基地建设2.推进海南自贸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 )A.发挥资源优势,承接各类产业转移 B.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C.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促进协同发展 D.开展良性竞争,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三生空间是指生活空间(即供人们居住、消费、休闲和娱乐等日常生活的空间)、生产空间(即为人们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运输、商贸、公共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空间)和生态空间(即为人们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空间)。豫南山区是河南省独特的地理空间,空间内仍保留有许多古村落,但其空间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表示意豫南山区某古村落三生空间中主要公共活动的转变。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豫南山区古村落三生空间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空间由传统农业功能向民宿、餐饮转变B.生活空间由居住功能向商业功能转变C.防御空间由防御功能向处理宗教事务转变D.祭祀空间由祭祀功能向生态功能转变4.该古村落三生空间中的公共活动用地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①历史与文化因素 ②人口与职业因素③技术与资金因素 ④政策与经济因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脆弱典型区,近几十年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博弈不断升级。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各占一半,其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简称)发生了不同的演变。下图示意1995—2015年黄河流域两类城市三生空间演变趋势(注:资源型城市参考左侧纵轴,非资源型城市参考右侧纵轴)。据此完成5-7题。5.与2010—2015年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变化一致的是( )A.1995-2000年资源型城市 B.1995—2000年非资源型城市C.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 D.2000—2010年非资源型城市6.1995—2015年间的不同时段内,资源型城市( )A.生活空间被生产、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B.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C.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D.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工、农业生产发展7.为增加黄河流域的生态空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①产业迁移 ②产业升级 ③人口控制 ④增加生态空间内部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新时代的上海,宏大布局徐徐展开:向东直面广袤太平洋,向西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勾勒一东一西两大“扇面”,全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下图)。2023年莫德纳药业落户上海市,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 据此完成8-9题。8.在大都市辐射带动中上海( )A.对全球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最强 B.聚散功能有利于跨区域合作C.对各城市辐射作用存在梯度差异 D.发展力量源于辐射带动作用9.“莫德纳速度”体现出上海的区位优势是( )A.国家政策 B.国内市场 C.交通运输 D.营商环境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10-12题。10.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11.据图可知,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12.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引江济淮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段与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图左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右示意通水通航渡槽景观,据此完成13-15题。13.该工程实施后,调往皖北、豫东的水量最多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引江济淮工程对长江的影响有( )A.丰富物种基因多样性 B.水体自净能力下降C.补充水源与改善水质 D.提升河流通航能力15.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 B.修建成本较低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 D.技术难度更高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我国某通讯终端生产企业加强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产业协作 (图1)。图中△代表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和低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的其中一种,▲代表另一种; □代表中等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代表代工组装企业。据此完成16-17题。16.图中黑色虚线箭头代表的要素最有可能是( )A.原材料 B.信息 C.劳动力 D.能源17.▲代表的企业难以形成成规模性的产业集群,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分工和技术保护 B.生态环境和土地租金C.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D.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着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其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日益突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包括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是促进工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表为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三个子系统生态效率结果统计,图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收敛情况统计图。效率值越高表明效益越好,收敛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内不同省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差距越小。根据材料,完成18-20题。上游效率值 中游效率值 下游效率值工业经济子系统 0.852 0.910 0.951环境子系统 0.880 0.861 0.913能源子系统 0.784 0.813 0.85218.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上、中游工业生态效率水平较低B.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式为主C.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区域协调性强D.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改善空间较大19.长江经济带上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低,下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高,推测原因是( )A.下游能源行业资本投入力度大B.下游能源行业科技投入成本低C.上游能源行业过于密集使得竞争压力大D.上游能源行业环境治理投入量大导致成本过高20.针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今后的发展方向为( )A.上游地区重点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B.中游地区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为主C.下游地区重在强化服务性产业贡献力D.上游地区需推进重工业化的速度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交界处,城区东西绵延70多公里(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光照充足,年降水量为760-1200mm,海拔1400-1500m以下的河谷地区全年基本无冬。该市钒钛磁铁矿,煤矿等资源丰富,通过资源开发形成三个产业发展阶段(下表),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1)描述攀枝花市城市布局的形态,并分析其原因。(6分)(2)简述攀枝花市在城市转型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层级结构,与城市群一体化相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材料二: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个城市产业各有亮点,互补性强,既有以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又有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材料三:下图为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和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1)写出苏锡常都市圈相对于其他都市圈的差异。(4分)(2)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3)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4分)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下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分)威远中学校2026届高二下半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D A C A B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B C B A C A C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1.(1)城市布局形态:沿江(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城区不连片(组团状)。(2分)原因:沿河分布,取水方便;受地形因素影响,沿河谷分布;受煤,铁矿分布影响,沿矿区分布。(4分)(2) 主要措施:挖掘原有工业的潜力,发展高新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新的工业部门,如光伏发电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旅游业,康养业等第三产业。(6分)22.(1)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绝大部分融入上海都市圈;范围较小、通勤距离短;GDP产值较大。(4分)(2)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一、二产业明显偏低(2分);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以研发设计、营销为主;周边城市接受了上海制造业的溢出和转移,周边城市以制造业为主。(4分)(3)南京: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4分)23.(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6分)(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补给水量分散,峰值流量小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降水集中,峰值流量大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4分)(3)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任选一区作答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