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楚雄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物理选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特大桥,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开通,全长约24公里,限速100km/h。一游客开汽车经过深中通道用时约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仪表台上的速度计测量的是瞬时速度,里程表测的是位移
B. 100km/h是指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大小
C. 该游客的平均速度约为72km/h
D. 该游客全程的位移为24km
2.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B. 时间内,乙车运动的速度总大于甲车运动的速度
C. 时间内,甲、乙两车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 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3.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4.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为小球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闪光一次,测得长为,长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为
B. 小球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小球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5.如图是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频闪相机,对一可看作质点的物块从固定斜面上某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后的运动过程进行拍摄,得到的部分照片,已知该频闪相机的频闪周期为,段对应的实际长度为,段对应的实际长度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块下滑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物块下滑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和的比值有可能为
6.“钓鱼岛事件”牵动着军民爱国之心,我国空军某部为捍卫领土完整,举行了大规模的跳伞保岛演练,图甲是战士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无初速度跳下后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图乙是战士从跳离飞机到落地过程中的图像,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忽略水平方向的风力作用,关于战士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B. 内做自由落体运动,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末打开降落伞,随后做匀减速运动至末
D. 内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
7.现在很多商场中都有安装无阶梯式斜面自动扶梯,当顾客将购物车推上扶梯后无需顾客推动,购物车便可自动随扶梯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购物车向上运动,故而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B. 由于购物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C. 扶梯对购物车的作用力方向垂直扶梯平面方向向上
D. 购物车所受合力为0
8.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斜面“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某同学利用这种思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物块A、B,分别从同一光滑斜面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初始时距斜面底端的距离之比为2∶1。则A、B两物块(  )
从释放到斜面底端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从释放到斜面底端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2∶1
C. 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之比为∶1
D. 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之比为2∶1
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刻一小物块从传送带最右端的P点以速度滑上传送带,它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传送带的速度为2m/s
B.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系数为
C. 物块距传送带右端最远距离为1m
D. 物块在传送带上共运动了2.25s
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小球由某高处自由落下,落在轻质弹簧上,O为弹簧自由状态时最上端,A为小球合力为零的点,B为小球运动的最低点。运动过程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落至A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B. 小球落至O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小球在段处于失重状态
D. 小球从O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二、非选择题
11.如甲图所示是利用气垫导轨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装置。主要的实验操作如下:
(1)将气垫导轨适当倾斜放置并固定。在气垫导轨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测出这两点沿导轨方向的长度L和这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H,计算气垫导轨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弦值 。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小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 mm。
(3)接通气源,小滑块与气垫导轨间的摩擦力近似为零。让小滑块从气垫导轨上O点由静止释放。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用字母表示)。
(4)用毫米刻度尺测出O点处遮光条所在位置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s。
(5)改变小滑块静止释放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6)由测得的多组数据做出图像,如丙图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 (用d、L、k、H表示)。
12.播州区某学校学习小组采用了图甲装置来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请根据所学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 (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将木板右侧垫高,以补偿阻力。
(2)乙图是该小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且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保持所加钩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小明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从图线可得所挂钩码的总质量为 。(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致远和其小组成员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能使图中图像弯曲的原因是 。
13.某一列火车车头以72km/h的初速度进入某一座石桥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了100s后,该列火车车头即将下桥,此时速度为,已知该石桥桥面水平,求:
(1)此过程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该石桥桥面的长度;
(3)此过程列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14.夜间行车在视线不明路段除会车等特殊情况外建议开启远光灯,有研究发现,不开启远光灯,司机的视距为30m,开启远光灯后,司机的视距可达150m,某段长直高速公路上,一辆货车正以的速度驶入黑暗路段,司机当即开启远光灯,发现前方处有事故车辆,人体反应时间是,反应过来后货车司机立即刹车,货车安全制动、启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1)以最大安全加速度刹车,货车是否会撞上事故车辆?如会,请论证;如不会,请计算出货车停下时离事故车辆的距离。
(2)若货车司机减速到后完成变道匀速行驶,恰在此时后方一辆未开远光灯的汽车以的速度从后方开过来,汽车在距货车处看到货车,反应过来后立即刹车,已知汽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是,汽车是否会撞上货车,如会,请论证;如不会,请计算出汽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
15.在物流快递中,分拣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分拣传送装置如图甲所示,它由水平传送机与倾斜传送机组成。图乙是该装置的简化图,水平部分AB的长度,倾斜部分CD的长度,它们的间距忽略不计。水平传送带以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转动,倾角的传送带也是顺时针匀速转动,速率未知,把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货物轻放在A端,假设货物从B运动到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已知货物与两段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求:
(1)货物从A端传送到B端所用的时间;
(2)货物刚到达C点时,加速度大小的可能值;
(3)倾斜传送带速率至少为多少时,货物才能运送到D。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C
9.【答案】BCD
10.【答案】AC
11.【答案】(1),(2)3.0,(3),(6)
12.【答案】(1)需要;(2)1.60;(3)0.020;(4)没有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13.【答案】(1);(2);(3)
14.【答案】(1)不会撞上事故车,货车停下时离事故车辆的距离为5m;(2)不会撞上货车,汽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10.5m。
【解析】(1)由题意,货车速度
在反应时间内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距离为
货车减速直到停止运动的距离为
可得货车司机从发现事故车辆到停止所运动的位移为
可知以最大安全加速度刹车,货车不会装上事故车辆,货车停下时离事故车辆的距离为
(2)根据题意货车速度为,汽车初速度为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位移为
汽车减速到与货车速度相等时运动的距离为
减速过程中汽车运动时间为
在汽车发现货车到汽车减速到与货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总位移为
由于,可知汽车不会撞上货车,
汽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
15.【答案】(1)1.2s;(2)10m/s2, 2m/s2;(3)3m/s
【解析】(1)货物在传送带AB上,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1
解得a1=5m/s2
货物在AB部分做加速运动,达到传送带的速度需要的时间为t1,则v1=a1t1
解得t1=1s
匀加速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
接着货物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s
货物从A端传送到B端所用的时间t=t1+t2
代入数据解得t=1.2s
(2)若货物速度大于CD传送带速度,则货物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同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μmgcos37°=ma2
若货物速度小于CD传送带速度,则货物受到沿传送带向下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同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μmgcos37°=ma3
解得a2=10m/s2,a3=2m/s2
(3)当快递员恰好在D处取到货物时
解得v2=3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