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运动会竞技体育组羽毛球比赛在体育馆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掌声雷动”用来形容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杯弓蛇影”原意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下列情景中与“杯弓蛇影”的原理相同的是( )A.地面的人影 B.水中的倒影 C.河底看起来变浅 D.小孔成像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食品,包粽子、煮粽子过程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刚煮熟的粽子很烫,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B.用粽叶将糯米包裹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煮粽子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粽子的内能D.粽子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去年冬天,我市遭遇了寒冷天气,造成室外水管内的水结冰,甚至把水管冻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水结冰的过程中内能不变,温度降低C.水结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D.室外寒冷的气温可用量程为0~100℃的温度计测出5.周末,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小红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超市的水平地面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红推着购物车向前运动时,小红的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小红突然松手,购物车仍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购物车受到惯性作用C.购物车向前匀速运动,购物车内物品相对于购物车是运动的D.购物车自身的重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用吸管喝饮料时,瓶中饮料能“上升”到嘴里靠的是( )A.嘴的“吸”力 B.液体压强 C.大气压强 D.饮料自身重力7.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不同材料上滑行的距离s如表。关于该实验和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次实验需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B.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C.小车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小车运动时如果不受阻力,小车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8.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为“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等多项重要航天器发射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箭发动机的效率可达100%B.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航天器的重力势能减小C.火箭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对航天器做功的功率变大9.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抹布擦拭通电电灯 B.用电器开关接在零线上C.电器设备起火,用水直接灭火 D.修理洗衣机先拔下插头10.如图为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计步器”,其基本构造是在一段塑料管中密封一小块磁铁,管外绕着线圈。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往复运动,线圈输出不断变化的电流,从而实现计步。下列选项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1.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总结的知识要点,其中①、②、③内容空缺,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一项,补充在图中空缺部分( )A.①热传递 ②做功 B.②热传递 ③化学能 C.①做功 ③热量 D.①热传递 ③化学能12.小徽想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是:闭合开关时,指示灯不亮;开关断开,指示灯发光。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第11题图 第12题图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3.(4分)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少乡村公路两旁都架设了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灯泡供电。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14.(4分)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整个返回过程中宇航员可以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返回舱在通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法增大了返回舱的内能。15.(4分)夏天采用水垫或水枕可以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水垫和水枕中用水作致冷剂是因为水的 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人体的内能。16.(6分)图1是蓄水池水位自动控制模拟装置: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A端用轻绳系一正方体浮块,B端固定一轻质三角支架,支架与固定不动的压力敏感电阻RF保持水平接触挤压,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AO长为1m,BO长为2m;浮块边长为20cm,密度为5×103kg/m3,下表面距池底2m;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2A时,衔铁K被释放,水泵开始工作向水池注水,反之停止注水,池内达到所设定的最高水位,线圈电阻不计;电压U=6V,电阻箱R调至某一阻值;设RF的阻值与支架所施加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g取10N/kg。则(1)浮块的重力为 ;(2)当浮块刚好完全浸没时,池内达到所设定的最高水位,轻绳对浮块的拉力为 。(3)池内达到所设定的最高水位时,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作图题每题2分,19-20题填空每空2分,21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7.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18.如图所示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同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补全光路。19.(8分)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放一根蜡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向杯中逐渐加水,透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1)该魔术的原理是光的 。(2)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则玻璃杯应 玻璃板魔术才能表演成功。(3)两支蜡烛在放置的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 。 (4)蜡烛浇不灭是因为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的 像。20.(6分)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原理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21.(10分)如图甲为小俊和小红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的部分实物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测量出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乙的坐标纸中描点画出I﹣U图像,根据图像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压U/V 0.4 0.8 1.2 1.6 2.0 2.4电流I/A 0.08 0.16 0.24 0.32 0.40 0.48(4)小俊和小红分析图像后得出了结论,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小俊提出用刚才的实验器材增加实验次数,小红提出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重复前面的实验。你觉得科学合理的是 (选填“小俊”或“小红”)的方案。(5)他们发现另外一组的同学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反映出的规律与自己的不同,请你分析该小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22.(8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2)电阻R2的功率是多少?(3)电路工作100s消耗的电能多少?23.(10分)如图所示,没有弹性的轻质细线长度为h,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正方体小木块相连接。现在向容器内注水,当水深为h1时,细线长度恰好为原长。再次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直至小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深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容器底面积为S。请计算:(1)两次注水过程相比,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2)小木块的密度ρ木;(3)细线对小木块的拉力。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B A C A C D D D A B C13.可再生;化学能。14.电磁波;做功。15.比热容;热传递。16.(1)400N;(2)320N。(3)75Ω。17. 18.19.(1)反射;(2)靠近;(3)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4)虚。20.(1)右;(2)2;(3)B。21.(1)见解答图;(2)定值电阻R断路;(3)见解答图;成正比;(4)小红;(5)电压表接在了滑动变阻器 R′的两端。22.解:由题图得:(1)U1=I1R1=0.3A×10Ω=3V, U=U2=U1=3V;(2)I2=I I1=0.5A 0.3A=0.2A, P2=U2I2=3V×0.2A=0.6W;(3)W=UIt=3V×0.5A×100s=150J。答:(1)电源电压是3V;(2)电阻R2的功率是0.6W;(3)电路工作100s消耗的电能是150J。23.解:(1)两次注水过程相比,水的深度差:Δh=h2﹣h1,则两次注水过程水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Δp=ρ水gΔh=ρ水g(h2﹣h1),由p可知,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ΔF=ΔpS=ρ水g(h2﹣h1)S;(2)当水深为h1时,小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浸=(h1﹣h),小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h1﹣h)S 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小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gV浸=ρ水g(h1﹣h)S 木,当水深为h2时,小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小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小木块的体积,则小木块的体积(h2﹣h)S木,则小木块的重力G=mg=ρVg=ρ木g(h2﹣h)S 木,当水深为h1时,细线长度恰好为原长,则此时小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小木块的重力,即ρ水g(h1﹣h)S 木=ρ木g(h2﹣h)S 木,解得:小木块的密度:ρ木ρ水;(3)当水深为h2时,小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2=ρ水gV排=ρ水g(h2﹣h)3,此时小木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细线对小木块竖直向下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细线对小木块的拉力:F=F浮2﹣G=F浮2﹣F浮1=ρ水g(h2﹣h)3﹣ρ水g(h1﹣h)(h2﹣h)2=ρ水g(h2﹣h1)(h2﹣h)2。答:(1)两次注水过程相比,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为ρ水g(h2﹣h1)S;(2)小木块的密度ρ木为ρ水;(3)细线对小木块的拉力为ρ水g(h2﹣h1)(h2﹣h)2。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