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复习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训练题(含答案)选择题1.提高养老金、完善就业保障、解决停车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关注我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需求,把民生实事办到大家心坎上,变成我们的“温暖清单”。对于这份“温暖清单”,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B.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满足,现阶段主要矛盾已解决D.党和政府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幼有所育,孩子迈过入园坎;病有所医,医院服务送上门;老有所养,老年公寓助康复……这体现了( )A.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B.我国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人民幸福生活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D.党和政府坚持以民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 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对上述内容概括最全面的是( )A.最是一年好风景,民生福祉开心颜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居民俱欢颜C.天生我材必有用,创新敢为天下先D.水光潋滟晴方好,营商环境日日新4.“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 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目标任务( )①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②体现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③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 ④奠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法治基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长春市及时出台2024年“开门红”26条政策措施,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534.4亿元,同比增长7.1%。这一成绩( )①表明我市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 ②意味着我市率先实现了高质量发展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下列行为属于创新的有( )①小哲用废旧报纸制作创意手工艺品 ②小道用新方法解出了一道数学难题③小海给“老歌”配上了“新曲” ④小宇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跳远冠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在大单元复习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出示了下边三个词条。这三个词条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创新 B.人才C.科技 D.教育8.宁宁为参加演讲活动搜集了以下资料,她参加的演讲活动的主题有可能是( )A.建设数字中国,普惠民生福祉 B.坚持科技创新,培育环保意识C.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协调发展 D.关注民生实事,助力乡村振兴9.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表明( )A.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B.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全面领先世界C.航天事业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10.“神舟”飞天,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雪龙”入海,我国圆满完成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越来越多“中国足迹”标注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这表明我国( )A.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B.引领世界科技发展C.核心技术领域全面突破 D.坚持科技自立自强11.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这一成绩表明(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坚持教育优先 B.走向共同富裕C.开展民主选举 D.发展国有经济1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2023年我国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7万个,惠及居民897万户;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637万平方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A.切实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得以完善C.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D.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14.时下,不少菜市场顺应多元需求,在保持生活供给便利性的同时,也 增强了消费体验舒适度。菜场不仅有“柴米油盐”,也多了“诗和远方”。下列对菜场发生转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我国的分配制度日益健全 B.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不断巩固C.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图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 图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出(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高②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③改革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④GDP的增长源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我会用新方法识记英语单词,好开心!”“我想出新办法管理班级纪律了,现在班级纪律年纪第一,老师可高兴了!”“跟乐队的伙伴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可真大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才是创新B.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C.创新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D.创新只是为了个人兴趣,与他人无关17.“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两会”热词。下列对“新质生产力”认识正确的是( )A.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模式B.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自立自强,全域齐铺开C.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向新而行,摒弃传统产业D.发展新质生产力须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18.2024年1月19日,首次“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对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A.科技创新遭遇卡点瓶颈→召开“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B.召开“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C.工程师群体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D.营造创新争先社会氛围→召开“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高层次人才缺口增大19.根据影响企业创新发展因素调研数据(见下图)分析,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 )A.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B.购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C.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D.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20.下面漫画《永不止步》启示青少年( )①要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②只有不断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淘汰③要积极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④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①④非选择题21.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请你参与完成任务。【数据品成就】(1)概括上图中数据变化的趋势。【远谋见初心】强国富民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4)请列举两条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22、2024年1月17日,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某校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展探究式学习。材料一:《报告》第一部分是烟台市2023年工作回顾。老师从《报告》中摘选出三个关于“工作开展”的小标题(见表格左列),同时让同学们搜集整理了烟台市2023年成绩单(见表格右列)。工作开展 序号 成绩单以高质量过万亿为目标奋力冲刺 ①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激活发展引擎,深入推进“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②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烟台昂首挺进万亿级城市行列。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7.4%。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⑤全国首创“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全国首推政务服务改革用语规范。⑥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进取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增进福祉 材料二:《报告》第二部分主题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奋力走在前”。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新的定位,为此烟台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以下是老师整理的部分内容:★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叫响“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挺起烟台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产业脊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实施零碳供暖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学,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1)根据材料一,请将成绩单内容与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对应。(只填写序号)(2)材料一表格中“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有哪些?(3)阅读材料二思考,“烟台举措”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3、【创新驱动,共建发展】以下是2024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中科技部长与记者的提问与答复、网友留言的部分内容。提问者 科技日报记者 提问时间 2024年3月8日记者提问1 过去一年,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有哪些新进展?部长答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发展出现一片新的气象:新研发投入、新签订技术合同、授权发明专利等继续增长,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我们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网友留言 点赞记者提问2 下一步,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有什么重要举措?部长答复 ……(1)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网友留言点赞的原因。(2)如果你是科技部长,你应该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2?(提两条可行性措施)答案1-5DAAAB 6-10AAADD 11-15CBADC 16-20BDBCA21、(1)2019—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共同富裕。(4)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2、(1)②④①⑤③⑥(2)①我国经济已有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①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②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23、 (1)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措施一: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措施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