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三)(含解析)

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三)
(范围:八下第6-8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
A.手拉弹簧的力 B.人压跳板的力
C.手拉弓箭的力 D.磁铁吸引铁球的吸引力
2.如图所示的闽侯特产水果,成熟后单个质量最接近10g的是(  )
A.白沙脐橙 B.洋里苦桔
C.鸿尾橄榄 D.上街荔枝
3.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事例分析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推力等于摩擦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4.电动独轮车是新一代的节能、环保、便捷的代步工具,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独轮车的重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独轮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下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大
B.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把装满水的密封玻璃瓶放进-18℃冰箱冰冻是安全的
C.相同质量的水从0℃到4℃升温时,体积逐渐变大
D.相同质量的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6.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则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上 B.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下
C.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下 D.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上
7.如图是改进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8.下列关于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即使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受力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一定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
D.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功能正从代步转变为健身。其构造中包含许多物理原理,例如:在轮胎上刻花纹来增大摩擦,下列四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与该例相同的是(  )
A.刹车时捏紧车刹 B.溜冰时穿旱冰鞋 C.浴室防滑垫 D.击球时紧握球拍
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重约为20N 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6m
C.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11.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 D.密度变大
12.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
A.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
B.乙液体的密度是1.0kg/m3
C.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质量之比为5∶2
D.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平均密度为1.25g/cm3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3.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全部十块金牌,延续了自参加亚运会以来不曾让金牌旁落的荣耀,再次实现“十全十美”。如图所示,跳板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可以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接着跳板可以将人高高弹起,跳板将人弹起的力施力物体是 。
14.水平仪的工作原理是 ,小明将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该桌面的左面比右面 (选填“高”或“低”)。
15.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16.小闵下水后感觉到自己比地面上轻了许多,他的质量与在地面上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选填“属性”或“特性”)。
1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5s至6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第2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8.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着一起飞出,是由于 。
19.如图所示,用手握着总重为6N的杯子静止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增大手的握力,杯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Kg,在16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0N的水平力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运动,把A、B看作一个整体,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1.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杯高,杯底面积,空杯的重
,饮料的密度为 ()。
22.如图所示,水平操作台上有两个实心长方体A、B,高度相等,若两长方体质量mA∶mB=2∶1,底面积SA∶SB=4∶1,则长方体A、B密度之比是 。现因工艺需要,工人在两长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高度之比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6分)
23.如图,一包货物随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一同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24.如图所示是在水平冰面上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O点为冰壶重心,忽略空气阻力不计)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自由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32.50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目的是: ;
(2)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__;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4)由实验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 ;
(5)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6.课后服务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 才能平衡;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
(4)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 (“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 的影响;
(5)为尽量减少以上影响,小敏提出将甲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乙,实际操作中还发现乙装置具有更适合探究______的优点(填字母)。
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7.“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实验时的情景。
(1)要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据 平衡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力的大小;
(2)比较丙图和乙图,可得到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
(3)图甲的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4)比较甲图和乙图,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5)小东同学认为小明同学实验操作不够精准,设计了图实验装置。要求实验过程中水平向左匀速拉动长木板。
请最少说1点这个实验装置的优点;
28.利用密度知识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方法1: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数在水平工作台上,先把游码移到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密度为 ;
③考虑到步骤②烧杯壁上有江水残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
方法2: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纯净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空瓶,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③再把江水倒入瓶中,直至水面与 相平,用电子秤测出瓶和江水的总质量为;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纯净水的密度用表示);
(2)科技小组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②如图甲,把鹅卵石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③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则鹅卵石的体积为 cm3;
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步骤③将鹅卵石从水中时,鹅卵石表面会沾有少许水,按照这样的方法测出来的密度值 (偏大/偏小/仍然准确)。
29.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载货重/t
普通箱 6 2.5 2.4 2.3 25
(1)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重力为多少?
(2)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但硬度较大的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取一块面积为、厚度为1mm的此新型材料(立方体),测得其质量为250g,则此材料的密度为多少?
(3)若采用“碳海绵”代替原材料来制造一个同样大小的集装箱,则需“碳海绵”的质量为多少千克?(原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密度)
3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铁=7.8×103千克/米3,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酒精=0.8×103千克/米3)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
A.手拉弹簧的力 B.人压跳板的力
C.手拉弓箭的力 D.磁铁吸引铁球的吸引力
【答案】D
【详解】A.手拉弹簧的力,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属于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压跳板的力,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属于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拉弓箭的力,弓箭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属于弹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磁铁吸引铁球的吸引力,不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不属于弹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闽侯特产水果,成熟后单个质量最接近10g的是(  )
A.白沙脐橙 B.洋里苦桔
C.鸿尾橄榄 D.上街荔枝
【答案】C
【详解】A.白沙脐橙的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题意;
B.洋里苦桔的质量约为100g,故B不符合题意;
C.鸿尾橄榄的质量约为10g,故C符合题意;
D.上街荔枝的质量约为2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估测,要认真观察生活,平时注意收集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数据。
3.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事例分析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推力等于摩擦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详解】A.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但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助跑不会增大惯性,故A错误;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正确;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电动独轮车是新一代的节能、环保、便捷的代步工具,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独轮车的重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独轮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详解】A.独轮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独轮车的重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独轮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独轮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5.如下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大
B.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把装满水的密封玻璃瓶放进-18℃冰箱冰冻是安全的
C.相同质量的水从0℃到4℃升温时,体积逐渐变大
D.相同质量的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答案】D
【详解】A.由图象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则质量一定时,其体积是最小的,故A错误;
B.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所以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18℃冰箱冰冻会导致玻璃瓶被胀破,故B错误;
C.相同质量的水从0℃到4℃升温时,密度逐渐变大,体积逐渐变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相同质量的水,4℃时体积最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体积先变小再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则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上 B.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下
C.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下 D.阻力大小是,方向是竖直向上
【答案】D
【详解】由于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所以人和伞受到的阻力与人和伞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阻力大小为1000N,方向为竖直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是改进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答案】D
【详解】A.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 糙程度的关系,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AB两个物体之 间发生相对运动,有滑动摩擦力,而B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 变,增大压力,滑动摩擦力增大,拉动长木板A时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B始终静止,受力平衡,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D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关于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即使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受力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一定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
D.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答案】C
【详解】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A错误;
B.相互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如重力、磁体间斥力或引力等,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一定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故C正确;
D.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功能正从代步转变为健身。其构造中包含许多物理原理,例如:在轮胎上刻花纹来增大摩擦,下列四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与该例相同的是(  )
A.刹车时捏紧车刹 B.溜冰时穿旱冰鞋
C.浴室防滑垫 D.击球时紧握球拍
【答案】C
【详解】在轮胎上刻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使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和安全。
A.刹车时捏紧车刹,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这种方法与轮胎上刻花纹的方法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溜冰时穿旱冰鞋,旱冰鞋的底部装有轮子,这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使溜冰者能够更轻松地滑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浴室防滑垫,防滑垫的表面通常比较粗糙,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人们在湿滑的浴室地面上滑倒。这与轮胎上刻花纹的方法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击球时紧握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使球拍能够更稳定地握住球并击打出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重约为20N
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6m
C.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答案】D
【详解】A.物理课本的重约为3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得,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 D.密度变大
【答案】B
【详解】A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气球不漏气,则内部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AC错误;
BD.气球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知,密度变小,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2.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
A.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
B.乙液体的密度是1.0kg/m3
C.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质量之比为5∶2
D.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平均密度为1.25g/cm3
【答案】D
【详解】AB.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此时容器的质量m容=40g;当m=100g,即
m甲=m乙=100g﹣40g=60g
时,此时甲V甲=40cm3,V乙=60cm3,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故AB错误;
C.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根据m=ρV知,它们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等于
1.5g/cm3∶1g/cm3=3∶2
故C错误;
D.设混合前每种液体的体积(取用的)为V,混合后液体的总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的总质量
m=m甲+m乙
则由m=ρV知
ρ甲V+ρ乙V=2ρV

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3.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全部十块金牌,延续了自参加亚运会以来不曾让金牌旁落的荣耀,再次实现“十全十美”。如图所示,跳板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可以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接着跳板可以将人高高弹起,跳板将人弹起的力施力物体是 。
【答案】 形状 跳板
【详解】[1][2]跳板跳水运动员对跳板施力,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跳板会给人一个力将人高高弹起,此时跳板将人弹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跳板。
14.水平仪的工作原理是 ,小明将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该桌面的左面比右面 (选填“高”或“低”)。
【答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高
【详解】[1]水平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律。
[2]由图可知,重垂线偏右,说明该桌面的左面高,右面低。
15.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答案】 50 2.5
【详解】[1]由可知,450g水的体积为
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为
则冰的体积为
则450g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增大为
[2]设氧气瓶的容积V,即氧气的体积为V,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由于气体的流动性,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后,剩余的氧气体积不变,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16.小闵下水后感觉到自己比地面上轻了许多,他的质量与在地面上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选填“属性”或“特性”)。
【答案】 不变 属性
【详解】[1][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其状态、形状和空间位置等均无关,因此小闵下水后,他的质量与在地面上相比,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1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5s至6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第2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答案】 200 200
【详解】[1][2]由乙、丙两图像可知,0-1s内,木箱的速度为零,静止不动,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此时推力F的大小为100N,1-3s内,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F的大小为300N,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只受到推力F与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因为木箱此时间段内做加速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推力F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不相等,3-5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箱只受到推力F与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所以这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乙可知此时间段内推力F的大小为200N,则可知此时间段内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F=f=200N
又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及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有关,整个过程中木箱对水平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可知木箱开始运动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1-3s内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3-5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都为200N,而5-6s内推力F的大小变为零,木箱的速度逐渐减小为零,在这一过程中木箱与接触面间依然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200N。即从5s至6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第2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18.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着一起飞出,是由于 。
【答案】 运动状态 棋子具有惯性
【详解】[1]用尺子快速打击下面的棋子,棋子飞出,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状态,故棋子不会随着一起飞出。
19.如图所示,用手握着总重为6N的杯子静止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增大手的握力,杯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6 不变
【详解】[1]用手握着总重为6N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竖直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为竖直方向杯子受到的重力是6N,所以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6N。
[2]增大手的握力,因为杯子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杯子竖直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
20.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Kg,在16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0N的水平力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运动,把A、B看作一个整体,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是 N。
【答案】 16 16
【详解】[1]在图甲中,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A上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1 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必须是一对平衡力。因此,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即木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6N。
[2]在图乙中,可以把A、B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由于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乙图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还是16N。
21.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杯高,杯底面积,空杯的重 ,饮料的密度为 ()。
【答案】 0.9 1.2
【详解】[1]由图可知,当杯子里没有饮料时,杯座受到的压力等于空杯子的重力为0.9N。
[2]当杯子里饮料高度为10cm时,饮料的体积为
由图可知,当杯子里饮料高度为10cm时,杯座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子和饮料的总重力为4.5N,则饮料重力为
这些饮料的质量为
饮料的密度为
22.如图所示,水平操作台上有两个实心长方体A、B,高度相等,若两长方体质量mA∶mB=2∶1,底面积SA∶SB=4∶1,则长方体A、B密度之比是 。现因工艺需要,工人在两长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高度之比是 。
【答案】 1∶2 1∶2
【详解】[1]两个实心长方体A、B的高度相等,则两者的体积之比
据得,两者的密度之比
[2]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据知,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
剩下部分的高度之比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6分)
23.如图,一包货物随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一同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详解】由于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相对静止,所以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F支=G;然后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表示出重力和支持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是在水平冰面上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O点为冰壶重心,忽略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详解】冰块对冰面的压力是竖直向下,冰面是受力物体,找到冰面与冰壶的接触面,找到接触面的中心,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的作用点垂直于冰面向下画一条线段,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压,冰壶向右运动,会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过冰壶的重心水平向左画一条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即为摩擦力,故如图所示: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自由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32.50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目的是: ;
(2)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__;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4)由实验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 ;
(5)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不需要
(3)B
(4)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不能
【详解】(1)为完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这样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速度相等。
(2)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说明小车在木板上通过的距离最长,小车受到阻力最小,不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
(3)本实验中,在压力不变时,小车在水平表面受到阻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这叫转换法,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因此可以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小车的速度将不再变化,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实验中物体不可能完全不受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直接得到该结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
26.课后服务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 才能平衡;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
(4)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 (“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 的影响;
(5)为尽量减少以上影响,小敏提出将甲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乙,实际操作中还发现乙装置具有更适合探究______的优点(填字母)。
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答案】(1)光滑
(2)大小相等
(3)同一直线
(4) 是 摩擦力
(5)B
【详解】(1)实验需要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探究的两个力是绳子上的两个拉力,所以不能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其他力来干扰实验,所以应选择较光滑的实验桌面,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
(2)实验时,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相等,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这表明平衡的两个力需要大小相等。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能平衡。
(4)[1][2]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小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桌面对小车有向右的摩擦力。
(5)探究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实验时可将物体分成两个物体,而小卡片比小车更容易被分成两个物体,因此乙装置更适合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故选B。
27.“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实验时的情景。
(1)要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据 平衡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力的大小;
(2)比较丙图和乙图,可得到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
(3)图甲的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4)比较甲图和乙图,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5)小东同学认为小明同学实验操作不够精准,设计了图实验装置。要求实验过程中水平向左匀速拉动长木板。
请最少说1点这个实验装置的优点;
【答案】(1) 二力平衡 拉
(2)越大
(3) 7.4 水平向左
(4)压力
(5)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详解】(1)[1][2]实验时要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乙和丙两图可以看出,压力的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1][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7.4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7.4N,因为木块相对于木板水平向右运动,故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4)由甲、乙两图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不同,故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
(5)由图丁可知,当他向右拉出木板的过程中,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与拉力属于一对平衡力,与木板的运动状态无关,故木板不需要匀速拉动,操作方便。
28.利用密度知识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方法1: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数在水平工作台上,先把游码移到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密度为 ;
③考虑到步骤②烧杯壁上有江水残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
方法2: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纯净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空瓶,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③再把江水倒入瓶中,直至水面与 相平,用电子秤测出瓶和江水的总质量为;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纯净水的密度用表示);
(2)科技小组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②如图甲,把鹅卵石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③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则鹅卵石的体积为 cm3;
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步骤③将鹅卵石从水中时,鹅卵石表面会沾有少许水,按照这样的方法测出来的密度值 (偏大/偏小/仍然准确)。
【答案】(1) 零刻度线处 右 1.1 偏大 标记A
(2) 161.6 12.2 2.6 仍然准确
【详解】(1)方法1:①[1][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使用时,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②[3]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
m1=50g+10g+5g+4.6g=69.6g
江水的总质量
m=m1-m2=69.6g-30g=39.6g
将烧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体积
V=36mL=36cm3
江水的密度为
③[4]从烧杯中将江水倒入量筒过程中,烧杯壁上会有江水的残留,测得江水体积偏小,根据可知,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方法2:③[5]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作标记A。
④[6]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故水的质量是
m=m1-m2
水的体积
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标记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故江水的质量是
m′=m3-m2
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2)②[1]如图甲,把鹅卵石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由图丙,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③[2]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则向杯中缓慢加入水的质量
而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所以鹅卵石的体积
④[3][4]鹅卵石的密度
在测量的过程中,鹅卵石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所以密度是准确的。
29.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载货重/t
普通箱 6 2.5 2.4 2.3 25
(1)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重力为多少?
(2)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但硬度较大的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取一块面积为、厚度为1mm的此新型材料(立方体),测得其质量为250g,则此材料的密度为多少?
(3)若采用“碳海绵”代替原材料来制造一个同样大小的集装箱,则需“碳海绵”的质量为多少千克?(原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密度)
【答案】(1)
(2)
(3)
【详解】(1)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重力为
(2)此材料的密度为
(3)原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
则需“碳海绵”的质量为
3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铁=7.8×103千克/米3,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酒精=0.8×103千克/米3)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答案】(1)4kg
(2)5000cm3
(3)7800g
【详解】(1)A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A容器中水的质量为
(2)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酒精的质量为
酒精的体积为
(3)5400克铝块体积为
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铝和水总体积为
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铁的体积为
铁块的质量为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