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2
6
7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6
C
D
D
B
D
C
C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6
w
A
6
C
B
0
A
D
B
C
C
1.D据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是自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的一直线,将全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因此属
于胡焕肃线的是丁。
2.B由上题可知,胡焕庸线总体为南北走向,胡焕庸线以东人口较密集,以西人口较稀疏,因此,反映我国人口
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不能明显反映我国人口的南北差异
3.C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这是导致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寒冷的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的居住
和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了人口的增长;东北地区纬度高,无雨林分布:北部地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为丰富;东北
地区北部,开发历史不短。
4,D过度开垦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地退化,进而影响人类的居住和农业生产;提高生活消费水平虽然可
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并不能直接提高人口密度;限制人口迁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口外流,但并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密度低的问题: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的增加,从而吸引人口流入并提高人口密度。
5,D根据材料大批人口前往新疆采摘棉花,新疆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棉花种植面积大,采摘季节劳动力需
求量大;棉花品质和交通便捷均不是新疆吸引人口前往的主要因素:相比较东部地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
收人低。
6.A根据上题可知,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短期行为,属于人口流动。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属于人口迁
移:出差、下乡视察工作以及到北京旅游均属于人口流动。
7.B区域经济差异是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根本原因。
8.D春节返乡强化家庭纽带和传统习俗,但也加速城乡文化融合。年轻一代将城市生活方式带人农村,可能
重塑地方文化形态。
9.C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广东省虽资源有限,但通过发达的科技和高度对外开放,
能够高效利用资源或通过贸易弥补资源短缺,从而提升人口容量。
10.C广东省可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如西电东送)缓解本地资源短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过度开发可能破
坏生态平衡(如珠江三角洲湿地):产业转移需考虑环境效益,简单转移高耗能产业可能加剧其他地区污染;
限制人口迁移违背市场规律,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11.C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即“短板效应”,读该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可知,水环境容量的可承载人
口规模上限最低,所以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当地能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
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承载力。
12.D随若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上升,能源消费总量也会上升;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
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从而提高可承载人口规模;区域内人
口数量增加不是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提高的原因,而是结果。
13.B该村落中心保留绿地,可以纳凉、防风、美化环境等,改善居住环境;该村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
润,凤沙侵蚀较少:村落中心的绿地并不是用于耕作,不能增加耕地面积,也不作为预留的商业用地
14,A根据材料可知,该村落背靠山地,村落沿山麓地带呈条带状分布,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15.C由所学可知,商业的付租能力强,往往布局在地租高蜂处,①③④正确:②⑤地租低,区位条件差,不适合
布局商业区。
16.D由所学可知,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除了距市中心距离之外,交通便捷程度是重要因素,多个地租高
峰是进出城交通干线和环线的交汇处:地形、历史和环境非最优选项。
17.B根据图中M、N两条曲线可判断,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边缘地价较单中心高,城市中心区地价较
单中心低:无法判断城市平均地价和农业用地地价。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5346A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n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四种地理界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乎和浩特
西安
洛阳
1.属于胡焕庸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胡焕庸线反映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下图示意某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3~
4题。
3.图示地区北部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雨林广布
B.水资源短缺
C.气候寒冷
D.开发历史短
4.提高图示地区北部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
A全面开垦荒地
B.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密度/从·可
C.限制人口迁出
130
131-193
0194-255
D.合理开发当地资源
■256-568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卷第1页(共6页)】
5346A
C扫描全能王
3亿人在用约扫APP
“招聘棉花采摘工,包吃包住、每公斤棉花1.8元,报销回家路费,不报销车费可提高至1.9
元每公斤…”这是一则新疆棉花采摘工的招聘信息。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每年9~11月的
采摘季,河南、成都等地都会有一大批人前往,在重庆甚至有专门发往新疆的摘棉专列。据此完
成5~6题。
5.大批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因为新疆
A.棉花质量较好
B.当地收人水平高
C.交通方式便捷
D.劳动力需求量大
6.下列现象同材料中的人口移动类型不一致的是
A.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
B.南京市民到深圳出差
C.某领导人下乡视察工作
D.新春佳节到北京旅游
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
航客运量将分别达到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
历史新高。据此完成7~8题。
7.春运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巨大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
B.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C.城镇化进程加快
D.交通运输效率提升
8.春运期间大规模人口流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A.加剧东部地区资源短缺
B.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C.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D.加速城乡文化融合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新出生人口11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0
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据此完成9一10题。
9.广东省2024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与其人口容量较大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对提
升广东省人口容量起关键作用的
A.耕地面积广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科技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高
D.气候温暖湿润
10.为应对人口增长对广东省资源环境的压力,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A.全面开发省内未利用土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B.鼓励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C.加强省际合作,建立区域资源调配机制
D.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珠三角城市群迁移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栽力、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
五个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一
方面。下表为某市综合承载力测量表。据此完成11~12题。
综合承载力
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人)
土地资源承载力
5489090
水资源承载力
3273765
能源承载力
6434491
大气环境容量
4528653
水环境容量
3083635
11.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
A.水资源承载力
B.能源承载力
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
12.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增加,最可能是因为该市
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能源总量大幅减少
C.区域人口数量增加
D.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卷第2页(共6页)】
5346A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感在用约扫播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