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3.4波的干涉目录01020304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目录01020304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目录01020304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目录01020304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学习目标1.了解波的叠加原理.了解波的叠加过程中质点的合位移。2.从振动角度认识振动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3.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4.探究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能分析生活中的干涉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干涉现象、分析干涉的形成原因,产生干涉的条件难点: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现象,产生干涉的条件以及有关计算思考与讨论如图:在平静的水面上,下落的雨滴激起层层涟漪,形成复杂而美丽的图案,这种图案是怎样产生的?在介质中常常有几列波同时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改变各自的运动特征呢?通过实验观察波的叠加01波的叠加波的叠加可以发现,两列波在彼此相遇并穿过后,波的形状和相遇前一样,传播的情形也和相遇前一样(图 3.4-1 戊)。波的叠加事实表明,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02波的干涉波的干涉这两列波相遇后,在它们重叠的区域形成如图3.4-2所示的图样: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类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稳定不变的。波的干涉思考与讨论:1.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为多大?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为多大?2.加强区和减弱区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吗?3.若两列波的振幅相等,减弱区的质点是否还会离开平衡位置?4.若两列波的的频率不相同,你认为在相互叠加时,能否出现稳定的相间的加强和减弱区呢?5.若两列波的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你认为在相互叠加时,能否出现稳定的相间的加强和减弱区呢?波的干涉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干涉。形成的这种稳定图样叫作干涉图样。注意:一切波只要满足条件都能发生干涉现象。干涉也是波特有的现象。思考与讨论:1.S1和S2两波源到加强点的距离差与波长有什么关系?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样的规律?2.S1和S2两波源到减弱点的距离差与波长有什么关系?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样的规律?(1)若P点为振动加强点:(n = 0,1,2,……)则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或半个波长的偶数倍。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分布规律(两波源的相位相同)(2)若P点为振动减弱点:则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半个波长的奇数倍。(n = 0,1,2,……)波的干涉【典例1】(多选)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正确答案】BCD【典例2】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 等,其中一列沿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 =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 = 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的点。4、82、6【典例3】(多选)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点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如图所示。对于以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B.两列波波速之比为1∶2C.中点M的振动点总是加强的D.绳的两端点P、Q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正确答案】AD【典例4】(多选)如图所示,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相干波源,它们产生的两列波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点相遇时,则( )A、P点振动始终加强B、 P点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C、 P点位移始终等于振幅D、 P点位移有时为零【正确答案】AD【典例5】干涉是波特有的性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观察到稳定的干涉现象。在某次物理教学中老师使用如图甲的发波水槽,老师先打开电动机电源,再调节两小球击水深度和频率,得到频率和初相位相同,振幅不同的两列水波的稳定干涉图样,如图乙,其中S1,S2代表波源,实线代表水波波峰(OM连线除外),虚线代表水波波谷,M、N、O、P是波线与波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的位移总比M点的位移小B.OM连线上所有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点C.M点到S1,S2的距离差等于水波半波长的奇数倍D.N点、P点是振动减弱点,所以N点、P点不振动,此处水面平静【正确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