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宏远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厚街丰泰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宏远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厚街丰泰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S-32 N-14 Mn-55 Fe-56 Zn-6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碱性锌锰电池性能优越,其组成物质包括锌粉、氢氧化钾、二氧化锰、石墨等,这些物质的类别不包括 ( )
A.单质 B.盐 C.碱 D 氧化物
2.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食用加碘食盐
C.为补充蛋白质,可摄入适量鸡蛋或牛奶
D.糖类、油脂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
3.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 )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金属镉 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④表示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
B.①⑤表示某物质的2个该分子
C. ③⑥表示单质
D. ②⑥的分子结构相似
5.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雪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相关叙述合理是 (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水冷凝后倒流
B.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
C.关闭止水夹a并向下压丙中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回到原处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D.利用装置丁进行实验室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6.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3.0g B.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D.可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7.制作景泰蓝的轴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是27 B.元素符号是Co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
8.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10.对乙酰氨基酚,速效感冒胶囊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8H9NO2,用于退热、缓解中轻度疼痛,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乙酰氨基酚由20个原子构成
B.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对乙酰氨基酚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
D.对乙酰氨基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9
11.A和B可发生反应:,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都是12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与y的比值可能为( )
序号 反应前A的质量 反应前B的质量 反应后A3B2的质量
① 10g 2g 5g
② 3g 9g 5g
③ xg yg 10g
A.2:3 B.3:2 C.1:2 D.2:1
12.金钒-氧团牌(AuVO2、AuVO3、AuVO4)催化除去CO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存在反应
B.AuVO4CO是反应的催化剂
C.除去的CO需要消耗O2总分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③和反应⑤是同一个反应
13.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A.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D.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
14.下列“实验目的和操作”与“化学原理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和操作 化学原理或现象
A 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可溶于水后过滤,把滤液蒸发结晶 食盐溶解在水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洗衣粉,振荡观察泡沫多少 软水中泡沫多,硬水中泡沫少
C 鉴别真黄金和“愚人金”(铜锌合金,淡金黄色):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黄金不变色,“愚人金”会变黑
D 配制波尔多液:容器用木桶或塑料桶,不能用铁桶 因为配制时有热量放出,会使铁桶在空气中氧化
15.某实验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制氧机部分配方说明如表。其中甲剂、乙剂分别是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xH2O2)或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加入某配方,制气室内变得浑浊,温度上升,洗气室内有气泡冒出。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剂 乙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1袋 2袋 ≥500 ≥25
配方三 2袋 3袋 ≥1000 ≥15
A.甲剂是过碳酸钠,乙剂是二氧化锰
B.洗气室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氧气的温度和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C.若甲剂为8.0g,乙剂为188.4g,理论上得到氧气28.8g,则x=3
D.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9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H2S)制备氢气的工艺流程图。请根据该工艺流程图回答:
(1)硫、硫化氢、二氧化硫、碘(I2)、碘化氢、氢气、硫酸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有 种。
(2)吸收室中生成的硫可进一步燃烧,为反应室提供二氧化硫。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3)碘化氢(HI)进入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1.碳排放
(1)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 (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II.碳中和
(2)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 (填图中序号)。
(3)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捕集室”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 。(填物质名称)
III.碳利用
(4)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实验室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 g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I、CO2的制取
(1)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中的仪器有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O2可控补给装置
兴趣小组设计了水草缸的CO2可控补给装置如图2。如果关闭气量调节阀,可以观察到A瓶内的液面下降,最后石灰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推测出可控补给装置是否产生CO2,主要与A瓶内的 _ (填“压强”或“温度”)有关。
CO2能促进光合作用。为了水草更好的生长,确保CO2能够充分溶入水中,最好将CO2导管口放置于水草缸内的位置 (填“1”或“2”或“3”)。
II、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人们一直导找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所需的氧气。
家庭获得氧气
某品牌家庭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制氧,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氨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3)分子筛制氧的过程 (填“是”或“不是”)属于分解反应。
(4)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相比,分子筛制氧优点的是 。
III.空间站获得氧气
基于下图所示原理,研制的氧气循环再生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天宫空间站。
反应①需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氧气循环再生过程需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 。
19.某化学小组围绕四氧化三铁展开主题学习。
(1)为防止低碳铁皮在空气中生锈,常用的方法为 (答出一种)。
(2)方法二中获得A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从产物成分组成角度分析,与方法二比较,方法一的不足之处是 (答1点即可)(4)氢氧化氧铁(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
当A溶液①和A溶液②的质量之比为 时,铁元素全部转化到Fe3O4中,
(5)纳米高性能Fe3O4可以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中 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售要”)补充Fe3O4
20.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杏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
(1)填写表中空格。
【质疑】
有同学认为小军的实验不严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你补做一个实验确认CO32-存在的结论: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m,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3)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反思与评价】
(4)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要对试管进行加热,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B.停止加热前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C.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D.可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21.二氧化锰应用广泛,可作为除锈剂、氧化剂等。通过焙烧MnCO3可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 。
(2)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
(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23.0gMnCO3通过熔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B B C A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A C C C
填空题
16题: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解
17题:

④⑥


③氢氧化钠
(4)27
18题:
ade
压强 3
不是
无需液化,操作简便

19题:
涂油
置换
铁丝需要在纯氧的环境下才能燃烧,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容易达到。
+3 2:1
太阳 不需要
20题:
氢氧化钙 有气体产生,将气体导入到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取“嗅盐”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反应后出现的白色沉淀,证明该物质是碳酸铵
ABC
21题:
(1)2
(2)300
(4)1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