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
化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K—39 Mn—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泽州红山楂个头较大,皮薄肉厚,口感酸甜适中,酸味与甜味完美平衡,被誉为“山楂王”。红山楂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维生素 D. 无机盐
2. 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Mg B. Si C. Al D. O
3.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读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4. 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下列物质的包装箱应该贴上如图标志的是
A. 氢氧化钠 B. 酒精 C. 氯化钾 D. 硝酸钠
5. 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我们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本质原因时,需要确定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为
A. B. C. D.
6. 2024年,山西右玉成为全球唯一获得“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杰出成就奖”的县域。为达成该成就,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能源方面:全面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
B. 交通领域:鼓励步行、骑行
C. 资源循环:建立高效的垃圾回收和分类体系
D 生态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7.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堪称古代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富春山居图》中使用了多种矿物质颜料,有雌黄(As2S3)、辰砂(HgS)、铅白[Pb2(OH)2CO3]、铁赭石(Fe2O3)等。铅白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3∶16 B. 16∶3 C. 3∶20 D. 20∶3
8.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碳酸钠粉末的质量增加
B. 若天平的指针发生偏转,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C. 将气球换成注射器,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将始终保持平衡
D. 反应前称量的是碳酸钠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9. “塑料米”是塑料中间原料(TPEE)的俗称,一般被制作成颗粒状,颜色和形状就像大米,所以被人们称作“塑料米”。“塑料米”经过高温熔化,然后在模具中冷却,就可以生产出各种塑料器皿,2024年《卫报》报道,科学家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下列关于“塑料米”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塑料米”具有热固性
B. 容易被人体分解
C. “塑料米”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可用燃烧法鉴别“塑料米”和普通大米
10. 室温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进行探究。他们在盛有一定量X溶液的烧杯中放置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然后开启电磁搅拌器,从滴定管中逐滴加入Y溶液,计算机显示两种传感器所得的数据曲线如图乙和图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B. 烧杯中的X溶液是稀盐酸,
C. a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HCl,此时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
D.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全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学与工程】
11. 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指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的相关问题。
(1)图1为西电东送北部工程:山西和内蒙古煤炭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建设大型坑口火电厂将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冀地区。煤炭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C),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针对此问题提出一条火力发电厂可采取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
(2)图2为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水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相比火力发电,积极开发水电等清洁能源,可减少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其危害是___________。
(3)水电自开发使用以来已减少标煤的使用量约10.7亿吨、减少CO2排放约11.7亿吨[相当于减少___________亿吨碳的燃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减少粉尘约5.8亿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36亿公顷。
(4)图3为西电东送输电塔架的塔身结构,由不同规格的钢材构件组成,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组装而成。生铁与钢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为防止塔架锈蚀,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化学技术】
12. 过氧化钙常用作杀菌剂及封闭胶泥的快干剂。大理石(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为制备过氧化钙的原料。下图为大理石除杂的工艺流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进入酸浸池之前,将大理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酸浸池中杂质氧化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控制沉铁池中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___。
(4)过滤池中滤渣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副产品NH4Cl可回收利用,写出一条其在农业上用途:___________。
科普阅读题
13. 阅读
“21世纪能源金属”—锂
锂作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号元素,是当前发现的最轻的金属元素,室温下金属锂的密度为0.534 g/cm3,浮在液体石蜡表面。锂的硬度小,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与氧气反应,存放在固体石蜡中。它遇水也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热。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储能领域,20世纪以来锂电池储能技术不断革新。
表1 对比了三种锂离子电池和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特点
电池种类 额定电压(单体)/V 能量密度/(W·h/kg) 运行温度/℃ 倍率特性
铅酸蓄电池 2.0 30左右 10 - 25 —
磷酸铁锂电池 3.2 90~120,部分大容量单体可达180 充电0~55,放电 - 20~55 一般最大可达2C
钛酸锂电池 2.3 70~100 -50~65 一般最大可达5C
三元锂电池 3.7 135 - 165 -40~60 1C~4C
注:C为充放电倍率,为电池额定容量下充放电电流与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充放电速率大小表示电池充放电速率快慢,二者正相关。
生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作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在产能和节能等诸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1)锂能浮在液体石蜡的表面,说明锂的密度比液体石蜡 _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等于”)。
(2)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锂原子的中子数约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4)由表1可知,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的优势有 ___________ 。
(5)由图2可知:电池材料中添加石墨烯含量为___________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性能最优越。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多角度梳理整合,是我们系统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对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时把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热空气一起加入高炉,焦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3)我国是农业大国,任写一种农业上使用的铁制品: ___________。
(4)医药上,适当补充铁元素可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
(5)如果实验室试剂瓶标签缺失,要区分铁粉和碳粉,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 。
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1)2分,(2)4分,共6分)
15. 实验室有一瓶含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药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设计图1装置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图1装置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_____,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六、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实验设计】
16. 小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提出: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1. 向试管①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2. 向试管②内加入0.2 g氧化铜,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③,观察现象。3. 待试管③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复进行④⑤⑥⑦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1)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2)填写空白处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⑦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3)氧化铜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___________。
(4)实验后,接下来须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整理实验台,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问题与交流:
(5)若步骤⑥测得氧化铜的质量为0.2 g,结合步骤⑦现象,可证明___________。
【科学探究】
17.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家用燃料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兴趣小组对家用燃料的变迁和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化石能源展开如下项目化探究。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变迁
调查发现太原地区家用燃料变迁历程为:
【咨询专家】
通过数字化平台咨询专家发现,在当今社会以上家用燃料都有使用。农村使用柴草、煤、液化石油气较多,城市主要使用煤气、天然气。
【交流讨论】
(1)农村地区使用柴草作燃料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图2为农村柴火炉示意图,柴火炉设置通风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农村地区使用柴草燃烧固体产物的组成成分
【查阅资料】
①柴草燃烧的灰烬为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
②硫酸银微溶于水。
【实验验证】
(2)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草木灰的组成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将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浸出液,用pH试纸测澄清浸出液的酸碱度 读出pH值10 草木灰浸出液呈___________性
步骤2 另取少量浸出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观察到___________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CO3
步骤3 取适量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SO4
步骤4 取步骤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Cl
【表达交流】
(3)用pH试纸测浸出液酸碱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4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任务三】预测未来燃料的发展方向
【查阅资料】
各种燃料的热值表
燃料 热值(MJ/kg) 燃料 热值(MJ/kg) 燃料 热值(MJ/kg)
干木柴 12.9 液化石油气 50.2 天然气 36.2
标准煤 29.3 煤气 41.9 氢气 142.9
【反思评价】
(5)通过研究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同学们预测未来燃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热值高的___________能源。
成果分享:家用燃料的变迁也是体现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燃料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
化学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K—39 Mn—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学与工程】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可再生 ②. ③. 改进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或推广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封存等(合理即可)
(2) ①. 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电能 ②. 酸雨 ③. 腐蚀建筑物并破坏生态环境等(合理即可)
(3)3.2 (4) ①. 含碳量不同 ②. 在表面涂防锈漆或进行镀锌处理等(合理即可)
【化学技术】
【12题答案】
【答案】(1)增大反应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3)温度过高会导致氨水大量挥发,影响Fe 的充分沉淀
(4) Fe(OH) (5) 可用作氮肥
科普阅读题
【13题答案】
【答案】(1)小 (2) ①. 失去 ②. 4
(3)
(4)高能量密度、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较高的充放电倍率
(5)4%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题答案】
【答案】(1)3Fe+2O2Fe3O4
(2)提高炉温,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
(3)锄头(合理即可)
(4)缺铁性贫血 (5)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1)2分,(2)4分,共6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试管口没放棉花团 ②. 1.6
(2)解:设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3.2%。
六、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实验设计】
【16题答案】
【答案】(1)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加快
(4)废液倒入废液缸,清洗试管
(5)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科学探究】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柴草在农村地区容易获取,成本较低 ②. 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燃烧
(2) ①. 碱 ②. 有气泡产生 ③. 硝酸银
(3)取一条pH试纸,防止玻璃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等待几秒钟,待试纸颜色稳定后,将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读出数值
(4) (5)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