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5张PPT)重点突破练(三)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B C C C C D题号 9 10 11 12答案 D A D C题号 13答案 (1)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2)R型菌 R型菌+S型菌 DNA酶 不同组别细菌的临时装片 (3)32P 35S 搅拌 沉淀物 (4)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对一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对一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题号 14答案 (1)小肠黏膜层细胞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答出只有a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即给分) (2)a、b、c 转录 (3)同位素示踪 密度梯度离心 15NH4Cl (4)作为对照 1、2、3 (5)①1/4中带,3/4轻带 ②不能题号 15答案 (1)转录 细胞核 RNA聚合 磷酸二酯 五碳糖种类不同(或②含有脱氧核糖,③含有核糖) (2)核孔 从左向右 终止密码子 tRNA、rRNA 不一定 (3)丙氨酸题组一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2024·嘉兴高一期中)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甲组培养皿中既有R型菌落也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但也有未转化的R型菌,A正确;乙组提取物中加入了蛋白酶,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蛋白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正确。答案2.(2020·浙江1月选考,23)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说明这一部分DNA没有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在一起,不会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在侵染过程中,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正确;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3.(2024·浙江衢温“5+1”联盟期中)如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然后注入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S型菌,虚线代表R型菌B.据图甲可知,只有一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C.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D.若图乙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则放射性全部在沉淀物中,悬浮液中没有放射性√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开始是R型菌较多,后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数量下降,此过程中少部分R型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活菌,S型活菌扩增并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使R型菌和S型菌数量重新上升,由此可知实线表示R型菌,虚线表示S型菌,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分析图甲可知,S型菌开始时数量很少,说明只有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C错误;32P标记的物质为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主要被注入细菌体内,因此离心后其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会很低,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组二 DNA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2024·浙江培优联盟高一期中)如图为某基因中的一个区段,图中数字表示位置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为3′端、5′端B.②④属于不同的嘧啶C.该区段可以和多种酶结合D.该区段可能含有多个密码子√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NA分子中含有磷酸基团的一端称为5′端,“—OH”端为3′端,因此①③均为3′端,A错误;②④对应的碱基对间有两个氢键,因此②④均为嘌呤碱基,B错误;如图为基因的片段,这部分片段可以与DNA聚合酶、解旋酶结合完成DNA复制,也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完成转录,C正确;密码子在mRNA上,不在基因中,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5.(2024·浙江9+1联盟高一期中)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的环状DNA的复制过程,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形成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DNA中复制叉的形成需要DNA酶的参与C.该DNA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方向移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该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其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复制叉是DNA复制延伸处的“Y型结构”,表示DNA正在解旋,所以需要解旋酶的参与,B错误;从图示DNA的复制过程中可以看出,DNA是单起点的双向复制,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方向移动,而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端向3′端,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6.(2024·浙江山海协作体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翻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CC和CGUB.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对应的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是GGUGACC.图示mRNA中起始密码子位于RNA链的左侧D.mRNA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密码子位于mRNA上,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决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UGG和GCA,A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对应的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是CCACTG,B错误;根据tRNA的走向可知,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因此起始密码子位于RNA链的左侧,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mRNA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因为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7.如图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过程①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②在细胞质中进行B.b链为模板链,其长度和最终合成的a链相等C.过程②是翻译,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相同D.DNA-RNA杂交区域中A都与U配对√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链为编码链,其互补链的一部分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即a链),故b链长度比a链长,B错误;过程②是翻译,由于模板相同,则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是一样的,C正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NA-RNA杂交区域中,DNA的A与RNA的U配对,DNA的T与RNA的A配对,D错误。答案8.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中,其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中进行C.甲、乙所示过程均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甲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T、T-A、G-C、C-G,而乙表示转录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G-C、C-G,两者不完全相同,A错误;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可以进行甲、乙所示过程,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其产物是双链DNA,乙转录过程的产物是RNA,RNA通常是单链结构,C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即DNA的复制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所示转录过程可起始多次,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组三 DNA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的相关计算9.(2024·浙江金兰教育高一期中)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脱氧核糖12个,磷酸12个,腺嘌呤5个,胸腺嘧啶3个,鸟嘌呤3个,胞嘧啶2个。其他材料充足,构建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的氢键数最多为A.4 B.6 C.8 D.12√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需10个脱氧核糖和10个磷酸,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D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为a,腺嘌呤碱基数为b,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鸟嘌呤的数量为a-bB.碱基总数=磷酸基团数=aC.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bD.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2a-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基团、1分子碱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因此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磷酸基团数=碱基总数=a,B正确;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T=b,所以A+T=2b,G=C=1/2(a-2b)=1/2a-b,A错误,C正确;由于在碱基对中,A与T之间的氢键是2个,G与C之间的氢键是3个,所以该DNA分子中氢键的总数是2b+3(1/2a-b)=3/2a-b,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1.(2023·宁波高一期中)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5 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3 200个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③处为氢键,DNA复制时作用于该处的酶为解旋酶,A错误;该DNA分子中G+C=1-34%=66%,则G=C=66%×5 000×2×1/2=3 300(个),则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 300×(22-1)=9 900(个),B错误;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复制2次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有15N,即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是6(m+n)B.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m+n)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C.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D.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过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的√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胰岛素中有(m+n)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是6(m+n),A正确;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中只有一条能作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再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A、B两条肽链是由胰岛素基因的不同区段来编码的,不是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等才能形成胰岛素,在加工、修饰的过程中需要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适当去掉一些氨基酸等,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3.(2024·金华高一统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S型肺炎链球菌能引起小鼠得败血症,R型菌则不能。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进行了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引起小鼠得病,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之后注入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得病,并在得病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材料二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物质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又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他们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荚膜,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别分离,然后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进行液体悬浮培养。最终结果证明了DNA是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材料三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赫尔希和蔡斯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巧妙地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从材料一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答案(2)对材料二内容进行整理和补充分组:A.蛋白质+R型菌→R型菌;B.荚膜+R型菌→______;C.DNA+R型菌→_____________;D.DNA+_______+R型菌→R型菌。结果检测: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炎链球菌是否有荚膜。123456789101112131415R型菌R型菌+S型菌DNA酶不同组别细菌的临时装片答案(3)材料三中使用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时,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应使用____标记DNA,使用____标记蛋白质。将标记好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开来,应先______后离心。若标记的是DNA,离心后将在________(填“悬浮液”或“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4)材料二和材料三实验中共同的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32P35S搅拌沉淀物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14.(2023·嘉兴高一检测)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获得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小肠绒毛细胞的被标记部位,其中几小时后的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由图可知处理后几小时,发现a、b、c三处,只有a处细胞中能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小肠黏膜层细胞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答出只有a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即给分)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获得小肠黏膜层,只有a处细胞中能检测到放射性,说明只有a处进行DNA的合成,即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答案(2)上述实验中如果选择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推测处理后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__________(填字母)处会出现放射性,因为细胞可以通过______过程利用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23456789101112131415a、b、c转录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生物体内的细胞都需要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转录形成信使RNA,因此所有的细胞都有RNA的合成,则小肠黏膜层上的细胞各处(a、b、c)都有放射性。答案(3)科学家们为了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 /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该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要得到DNA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以将大肠杆菌放入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123456789101112131415同位素示踪密度梯度离心15NH4Cl答案据题意可知,科学家们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时,用15N标记DNA分子,用到了同位素示踪法;后来提取DNA并离心,得到轻带、中带或者重带的DNA,此过程用到了密度梯度离心法。DNA复制为半保留方式复制,要得到DNA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以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4)分析表中DNA分子的离心结果,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________。至少选择表格中第_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作为对照1、2、3答案分析表中DNA分子的离心结果,第1组是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得到的都是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提取DNA并离心,全为轻带,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第3组实验结果最为重要,因为B的DNA为15N-15N-DNA,B的子Ⅰ代的DNA为15N-14N-DNA,这就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但中带只有与轻带和重带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所以它要与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因此至少选择表格中第1、2、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5)分析讨论:①若继续培养获得B的子Ⅲ代,预测其离心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4中带,3/4轻带B的子Ⅱ代为1/2轻带(14N-14N-DNA)、1/2中带(15N-14N-DNA),因为DNA复制是半保留方式复制,预测子Ⅲ代的离心结果是1/4中带(15N-14N-DNA),3/4轻带(14N-14N-DNA)。答案②若将B的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不能将B的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无法判断后代DNA的两条链的来源,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答案15.(2024·绍兴高一期中)编码在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性状,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表示_____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需要_________酶进行催化,将游离的核苷酸通过_________键聚合成相应的长链。该图中②与③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录细胞核RNA聚合磷酸二酯五碳糖种类不同(或②含有脱氧核糖,③含有核糖)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图1中形成的长链经加工后通过_____到达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图2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当到达______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除了mRNA外,参与此过程的RNA分子还有____________。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图2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核孔从左向右终止密码子tRNA、rRNA不一定答案图1中形成的长链为mRNA,其经加工后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而开始翻译过程。根据肽链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到右,故图2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当到达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时,由于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因而翻译过程终止,多肽合成结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除了mRNA外,参与此过程的RNA分子还有tRNA、rRNA,前者能转运氨基酸,后者参与组成核糖体。细胞内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经过该过程,因为细胞中有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则不需要经过翻译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3)由密码子表可知,CGU-精氨酸、UGC-半胱氨酸、GCA-丙氨酸、ACG-苏氨酸。图2中④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丙氨酸图2中④上的反密码子为CGU,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A,根据密码子表可知,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答案作业19重点突破练(三)(分值:100分)第1~10题,每题3分;第11~12题,每题4分,共38分。题组一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2024·嘉兴高一期中)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2.(2020·浙江1月选考,23)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3.(2024·浙江衢温“5+1”联盟期中)如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然后注入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S型菌,虚线代表R型菌B.据图甲可知,只有一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C.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D.若图乙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则放射性全部在沉淀物中,悬浮液中没有放射性题组二 DNA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2024·浙江培优联盟高一期中)如图为某基因中的一个区段,图中数字表示位置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为3′端、5′端B.②④属于不同的嘧啶C.该区段可以和多种酶结合D.该区段可能含有多个密码子5.(2024·浙江9+1联盟高一期中)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的环状DNA的复制过程,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形成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DNA中复制叉的形成需要DNA酶的参与C.该DNA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方向移动6.(2024·浙江山海协作体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翻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CC和CGUB.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对应的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是GGUGACC.图示mRNA中起始密码子位于RNA链的左侧D.mRNA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7.如图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过程①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②在细胞质中进行B.b链为模板链,其长度和最终合成的a链相等C.过程②是翻译,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相同D.DNA-RNA杂交区域中A都与U配对8.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中,其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中进行C.甲、乙所示过程均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题组三 DNA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的相关计算9.(2024·浙江金兰教育高一期中)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脱氧核糖12个,磷酸12个,腺嘌呤5个,胸腺嘧啶3个,鸟嘌呤3个,胞嘧啶2个。其他材料充足,构建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的氢键数最多为( )A.4 B.6 C.8 D.121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为a,腺嘌呤碱基数为b,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鸟嘌呤的数量为a-bB.碱基总数=磷酸基团数=aC.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bD.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2a-b11.(2023·宁波高一期中)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5 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3 200个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12.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是6(m+n)B.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m+n)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C.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D.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过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的13.(20分)(2024·金华高一统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S型肺炎链球菌能引起小鼠得败血症,R型菌则不能。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进行了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引起小鼠得病,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之后注入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得病,并在得病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材料二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物质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又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他们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荚膜,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别分离,然后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进行液体悬浮培养。最终结果证明了DNA是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材料三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赫尔希和蔡斯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巧妙地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从材料一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材料二内容进行整理和补充分组:A.蛋白质+R型菌→R型菌;B.荚膜+R型菌→________________;C.DNA+R型菌→________________;D.DNA+________________+R型菌→R型菌。结果检测: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炎链球菌是否有荚膜。(3)材料三中使用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时,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应使用________标记DNA,使用________标记蛋白质。将标记好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开来,应先________后离心。若标记的是DNA,离心后将在________(填“悬浮液”或“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4)材料二和材料三实验中共同的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分)(2023·嘉兴高一检测)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获得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小肠绒毛细胞的被标记部位,其中几小时后的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处理后几小时,发现a、b、c三处,只有a处细胞中能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如果选择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推测处理后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处会出现放射性,因为细胞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利用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科学家们为了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如图),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 /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该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要得到DNA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以将大肠杆菌放入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4)分析表中DNA分子的离心结果,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________。至少选择表格中第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5)分析讨论:①若继续培养获得B的子Ⅲ代,预测其离心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将B的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15.(22分)(2024·绍兴高一期中)编码在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性状,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表示____________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将游离的核苷酸通过____________键聚合成相应的长链。该图中②与③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形成的长链经加工后通过________到达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图2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当到达__________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除了mRNA外,参与此过程的RNA分子还有____________。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图2过程。(3)由密码子表可知,CGU-精氨酸、UGC-半胱氨酸、GCA-丙氨酸、ACG-苏氨酸。图2中④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答案精析1.B2.C [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说明这一部分DNA没有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在一起,不会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A正确;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在侵染过程中,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正确;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D正确。]3.B4.C [DNA分子中含有磷酸基团的一端称为5′端,“—OH”端为3′端,因此①③均为3′端,A错误;②④对应的碱基对间有两个氢键,因此②④均为嘌呤碱基,B错误;如图为基因的片段,这部分片段可以与DNA聚合酶、解旋酶结合完成DNA复制,也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完成转录,C正确;密码子在mRNA上,不在基因中,D错误。]5.C [该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其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复制叉是DNA复制延伸处的“Y型结构”,表示DNA正在解旋,所以需要解旋酶的参与,B错误;从图示DNA的复制过程中可以看出,DNA是单起点的双向复制,C正确;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方向移动,而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端向3′端,D错误。]6.C7.C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链为编码链,其互补链的一部分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即a链),故b链长度比a链长,B错误;过程②是翻译,由于模板相同,则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是一样的,C正确;DNA-RNA杂交区域中,DNA的A与RNA的U配对,DNA的T与RNA的A配对,D错误。]8.D9.D [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需10个脱氧核糖和10个磷酸,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D符合题意。]10.A11.D [③处为氢键,DNA复制时作用于该处的酶为解旋酶,A错误;该DNA分子中G+C=1-34%=66%,则G=C=66%×5 000×2×1/2=3 300(个),则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 300×(22-1)=9 900(个),B错误;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复制2次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有15N,即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D正确。]12.C [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胰岛素中有(m+n)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是6(m+n),A正确;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中只有一条能作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再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A、B两条肽链是由胰岛素基因的不同区段来编码的,不是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C错误;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等才能形成胰岛素,在加工、修饰的过程中需要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适当去掉一些氨基酸等,D正确。]13.(1)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2)R型菌 R型菌+S型菌 DNA酶 不同组别细菌的临时装片(3)32P 35S 搅拌 沉淀物 (4)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14.(1)小肠黏膜层细胞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答出只有a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即给分) (2)a、b、c 转录 (3)同位素示踪 密度梯度离心15NH4Cl (4)作为对照 1、2、3 (5)①1/4中带,3/4轻带②不能15.(1)转录 细胞核 RNA聚合 磷酸二酯 五碳糖种类不同(或②含有脱氧核糖,③含有核糖) (2)核孔 从左向右 终止密码子 tRNA、rRNA 不一定 (3)丙氨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作业19 重点突破练(三).docx 第三章 重点突破练(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