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常德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模)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智能手机芯片生产大致可以分成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部分。总部位于硅谷的某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良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该公司倾向于选择代工厂位于东亚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智能手机所需的高端芯片大多产自台湾省,芯片生产所需硅片主要来自中国,硅材料来自美国。据此完成1~2题。
1.智能手机生产所需的高端芯片大多产自台湾省,主要是因为台湾省
A.原材料丰富 B.芯片制造技术高
C.劳动力廉价 D.芯片产业链完整
2.该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①生产工艺 ②工业配套 ③贸易壁垒 ④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平陆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预计2026年年底通航。平陆运河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直通北部湾和东南亚港口,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运河的底部及两侧铺设石板,贯穿整个航道。图1示意平陆运河的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平陆运河建设期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B.减轻南北向交通压力
C.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D.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4.运河底部及两侧铺设石板的主要目的是
A.净化水质 B.美化环境 C.减少下渗 D.降低成本
5.运河通航后,对北部湾港的有利影响是
①提高货物吞吐量 ②实现铁海联运 ③提高通关效率 ④提升枢纽地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茶溪是湖南省西南部的小山村(图2),传统产业以采煤和烧石灰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环境不断恶化。改革开放以后,该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打造了万亩冰糖橙基地,冰糖橙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近年来,该村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推进人文乡村建设,逐渐成为湖南省著名的冰糖橙文化旅游之乡,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据此完成6~8题。
6.改革开放以前,茶溪村支柱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气候优越 B.耕地广阔
C.交通便利 D.资源禀赋
7.低温冻害是影响冰糖橙生长的主要障碍,茶溪村栽培冰糖橙的独特优势表现在
A.地处热带 B.山地横亘
C.光照充足 D.水源丰富
8.茶溪村能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关键在于茶溪村依据自身条件
A.创新产业模式 B.扩大销售范围
C.引进新兴产业 D.壮大工业企业
某国位于非洲东部,地势由海岸平原向中央高原爬升。由于历史原因,该国形成以内罗毕和蒙巴萨为中心的双核心发展格局。独立后,人口年均增速高达3.18%。研究表明, 1989—2019年该国人口核心集聚区( >1000人/km )及高度集聚区(400~1000人/km ) 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分别增长 18.2%和2.7%, 人口绝对稀疏区( <25人/km )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分别下降3.7%和19.8%。图3示意该国位置及2019年人口分布格局,据此完成9~11题。
9.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和光照 ②地形和气候 ③经济和交通 ④矿产和科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1989—2019年,该国不同区域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变化差异明显,表明该国
A.人口分布格局趋于均衡 B.绝对稀疏区人口数量减少
C.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改善 D.核心城市的环境问题加剧
11.为优化人口布局,该国政府今后应当
①加快西南沿湖开发,扩大耕地面积②进一步加强蒙巴萨港口建设,吸引人口迁入
③建设南北向交通线,优化交通布局④东北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增加城市吸引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甲、乙湖泊位于黄河流域,最近距离仅为 11km,但两湖泊冰情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近年来两湖泊所在区域气候升温显著。图4a示意甲、 乙湖泊的位置、面积等信息,图4b示意2002—2014年两湖泊完全结冰日、完全融冰日分布,图中366天为次年1月1日。据此完成12~13题。
12.导致甲、乙两湖冰情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盐度 B.海拔 C.空气湿度 D.湖水深度
13.气候变化对甲、乙湖泊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甲湖完全冻结日提前 B.春季甲湖上空空气湿度增大
C.乙湖完全消融日推迟 D.冬季乙湖湖一气热量交换增强
动力变质岩是变质岩的一种,主要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机械力作用形成。糜棱岩属于一种条带状构造的动力变质岩,常形成于地壳深处,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矿物成分与变质前的原岩无多大变化。研究发现:矿物在高压区溶解(磨碎),低压区沉淀(胶结)。图5示意我国某金矿区岩石分布状况,图中断层1形成时间比断层2形成时间早。据此完成14~16题。
14.据图文推测,形成糜棱岩的原岩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流纹岩
15.糜棱岩呈条带状分布的成因是
A.岩浆沿裂隙侵入 B.沉淀的时长不同
C.矿物沿裂隙沉淀 D.矿物溶解度不同
16.断层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区域,构造活动导致含金溶液的迁移和沉积。与金矿相比,糜棱岩
A.形成时间早,以高温作用为主 B.形成时间晚,以高温作用为主
C.形成时间早,以高压作用为主 D.形成时间晚,以高压作用为主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生态用地保护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越南地处中南半岛,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一。加强中越在生态用地保护领域的合作,构建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对落实我国倡导的共建国家生态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越南的生态用地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表1示意越南2000年、2010年、2020年生态用地面积的变化(km ), 图6为越南地形地貌示意图。
表1
用地类型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生态用地 林地 161270.86 160366.98 153361.47
灌木地 4551.93 5113.63 3944.63
草地 22121.24 20368.52 19534.22
湿地 2068.03 1912.19 1704.74
非生态用地 耕地 125806.79 127892.07 132172.22
水体 7434.21 7063.08 7978.61
人造地表 5938.95 6442.23 10330.77
裸地 231.53 232.27 400.48
(1)根据越南的自然环境,推测越南生态用地的分布格局。(6分)
(2)人口增长对越南生态用地面积产生负向影响,分别从城镇人口增长和农村人口增长两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3)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简述越南维持生态用地相对稳定的合理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沙漠一般呈现深浅不一的黄色,我国某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图7),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北到南颜色变化奇异。在沙漠北部边缘,风沙地貌不断被风力削低,导致平沙地表面被磨圆度较好的细砾覆盖,形成表层颗粒粗大、下层颗粒细小的反粒序层理,呈棕黑色。沙漠中北部,缺乏砾质成分但粗砂含量较高的部分大沙丘迎风坡表面上分布有明(黄色)暗(灰褐色)不同的色斑。沙漠南部的沙丘颜色呈明亮的浅黄色。调查研究表明,大量粒度粗的岩屑是使沙漠色度变化的主因,沙粒越粗,颜色越深。科学家推测,沙丘上的明暗色斑景观应该是风沙在大沙丘表面上叠置的次一级微型新月形沙丘造成的。
(1)阿奇克谷地南缘阶地和台地的沙地表面被磨圆度较好的细砾覆盖,并形成反粒序层理,请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2)简述沙漠中北部大沙丘迎风面上明暗色斑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色斑沙丘景观在沙漠南部消失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某盐沼湿地位于江苏省南部黄海沿岸,属于潮间带——潮上带的过渡区域,盐沼平台位于潮上带区域,几乎不受潮汐直接淹没的影响,退潮后潮沟底部几乎全部出露。盐沼平台植被以互花米草为主,局部存在碱蓬等高耐盐植物零星分布,底栖生物丰富,受螃蟹活动影响显著,地表存在大量螃蟹孔洞(图8a)。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属于淤泥质滩岸,渗透性差,但生物活动能改变土壤性状。盐沼平台地层孔隙水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但浅层孔隙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淡化作用。图8(b)(c)分别示意研究区12月土壤剖面含水率和孔隙水盐度的垂向分布。
(1)简述盐沼平台浅层孔隙水受到淡化作用的形成机制。(4分)
(2)调查发现,该盐沼螃蟹孔洞深度约为1~1.5米,据此分析12月螃蟹孔洞区土壤孔隙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规律,并阐述其形成原因。(6分)
(3)生物对该盐沼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请以该盐沼系统中的一种生物为例加以说明。(4分)
(4)从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当地要演化出地带性植被,自然环境需要产生哪些改变。(4分)
2025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解析:台湾省在芯片制造领域技术先进,能够满足高端芯片生产的需求,这是智能手机生产所需高端芯片大多产自台湾省的主要原因。台湾省芯片生产所需硅片主要来自中国,硅材料来自美国,说明其原材料并非优势,A错误;芯片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而非依赖廉价劳动力,C错误;产业链完整不是吸引高端芯片生产的关键因素,D错误。
2. 答案: A
解析: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工艺上不断提升,能满足该公司对产品良率的要求;同时,中国工业配套完善,产业协同能力强,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中国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等贸易壁垒问题,选择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会面临一定风险,③错误;文化交流与选择零部件供应商的关联不大,④错误 。
3. 答案: D
解析:平陆运河建设期间,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从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运河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平陆运河主要是沟通西江与北部湾和东南亚港口,对减轻南北向交通压力作用不明显,B错误;运河建设期间,对扩大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影响较小,C错误。
4. 答案: C
解析:运河底部及两侧铺设石板可以有效减少河水下渗,保证运河水量稳定。铺设石板对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作用不明显,A、B错误;铺设石板会增加建设成本,D错误。
5. 答案: C
解析:平陆运河通航后,5000 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直通北部湾和东南亚港口,会吸引更多货物运输,提高北部湾港的货物吞吐量,进而提升其枢纽地位。材料中未提及实现铁海联运和提高通关效率相关内容,②③错误。
6. 答案: D
解析:改革开放以前,茶溪村支柱产业以采煤和烧石灰为主,当地煤炭和石灰岩矿资源丰富,资源禀赋是其支柱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气候优越对采煤和烧石灰产业影响较小,A错误;当地以山地为主,
耕地并不广阔,B错误;在改革开放前,当地经济基础薄弱,交通条件也不便利,C错误。
7. 答案: B
解析:茶溪村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亚热带,A错误;山地横亘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减轻低温冻害对冰糖橙生长的影响,这是其栽培冰糖橙的独特优势。光照充足和水源丰富不是减轻低温冻害的关键因素, C、D错误。
8. 答案: A
解析:茶溪村从传统的采煤和烧石灰产业,转变为以冰糖橙产业为主导,并且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了产业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扩大销售范围、引进新兴产业和壮大工业企业都不是其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关键,B、C、D错误。
9. 答案: B
解析:该国地势由海岸平原向中央高原爬升,地形影响人口分布;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也对人口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以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纬度和光照对该国人口分布格局影响较小,①错误;该国矿产资源和科技因素并非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④错误。
10. 答案: B
解析:1989 2019年,该国人口核心集聚区和高度集聚区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增加,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下降,说明人口分布格局更加不均衡,A错误;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数量和面积占比分别下降3.7%和19.8%,表明绝对稀疏区人口数量减少,B正确;材料中未提及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改善相关内容,C错误;核心城市人口集聚,不能直接得出环境问题加剧的结论,D错误。
11. 答案: D
解析:加快西南沿湖开发,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①错误;蒙巴萨港口已经是核心城市之一,进一步加强其港口建设,可能会加剧人口向该地区集聚,不利于优化人口布局,②错误;建设南北向交通线,优化交通布局,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分布;东北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增加城市吸引力,可以吸引人口向东北部流动,优化人口布局,③④正确。
12. 答案: D
解析:甲、乙两湖相距较近,盐度、海拔和空气湿度差异较小,A、B、C错误;湖水深度不同会影响湖水的热量储存和散失,进而影响冰情。湖水较深的湖泊,冬季降温慢,结冰时间晚,融冰时间早,所以湖水深度是导致甲、乙两湖冰情差异的主要因素。
13. 答案: D
解析:近年来两湖泊所在区域气候升温显著,甲湖完全冻结日应推迟,A错误;春季气温升高,甲湖融冰加快,湖面蒸发增强,但由于完全冻结日推迟,春季湖面可能还未完全融冰,上空空气湿度不一定增大,B错误;乙湖完全消融日应提前,C错误;冬季气候升温,乙湖水温相对升高,湖 气热量交换增强,D正确。
14. 答案: A
解析:糜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矿物成分与变质前的原岩无多大变化。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所以形成糜棱岩的原岩最可能是花岗岩。玄武岩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流纹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组成,但与花岗岩相比,花岗岩更符合糜棱岩原岩特征,B、C、D错误。
15. 答案: C
解析:矿物在高压区溶解(磨碎),低压区沉淀(胶结),糜棱岩常形成于地壳深处,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岩石产生裂隙,矿物沿裂隙沉淀,形成条带状分布。岩浆沿裂隙侵入会形成侵入岩,与糜棱岩形成过程不同,A错误;沉淀时长不同和矿物溶解度不同不是糜棱岩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成因,B、D错误。
16. 答案: C
解析:断层1形成时间比断层2形成时间早,糜棱岩是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机械力作用形成,形成时间早,且主要是在高压作用下形成;金矿是在构造活动导致含金溶液迁移和沉积后形成,形成时间晚。所以与金矿相比,糜棱岩形成时间早,以高压作用为主,C正确。
二、综合题
17. 答案:
(1)越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北部和西部多山地,推测林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南部和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可能分布着较多的湿地;中部和南部的一些丘陵、平原地区可能有草地和灌木地分布。 (6分)
(2)城镇人口增长: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会占用大量生态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导致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口增长:农村人口增加,为满足粮食需求,会开垦荒地,将生态用地转变为耕地;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增加,可能会过度砍伐林地,使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减少。 (4分)
(3)措施:制定严格的生态用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防止生态用地被非法占用;加大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和修复投入,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提高生态用地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6分)
18. 答案:
(1)阿奇克谷地南缘阶地和台地位于沙漠边缘,长期受风力侵蚀作用。风力将地表较细的颗粒吹走,留下磨圆度较好的细砾;在风力搬运和堆积过程中,颗粒较大的细砾先沉积在表层,颗粒较小的后沉积在下层,从而形成反粒序层理。 (6分)
(2)沙漠中北部大沙丘迎风面,风沙在大沙丘表面上叠置形成次一级微型新月形沙丘。微型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颗粒较细,颜色较浅呈黄色;背风坡颗粒较粗,颜色较深呈灰褐色。众多微型新月形沙丘的分布,使得大沙丘迎风面上形成明(黄色)暗(灰褐色)不同的色斑。(6分)
(3)沙漠南部沙丘颜色呈明亮的浅黄色,说明沙粒较细。可能是因为南部地区风力相对较弱,无法搬运大量粗砂;或者南部地区距离沙源地较远,粗砂在搬运过程中逐渐沉积,到达南部时主要为细砂,所以无法形成像沙漠中北部那样的明暗色斑景观。 (6分)
19. 答案:
(1)盐沼平台位于潮上带区域,几乎不受潮汐直接淹没影响,但大气降水会对其进行淋洗,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并带走;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减少,盐分相对浓缩,从而使浅层孔隙水受到淡化作用。 (4分)
(2)变化规律:12月螃蟹孔洞区土壤孔隙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原因:螃蟹孔洞深度约为1 1.5米,在这个深度范围内,土壤孔隙水受到大气降水淋洗和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较小,盐分积累较多;而深层土壤孔隙水主要来自海水,盐分较高,所以随深度增加盐度升高。(6分)
(3)以互花米草为例,互花米草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率;同时,互花米草的生长还会阻挡水流,使水分在土壤中停留时间延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含水率。 (4分)
(4)当地要演化出地带性植被,自然环境需要发生以下改变:土壤盐度降低,使植被能够适应较低盐度的土壤环境;地下水位下降,减少土壤的水分含量,以适应地带性植被的生长需求;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减少潮汐和海浪的影响,为地带性植被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