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十七中学、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十七中学、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读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 )
A.走向为南北走向 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
C.穿过陕西省的南部 D.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地理分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农业生产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景观图与所在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④ B.乙—③ C.丙—② D.丁—①
4.①③两地所在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地势 D.人为划分
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②地的地形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山东丘陵 D.青藏高原
6.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三熟 B.耕地集中连片
C.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等
7.图中①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需求量大,但春季降水偏少,往往出现春旱。能够缓解该地区春旱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大量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8.有“黑土地”之称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东北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平原,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和“黑龙江省各地市水稻种植面积”,完成下面小题。

9.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有利于其机械化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众多 B.交通便利 C.平原广阔 D.沼泽广布
10.该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A.哈尔滨市 B.佳木斯市 C.双鸭山市 D.牡丹江市
11.左图中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关于该基地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丰富的煤铁等矿产是其工业发展的优势
C.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D.工业发展技术先进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3.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
①陡坡垦荒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植树造林 ④建梯田、修挡土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黄土高原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防御敌骑的侵入。依托长城形成的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下图示意我国长城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长城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16.自古以来,长城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下列描述长城的诗句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D.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17.我国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旨在( )
①维护长城及其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②有效阻挡冬季风南下
③保护长城及其沿线地区的文化遗址④恢复长城的防御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25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
B.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
C.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吐林
20.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
C.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二、综合题(共30分)
21.(8分)读图,完成下面题目。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乙代表的地形区的是 ,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 。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 。它们耕地类型是 ,种植甜菜、春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
(3)甲地区春季气温回升 ,降水 ,蒸发旺盛,易发生 。
22.(6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图中B是 高原,其地表形态特征为 ,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形成了“ 土地”,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 (填作物熟制)。
(3)北方地区有我国第一大的油田是 ,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
23.(8分)读“北京市地图”和“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2分析,北京为 气候;本区气候非常利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但同时,这种气候常造成该地区遭受 灾,为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 等措施。
(2)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 西北角,东临我国的内海—— 海。该地区工业发达,其发展条件主要有 、 。
(3)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等。
24.(8分)2025年1月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安徽段)稳步推进。“引江济淮”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淮河生态环境。图1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图2为1961-2021年淮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图,表为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数据。

表1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数据
项目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48.0 47.3
水资源量占安徽省的比重(%) 26.0 63.4
耕地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68.0 30.0
(1)据图2可知,淮河流域降水年际变化 ,原因是 。
(2)根据表数据,安徽省内长江流域比淮河流域水资源更 ;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配置呈现 的特点。
(3)安徽省境内地形北部以 为主,南部以 为主;在图1中用“ ”大致画出它们的分界线 。
答案
1-5 CDDBB 6-10 ADCCB 11-15 BBDCD 16-20 DBBCC
21.(1) 乙、甲 黄土高原 太行山(2) 丙 旱地(3) 快 少 干旱
22.(1) 黄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2) 黑 一年一熟
(3) 大庆油田 辽中南
23.(1) 温带季风 旱涝 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等合理答案均可)
(2) 华北平原 渤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等合理答案均可)。
(3)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等任一个符合条件的均可)。
24.(1) 大 夏季风不稳定
(2) 丰富 不匹配
(3) 平原 山地(丘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