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限时训练试题历 史 (5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满分50分, 时间45分钟,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它是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节点,是宪法探索道路上的坐标,在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材料中的“它”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日本历史学家中鸣岭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六章“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中总结道:“这一章不是充分叙述朝鲜战争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该总结表明( )A.抗美援朝战争促使日本调整了对华政策B.抗美援朝战争增强了新中国的军事实力C.抗美援朝战争撼动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D.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3.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4.如图所示为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图片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新中国(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5.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设备陈旧,个人劳动条件差……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积极性被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出设计能力的40%。材料说明公私合营( )A.使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改变了我国社会政治形势 D.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图示人物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现出了( )艰苦奋斗的精神 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视死如归的精神7.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读史更轻松;以历史的题材绘制漫画,让漫画更深刻。如图漫画的作者意在说明(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D.“大跃进”的伟大成就8.小武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某单元时,做了如图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京召开八大;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A.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B.三大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D.伟大的历史转折9.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刘少奇得到平反C.形成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中共八大的召开10.如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如图中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11题11分,12题9分,13题10分, 共30分)1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凝聚人民力量持续奋斗,以现代化建设为引擎,推动经济崛起。(11分)材料一 "1956 年 7 月 13 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自主制造汽车的历史。" ——《新中国峥嵘岁月》材料二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1956年﹣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摘编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 1986 年,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作为试点单位,实行 “厂长负责制”,厂长拥有生产指挥、干部任免、工资分配等自主权。改革后,该厂钢产量从 1985 年的 300 万吨增至 1990 年的 650 万吨,利税年均增长 18%。同时,企业设立技术研发部门,引进日本先进炼钢技术,产品合格率提升至 99.2%。——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事件对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意义。(3分)(2)列举材料二中“这个期间”我国取得的两项经济成就。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期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写出两点即可)(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宝钢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要措施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4 分)12.改革创新聚焦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以实践诠释初心使命。(9分)材料一 照片见证社会改革(②1955年,四川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①1951年,青海雇农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亩五分) (③1983年初,山西村民从事家庭副业,在村口喂猪)材料二 制度创新普惠人民福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与我国诸多只能代表政治生活某一方面的制度(诸如婚姻制度、司法制度、税收制度等)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代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政治理论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革命直接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依靠以往的任何法律规定而产生。——摘编自许奕锋《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国家治理效能》(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每幅照片所反映的史实。并归纳三幅照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说明该制度的作用。(4分)(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与创新”的认识。(1分)13.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紧扣图片反映的时历史信息;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0分)(开国大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限时训练试题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历史)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C D A C C A A11.(11分)(1)事件:一五计划;(1分)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2)成就: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包兰铁路;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任选2个2分)贡献:建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以后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骨干力量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分)(3)措施:① 推行 “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②重视技术创新,设立研发部门并引进先进技术(2分)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升工业生产效率(2分);12.(9分)(1)史实:①——1950年起,全国进行土地改革;②——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1978年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历史信息:国家重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分)(2)原因:代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政治理论的源泉;由人民革命直接创造。(2分)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与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意思相近即可 1分)(10分)主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论述: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8分)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也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3康巴什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2025,3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