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首都
近年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玫革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新疆地区已是中国最
山运污
大的棉区和主要商品棉基地。棉田间作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农田耕作技术体系。目前海水稻一
20-等高线/m
0
Q湖泊、河流
棉花间作在新疆已经形成了规模。下图示意新疆某农场海水稻一棉花间作模型。据此完成
一一国界
1-3小题。
4.下列不利于柬埔寨发展内河航运的是()
海水稻(海稻86)
A.河流水量小B.河水流速快
C.河流结冰期长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5.德崇扶南运河开通后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棉花一
A.为柬埔寨水能开发提供新的通道
B.改善柬埔寨西部生态环境质量
C.为柬埔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解决柬埔寨淡水资源不足问题
盐碱地
某地质考察组对黄河某河段进行了航拍考察(如下图),发现该河段流经区域以高原山地
450cm一65cm。450cm←一65cm450cm
为主,河道弯曲,多曲流。与平原上的曲流不同,该河段曲流河床嵌入岩石深处,属于典型
1.该农场农田中海水稻和棉花的共同生长习性为(
的“嵌入式蛇曲”,并形成了离堆山(指被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丘)。该河段近年来径流
A.耐旱、耐盐碱B.耐寒、耐涝渍C.耐淹、耐贫瘠D.耐热、耐风沙
量不断减少,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河岸崩塌滑坡减少。据此完
2.该农场棉苗和稻苗采用根系带土进行穴栽,在根部加土立苗,用滴灌方式适度滴水后,覆盖
成下面6-7小题。
薄细土,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离堆山
A.降低劳动强度B.补充有机肥料C.提高幼苗成活率D.维持土壤墒情
3.该农场实施海水稻一棉花间作,可以()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改良土壤质量③提高农业收益④增加经济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湄公河是束埔寨境内最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长期以来,柬捕寨内河航运运输的货物只
6.该河段离堆山形成的基本过程是(
能依赖越南出海。2024年8月5日,全长约180公里的德崇扶南运河(位置见下图)开始
A.河流侧蚀-一地壳抬升-一河流下蚀-一裁弯取直
施工,完工后可供3000吨级船舶航行。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B.河流侧蚀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一河流下蚀
C.河流下蚀-一地壳抬升-一河流侧蚀-一裁弯取直
D.地壳抬升-一河流下蚀一风力堆积一河流侧蚀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第1页共4页江西省十校协作体 202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答案
1.A 2.C 3.B
【解析】1.图中显示该地为盐碱地,说明两种农作物耐盐碱,采用滴灌方式且上面覆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说明两
种农作物都耐旱,A 正确;新疆夏季是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夏季气温高,说明不耐寒, B 错误;采用滴灌方式,未被水
浸泡,说明不耐淹,C 错误;风沙对低矮农作物影响不大,D 错误。
2. 采用根系带土进行穴栽,防止幼苗不适应新的水土环境而死亡,C 正确;增加劳动强度,A 错误;未体现出补充有
机肥料,B 错误;维持土壤墒情不是主要目的,D 错误。故选 C。
3. 海水稻生长需要盐碱地,可以吸收土壤里的养分,提高农业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质量,②③正确;海水稻
一棉花间作运用覆膜、滴灌技术等农业技术,生产成本高,①错误;两种农作物间作,降低经济风险,④错误。
4.D 5.C
【解析】4.柬埔寨地处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A 错误;由图中等高线可知,柬埔寨大
部分地区海拔小于 200 米,地势起伏和缓,流速缓,B 错误;柬埔寨地处东南亚,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河流无结
冰期,C 错误;柬埔寨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分明显的雨旱季,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 正确。故选 D。
5.由材料可知“长期以来,柬埔寨内河航运运输的货物只能依赖越南出海”可知,与依赖越南出海相比,德崇扶南
运河开通后形成水运入海通道,可不经过越南直接入海,水运运量大、运价低,带动了运河沿岸工、农、商等相关
产业发展,增加了收入,带动了经济发展,为柬埔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 正确;由图可知,德崇扶南运河沿
线地区海拔小于 200 米,地势起伏和缓,流速缓,不利于沿线地区水能资源开发,A 错误;运河完工后可供 3000
吨级船舶航行,主要有利于促进柬埔寨内河运输发展,改善交通条件,对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没有影响,B 错误;
德崇扶南运河沿线地区不缺淡水资源,运河对沿线地区主要改善了内河运输条件而不是提供淡水资源,D 错误。故
选 C。
6.A 7.B
【解析】6.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曲流发育,而曲流形成于地势平坦的地区,说明地质历史上,该河段地势平坦,
河流侧蚀明显,曲流不断发育;该河段目前形成嵌入型曲流,说明该地形成曲流以后,地壳抬升,地势落差加大,
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演化成曲峡地貌;在河流下切同时也侧向侵蚀,河曲不断弯曲并被裁弯取直,废弃的河曲凸岸
保留着基岩残丘,形成离堆山,因此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河流侧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裁弯取直,A 正确。
故选 A。
7.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径流量不断减少,河流侧蚀能力减弱,①正确;曲流间多山脉,两岸岩性坚硬,凹岸后退
慢,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高原山地,落差大,以下蚀为主,侧蚀较弱,难以再形成堆积,③错误;
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河流侵蚀作用减弱,植被固土作用使河岸崩塌减少,因而侧蚀作用难
以继续,该区很难形成新的离堆山,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 B。
8.A 9.C 10.D
【解析】8.海洋环流的形成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水密度差、风力、洋流的相互作用以及陆地轮廓的影
响。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威德尔海环流位于 70°S 附近,其形成的动力为极地东风的东南风,
在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南极沿岸流,②对;其次,南极大陆的陆地轮廓阻挡和引导了威德尔海海水的流动,使其
向北运动,①对;洋流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受到西风作用,向东流动,西风漂流阻挡其北上,又回到威德尔海,从而
形成威德尔海环流,且在此处,冷暖性质不同的洋流在此交汇,从而形成了“水障”,③对。海水密度差虽然也是
驱动海洋环流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威德尔海环流属于风海流而非密度流,④错;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D 三项错
误。故选 A。
9.依据材料及题目中提到的“海洋锋附近的大气受到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的共同影响,形成了风速最
小值”分析可知,导致冰消期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的物理过程应该是:海洋锋附近的海水温度存在明显的差
异,这种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海水温度差异,会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这种垂直
运动会改变大气的压力分布;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的反向叠加,这种反向叠加会减弱风
速,从而形成风速最小值。因此,正确答案是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综上所述,ABD
三项错误。故选 C。
10.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海洋生物生产力较强的原因主要从海水温度,海面光照,营养
物质等角度分析。冰消期气温较高,水温较高,有助于生物生长,生物生长速度快,A 项说法正确;冰消期受西风
带影响,西风漂流南部分支增强,从南极半岛带到该海区的营养物质较多,为生物提供较多饵料,B 项说法正确。
冰消期气温较高,漂浮在海面的浮冰融化,覆盖面积减少,阳光可以照射到海面上,海面光照更充足,光照充足有
助于浮游植物等饵料生长,C 项说法正确;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受西风带和海洋锋影响,而非受极地东风影
响,D 项说法错误;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11.C 12.A 13.D
【解析】11.读图分析可知,在各类植被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并且高值相差不大,没有明显
的纬度变化和海拔变化,故答案选 C。
12.由上题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在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该地位于岷江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
季节降水多,温度高,枯枝落叶较多,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因此含量较多,故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多少的主
要因素是土壤湿度和温度,A 正确。故选 A。
13.秋季树木落叶,枯枝落叶最多,生物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微生物的生物量最大,故答案选 D。
14.B 15.B 16.D
【解析】14.根据材料大暴雨为低空越山急流和近地面弱冷空气共同作用形成的,读图山体高度约为 1.5 千米,1
千米处 1 日 22-时 23 时风力较大,形成偏南的越山急流,此时近地面风向为偏南风;1 日 23 时 30 分左右,越山急
流风速降低,且此时风向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说明近地面弱冷空气与偏南的越山急流相遇,两股性质不同的气团相
遇,形成了大暴雨,B 正确,ACD 错误,该题选 B。
15.读图根据上题越山急流在 1 日 22 时前后到达北侧山地,3 小时直到 2 日 1 时,近地面弱冷空气由偏北风为主,
受偏南的越山急流和南部山地的阻挡,弱冷空气应减弱并绕山向南流动,B 正确;冷空气在受到阻挡时可能会在某
处聚集,但由于山地带来的地形障碍,更可能选择绕流而非在原地堆积,A 错误;弱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抬升
的是越山急流,C 错误;图中显示风向在山顶高度有明显变化,可能是急流所引起的,弱冷空气缺乏足够的动力越
过山顶,D 错误。该题选 B。
16.弱冷空气下沉时可能会带动地表尘埃,增加空气中的尘埃杂质,但不是其在此次大暴雨中的最主要作用;①错
误;根据材料可知,弱冷空气向西南移动,温度低,密度大,西南方向的越山急流温度高,湿度大,被抬升,形成
暴雨,②正确;来自西南的越山急流为暖湿气流,提供主要的水汽来源,③错误;弱冷空气影响越山急流抬升时间,
有可能延长降雨时间,④正确;该题选 D。
17.【答案】(1)政府提供房租减免、项目申报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成都高校资源丰富,培育大量动画、
影视专业人才;本地游戏产业积累的技术经验为动画制作提供支撑; 企业地理空间邻近,有利于促进技术协作与
资源共享(如硬盘直传模式),提升效率。(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2)成都通过电影深度融合巴蜀文化元素,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知名度,增强川渝文化产业的全国影响力;成渝
两地广电部门协议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影视资源共享,优化产业分工合作;巴蜀共同文化底蕴为跨区域创作提供素
材,增强产业独特性;减少川渝人才外流,吸引外出从业者返乡创业。(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3)电影热度带动宜宾、天津等地景点客流增长,促进文旅消费,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地方文化资
源与现代技术结合,提升动画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动画产业融合地方文化,
有利于区域文化宣传,扩大区域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每点 2 分)
18.【答案】(1)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西海岸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形成温和、湿润、多雾适合海岸红杉生长的环境。(每点 2 分,
任答三点即可)
(2)山火带来的高温利于红杉球果受热开裂,释放种子;减少林中可燃材料或燃料积聚,防止破坏性火灾;一般
规模的野火焚去了底层的草木和灌木;火灾可杀死小区域的树冠,从而为年轻的红杉(幼苗)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充
足光照;经过大火的焚烧,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或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
性),提高土壤养分;林火使病虫害和其它动物(如鼠类对森林有危害,主要表现为盗食种子、啃食幼苗或幼树的
树皮、嫩枝、嫩芽及树根等,使种子树木出苗率或树木成活率大大下降)减少等。(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3)过去:红杉作为优质木材,曾经体现了经济价值。现在:现如今,生态价值:北美红杉林和其庇佑的生态系统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给加州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还有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等。(每
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答案】(1)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波动上升,伊泰普水电站波动下降(先上升后下降);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变化
幅度较大(2008 年之前变化幅度较大,2008 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伊泰普水电站整体变化幅度小;2017 年以后三
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伊泰普水电站。(每点 2 分)
(2)三峡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枯水期时间长;三峡水电站水库蓄水量、河流年径流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
的 1.6 倍;三峡水电站汛期前放水腾库容,防洪造成发电量减少;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要牺牲一部分发电量以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3)加强天气预报,流域水、雨情精准预报能力提升;上游建成多个大型水电站,进行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
合理利用小型洪峰,将其分散库容,变下泄洪水为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优化库区水资源,库区水资源发电效率
提升);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