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第二单元 宋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新课引入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这段文字描述的是12 世纪蒙古草原上的战乱情景。在各部征战不断的草原上诞生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各部的?元朝又是如何统一的?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和马镫目标展示课标要求:了解元朝的建立,元朝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2.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时间、过程等;3.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4.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一新课学习◎元朝的建立◎学生阅读“元朝的建立”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1.蒙古族的兴起与部落统一的背景事实 2.蒙古政权建立的三要素及扩张的事实?3.元朝建立的三要素及统治措施?元朝的建立壹任务:阅读P58页,说说蒙古族的兴起与部落统一的背景事实?起源: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人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1、蒙古族的兴起2、背景元朝的建立壹任务:阅读P58页,说说蒙古政权建立的三要素及扩张的事实?时间民族建立者意义1206年蒙古族铁木真(成吉思汗)(1)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2)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227年1234年一段 时间蒙古军队灭西夏。蒙古联宋灭金。此后与南宋形成了长达40多年的对峙局面。蒙古南宋4、蒙古政权的扩张3、蒙古政权的建立任务:阅读P49页,说说元朝建立的三要素及统治措施?5、元朝的建立(1)1260年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1)接受汉人儒臣提出的“行仁政”“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2)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3)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忽必烈(1215—1294)铁木真之孙,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元朝的建立壹探究:说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都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2)元朝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1272年 大都(今北京)“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涿郡--中都--燕京--北京)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二新课学习学生阅读“元朝的统一”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1.归纳元朝统一的过程和意义?2.归纳说一说元朝疆域四至?◎元朝的统一◎元朝的统一贰任务:阅读课本60页,归纳元朝统一的过程和意义?1、过程意义1276年,元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消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回顾:中国封建社会中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有哪些?秦西晋隋元(第一次由少数民族统一的国家)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是南宋的状元,曾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他到元军大营谈判时遭到扣留,拒不接受利诱。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解到大都,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严词拒绝。文天祥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元朝的统一贰任务:阅读课本,归纳元朝疆域四至?结合《元朝形势图(1330年)》,谈谈如何理解材料所述的元朝“幅员之广”。2、元朝的疆域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阴山流沙辽左海表元朝库页岛南海诸岛新疆中亚西汉形势图唐朝形势图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三新课学习学生阅读“元朝的统治”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1.分析元朝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2.元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理?3.元朝对边疆的治理?◎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统治叁任务:阅读课本,找到元朝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1、中央元朝疆域辽阔,为实行有效统治,忽必烈在汉族士人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辖。“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zhì (指官吏的升降)者曰御史台。” ——《元史·百官志》①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②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③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设宣政院: 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思考:说说元朝的中央机构有哪些?各自分管什么事务?秦朝中央机构唐朝中央机构元朝中央机构知识拓展:元朝与秦朝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的比较体现了什么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制度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元朝的统治叁任务:阅读课本,说一说元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地方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除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中书省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最大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山东、山西、河北等其它地区设10个行省元朝的统治叁任务:阅读课本,说一说元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1)行省制度的特点:管辖范围大(辖区广阔),权力大(军政大权集中),但受中央管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行省制度的影响(意义):1)行省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2)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民族交融。元朝的统治叁任务:阅读课本,完成表格?3、边疆治理边疆 设立机构 管辖范围 历史意义东南地区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 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西藏特点: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立澎湖巡检司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的统治叁3、边疆治理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目标问题导学任务四新课学习学生阅读“元朝的民族交融”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1.分析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影响?2.合作探究:元朝对我国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元朝的民族交融◎元朝的民族交融肆任务:阅读课本,分析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影响。探究:元朝时民族交融有哪些表现?元朝时,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回波斯人阿拉伯人汉人畏兀儿蒙古人合作探究:元朝对我国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形成一个新民族---回回。开创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重视发展农业,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格局民族交融制度创新边疆管理社会经济课堂小结元朝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及统一蒙古扩张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建立统一统治民族交融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央地方边疆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政、御史台-监察、宣政院-宗教和西藏军政行省制(山东山西河北除外)台湾:澎湖巡检司;西域:北庭都元帅府;西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形成新的民族—回回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1、铁木真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 )A.创制契丹文字 B.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女真政权 D.设立行省制度2、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文天祥作此诗时 (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 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 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3、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 )A.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4、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时期为了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设立的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西域都护府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BDD课堂小结DC6、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B课堂练习B7、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 军务、民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台湾8、唐朝以来,不少来自中亚、西亚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处,至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 )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