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 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别样的黄土地域文化中图版七年级下册1.运用相关资料,掌握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识到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认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治理前的黄土高原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是什么让黄土高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1.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干旱水土流失2. 治理措施(1)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梯田建坝淤地拦蓄泥沙,淤地种植小流域综合治理缓坡修梯田淤地种植陡坡植树造林修建淤地坝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坡脚打坝建库陡坡植树种草12沿河抽水灌溉4蓄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缓坡修建梯田3(2)缓解干旱问题的措施兴修水利设施滴灌喷灌谷子高粱种植耐旱农作物抗旱冬小麦试验田抗旱玉米试验田培育抗旱品种拓展: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 治理成效治理前的黄土高原治理后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大幅下降,水土流失强度持续减弱,防护林体系骨架基本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由黄变绿。4. 治理经验发展经济要靠科学技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想“山川秀美”——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就要综合治理后的陕北黄土高原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别样的黄土地域文化1.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2.别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景观沿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1) 传统民居——窑洞黄土直立性好、不易崩塌,气候干燥,容易开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冬暖夏凉,隔音、隔热、保暖(2) 传统美食——黄馍馍、莜面鱼鱼黄馍馍筱面鱼鱼糜子耐旱,黄土高原干旱环境有利于其生长;莜麦耐寒,适合北方寒冷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 传统服饰——白羊肚巾和羊皮袄白羊肚巾和羊皮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防风沙、防晒、御寒夏热冬寒,多风沙,当地发展畜牧业(羊)(4) 传统艺术——信天游(音乐)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信天游(4) 传统艺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腰鼓,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4) 传统艺术——秦腔秦腔秦腔《昭君行》(4) 传统艺术——陕北剪纸3.别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别样的黄土地域文化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治理成效治理经验文明的摇篮别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景观黄土高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