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第2课时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第2课时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第2课时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1.运用相关资料,归纳气象灾害的避灾办法。
2.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洪涝、台风以及寒潮灾害的避灾办法。
3.结合实例,树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避灾自救技能,参与宣传等公益活动,提升自我与公众防灾意识。
2024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22时20分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大量用户电力、通信中断,部分房屋倒损。截至7日12时,灾害已造成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122.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3人死亡、95人受伤。
作为我们个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台风的影响呢?
气象灾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灾害预警提前获知,因此应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
遥感卫星(预报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如下准备:关注气象预报;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
(1)灾前
一、洪涝灾害
修建水库
修筑堤坝
防护林
工程性措施: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
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山坡、屋顶等高处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绕。
(2)灾中
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3)灾后
并非如此。洪涝灾害后,污秽横流,正是传染病等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
暴雨和洪水过后,生态环境恶化,蚊虫滋生,水源和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受灾百姓心理生理双重疲劳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而灾后临时定居点中百姓居住相对集中,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传染大规模传染病或相关疾病
霍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结核病、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疟疾甚至鼠疫都是洪灾过后可能出现的疫情。
思考:暴雨过后灾情就过去了,可以放心了
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暴雨洪灾后,不发生或少发生传染病疾患的重要环节,而提升饮食卫生习惯素养,亦是重中之重。
如何规避“大灾后有大疫”
二、台风
(1)灾前
静止气象卫星真彩色云图
2023年7月,随着“杜苏芮”穿越巴士海峡后越来越靠近闽粤沿海,高分四号卫星开始对其凝视拍摄,7月27日8点30分钟内拍摄了82张图像,平均一分钟超两张。通过这些图像,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监测其移动方向。
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
正是凭借气象卫星及时而准确的气象数据,让受灾地区得以提前预警防范,大大降低了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北京提前疏散转移4.2万余人,近50万建筑工人安全转移。浙江实现人员零伤亡,遭受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台风前转移群众
(2)灾中
台风来临时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在户外,应尽快去结实的建筑物内避险。
台风来袭时,切勿在玻璃门窗、临时工棚等附近,或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易掉落物下逗留。
(3)灾后恢复
公共服务设施
农业恢复灾后生产
水利设施
农村住房
供排水等市政设施
通信基础设施
电力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企业恢复灾后生产
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1.在台风来临前,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
2.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
3.加固房屋,加固玻璃,以防窗玻璃破碎。
4.台风来临时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在户外,应尽快去结实的建筑物内避险。
5.台风来袭时,切勿在玻璃门窗、临时工棚等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逗留。
总结:个人层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台风带来的影响?
拓展: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远距离获取地物的属性信息
实时定位、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动态监测
灾情评估
灾后救援救助
精准定位,发出求救信号、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
地理数据
在计算机中输入、处理、储存、管理、查询与分析
动态监测、快速反应,为灾情评估、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指导
三、寒潮
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提前播种 :在春季适当提前播种时间,避开寒潮高峰期。
覆盖保温 :在寒潮来临前,对农田进行覆盖保温。
选择耐寒品种 :选择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品种。
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为减少寒潮对农业影响,可以采取哪些避防措施?
(1)农业
寒潮对农业影响最严重的季节:秋季和春季 。
思考:寒潮对农业影响最严重的季节及原因
原因:秋季是农作物收获季节,许多农作物尚未成熟,寒潮侵袭会导致农作物受冻减产;春季则是播种季节,许多农作物正当返青,寒潮会导致农作物受冻减产 。
(2)畜牧业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掌握寒潮天气的开始时间、影响范围和程度。
加固和修缮畜禽棚舍:重点排查老旧棚舍,及时转移畜禽,防止坍塌事故。
做好保暖防冻: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合理采取圈舍密闭措施,提高舍内温度。
应对寒潮,牧民有哪些应对措施 ?
加固和修缮畜禽棚舍
强化饲养管理:在畜禽日粮中适量添加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尽量提供温水。
加强饲草料储备:备足饲料、农用薄膜等物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加强饲草料储备
(3)交通
寒潮过后,如何快速恢复交通?
除雪除冰工作:及时进行道路的除雪除冰,以减少路面湿滑和结冰情况。
动态调整运营计划: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运营计划,必要时采取停班停运等措施,避免冒险运行。
交通管制与疏导:对受冰雪影响的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并加强警力部署,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巡逻管控。
发布运营调整信息:指导道路客运、客运站经营者及时发布道路客运班线运营调整信息,避免旅客滞留。
拓展:灾害救援与救助
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
近百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分布
拓展知识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和人作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自然灾害进行研究,设计能够有效应对该自然灾害的应急包,讨论应急包中必备的物品以及纳入该物品的原因。
同时制作应急包的说明卡,附上必要的防护说明与逃生建议。
活动
求救类
高频哨、救援绳
照明类
蜡烛、打火机、防水火柴、应急手电、电池
防护类
防尘口罩、防滑手套、防灾头巾、安全帽
生活类
保温应急毯、保温帐篷、超薄保温雨衣、压缩饼干、应急水、可调扳手、备用眼镜。
急救类
急救药品包、创可贴、纱布绷带、棉球、无纺布胶带、酒精消毒片。
应急卡片
SOS
姓名: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
血型:
联系人姓名及方式:
自然灾害难以预料,增强对灾害的了解,树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避灾自救技能是远离灾害并减轻伤害的有效途径。
以小组为单位,拟写一份防灾报告,可参考如下步骤。
(1)了解当地容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调查当地的灾害高风险区,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2)说明近期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以及相关防护措施。
(3)查找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灾害发生时的逃生线路。
(4)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认识常见气象灾害预警符号及预警级别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
洪涝
台风
寒潮
灾前
灾中
灾后恢复
农业
畜牧业
交通
灾前
灾中
灾后
个人
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