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化学与材料、环境、健康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得分 说明:1.共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试卷好题分析 粮食安全T1、T3、T5,环境保护T2、T4、T10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T11、T13、T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袁隆平院士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领先世界。水稻脱壳后产生的大米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油脂C.蛋白质 D.维生素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C. D.3.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 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D.该研究有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4.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焚烧废弃塑料 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5.中国农业科学院继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之后,又研究出了一氧化碳和氨气(NH3)合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的新技术。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氨 B.氮、氢C.氢、碳、氧 D.氢、碳、氧、氮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C.有机物 D.混合物7.下列关于化学与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书档案失火时可用水浇灭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C.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家中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8.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常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题8图为锌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8图A.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B.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通过化学原理和技术,人们可以设计、合成和改进各种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合成各种食品添加剂和药物,提高食物品质和延长人类寿命。回答第9~11题。9.“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盛产优质棉花。棉花属于材料中的 ( )A.合成纤维 B.天然纤维 C.复合材料 D.无机材料10.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度地开发利用C.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11.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可以起到防腐作用B.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后可供人食用C.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D.食品包装中用氢氧化钙作干燥剂1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NaHCO3受热产生CO2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C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D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13.家庭装修中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对人体有害,某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残留的甲醛,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题1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13图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丙是由离子构成的C.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4.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 区分羊毛 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区分蔗糖水和 生理盐水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实验方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取样后测导电性 灼烧,闻气味15.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有关维生素C溶液的性质探究过程如题15图所示(已知: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酒溶液褪色),其中错误的是 ( )题15图A.通过实验①可知维生素C溶液呈酸性B.实验②中FeCl3可与维生素C反应C.实验③中加热不会破坏维生素CD.上述每步实验操作都是正确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高铁酸钠(Na2Fex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 。 (2)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低碳”是指较低的 (填化学式)排放。 (3)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小明通过某网站订了外卖套餐:红烧肉、蒜蓉西兰花、米饭、鲜榨橙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人体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 。 (4)很多手机外壳属于合金材料。小明了解到镁铝合金在熔炼时选择真空环境而不是在空气中,原因是 ,以铝为例,写出其不能在空气中熔炼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科普阅读】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种类繁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都能食用。花叶根茎等皆可入药。其中荷叶具有独特的清香气味和清热降火的功效,被美食爱好者推崇。荷叶中含有顺-3-己烯醇(化学式为C6H12O),它具有新鲜的青叶香气,是荷叶独特香味的重要来源,又称青叶醇。青叶醇可用于制作香精,其溶于乙醇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极微溶于水,易燃。 莲藕营养成分表营养物质 含量(每100 g)水 79.1 g碳水化合物 17.23 g膳食纤维 4.9 g钙 45 mg铁 1.16 mg维生素C 44 mg题17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题17图表中所示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写一种),莲藕缺乏的营养物质是 。 (2)青少年摄入 (填元素符号,下同)元素不足,会导致发育不良、佝偻病等;题17图表中所示成分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 (3)种植荷花时,为了使其叶色浓绿、叶片发达,应施用 (选填“钾”“氮”或“磷”)肥。 (4)青叶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上述信息中,属于青叶醇物理性质的是 (答一条,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18.【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华同学对某塑料进行题18图实验,以验证其成分。题18图已知: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1)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的作用是 ,小华同学按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D、E、F均产生明显现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证明该塑料是 ,将这种塑料放在空气中灼烧可以闻到 气味。 (4)为测定塑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将D、E位置进行交换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9.【科学探究】“夫土壤之性,有酸碱之异。……知土壤之性,择地而耕,方能得谷之丰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土壤酸碱性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实践活动,帮助农场优化农作物种植。任务一:知土壤之性【查阅资料】(1)该地区85%农用地土壤呈酸性,即pH (选填“>”“<”“=”)7。 【实验研究】(2)小组分工合作,测定农场内不同区域土壤酸碱性。分别取不同样品各10 g溶于25 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 (填操作名称)得浸出液,用pH计测样品浸出液pH如表所示。 常温(25 ℃)下各样品浸出液pH样品编号 采样地点 采样深度(cm) pH1-1 耕地(靠近交通区域) 5 5.241-2 10 3.131-3 耕地(远离交通区域) 5 5.531-4 10 5.442-1 景观园林地(靠近交通区域) 5 5.682-2 10 5.462-3 景观园林地(远离交通区域) 5 6.082-4 10 6.08【结论分析】(3)对比样品编号1-1、1-2组及2-1、2-2组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能说明交通因素对土壤pH有影响的一组样品编号为 。 (4)相同条件下,靠近交通区域的土壤酸性更强,这与汽车尾气中含 (填物质的名称)有关。 【实验反思】(5)样品编号2-3测定结果异常。小组同学认为,溶解样品所用蒸馏水没有经煮沸冷却处理,导致结果偏低,请分析原因: 。 任务二:择地而耕(6)结合下表分析,萝卜适合种植在 (选填上表中的区域土壤类型)。若需要在耕地种植辣椒,需改良土壤,可用的物质有 。 蔬菜生长适宜的土壤pH范围蔬菜 萝卜 辣椒 马铃薯pH 5.3~7.0 6.2~7.2 5.5~6.520.火法炼铜工艺是铜资源提炼的主要方法。(1)中国古代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竖护法”炼铜是现代高炉炼铁的启蒙工艺。题20-1图是湖北铜绿山春秋早期炼铜竖炉复原图。①炼铜过程中从鼓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②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木炭的主要作用有燃烧提供热量和 。 ④炉顶排出的废气中的气体污染物含有 等。 ⑤用铜矿石与锡石冶铜,可得铜锡合金。铜锡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随其中锡含量的变化如题20-2图所示,图中表示熔点的是曲线 (选填“a”或“b”)。 (2)现代炼铜工业所用的铜矿石种类大大增加。题20-3图为用黄铜矿火法炼铜的部分流程。①炉气中含有的SO2直接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②吹炼过程中,冰铜中的Cu2S在高温下生成Cu和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厂生产过程中常用 (选填“石灰浆”或“石灰水”)吸收炉气。 21.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变性燃料乙醇可通过向乙醇中添加适量的变性剂制成。查阅资料:乙醇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粮食糖化、发酵、蒸馏而得到。粮食糖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发酵过程主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粮食酿酒的过程其实也是酒曲中的微生物“吃进”粮食,“排出”乙醇,自身不断生长繁殖的过程。(1)汽油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 不同进行的分离操作,属于 变化。 (2)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含乙醇92%的酒精溶液100 t,计算产生这些乙醇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有人认为,酒曲中的微生物在乙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是催化作用。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4)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写一点)。 参考答案1.A 2.D 3.B 4.A 5.D 6.C 7.B 8.A 9.B 10.D 11.C 12.D 13.C 14.B15.C 【解析】A.实验①中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B.黄色消失,说明氯化铁能和维生素C反应,不符合题意;C.加热后,蓝色淀粉碘酒溶液不褪色,说明维生素C已经变质,故加热会破坏维生素C,符合题意;D.每步实验操作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16.(7分)(1)1(2)CO2(3)红烧肉 夜盲症(4)镁、铝能与氧气反应 4Al+3O22Al2O3(2分)17.(8分)(1)维生素C(合理即可) 油脂(2)Ca Fe(3)氮(4)1∶2 溶于乙醇(合理即可) 可燃性18.(10分)(1)锥形瓶 2H2O22H2O+O2↑(2分)(2)干燥氧气 HCl+AgNO3AgCl↓+HNO3(2分)(3)聚氯乙烯 刺激性(4)不能 D、E位置交换后,气体通过E时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19.(10分)(1)<(2)过滤(3)其他条件相同时,耕地土壤酸性比景观园林地土壤酸性强 1-1、1-2、1-3、1-4(或2-1、2-2、2-3、2-4)(2分)(4)二氧化氮、二氧化硫(2分)(5)没有经煮沸冷却处理的水中含有一些钙、镁化合物,会使测定结果异常(6)耕地(远离交通区域) 熟石灰【解析】(1)该地区85%农用地土壤呈酸性,即pH<7。(2)小组分工合作,测定农场内不同区域土壤酸碱性。分别取不同样品各10 g溶于25 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浸出液,用pH计测样品浸出液pH如表。(3)对比样品编号1-1、1-2组及2-1、2-2组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耕地土壤酸性比景观园林地土壤酸性强。能说明交通因素对土壤pH有影响的一组样品编号为1-1、1-2、1-3、1-4或2-1、2-2、2-3、2-4。(4)相同条件下,靠近交通区域的土壤酸性更强,这与汽车尾气中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有关。(5)样品编号2-3测定结果异常。小组同学认为,溶解样品所用蒸馏水没有经煮沸冷却处理,导致结果偏低,是因为没有经煮沸冷却处理的水中含有一些钙、镁化合物,会使测定结果异常。(6)结合表分析,适合在耕地(远离交通区域)种植萝卜。若需要在耕地种植辣椒,需改良土壤,即降低耕地土壤的酸性,可用的物质有熟石灰。20.(10分)(1)①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②Cu2(OH)2CO32CuO+H2O+CO2↑(2分)③制取一氧化碳④CO⑤a(2)①酸雨②Cu2S+O22Cu+SO2(2分) 石灰浆【解析】(1)①炼铜过程中从鼓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促进反应的进行;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③过程中,木炭有两个作用。一是燃烧提供热量,另一个是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产生还原剂CO;④过程中一氧化碳有剩余,炉顶排出的废气中的气体污染物含有一氧化碳;⑤用铜矿石与锡石冶铜,可得铜锡合金。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低,则曲线a为表示熔点的曲线。(2)①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遇雨水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从而形成酸雨;②冰铜中的Cu2S在高温下生成Cu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O22Cu+SO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则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浓度很小,应选用石灰浆吸收炉气。21.(10分)(1)沸点(1分) 物理(1分)(2)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6H12O62C2H5OH+2CO2↑ 92 88 100 t×92% x(1分)=(1分)x=88 t(1分)答:能同时产生88 t二氧化碳。(1分)(3)不正确(1分) 生产过程中酒曲的质量发生了变化(2分)(4)节约石油资源(合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