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龙马潭区五校联考八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试题地 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8分)1.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是( )A.河谷农业 B.旱地农业 C.水田农业 D.灌溉农业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3.从北京出发,沿着G7公路到乌鲁木齐,风光十分优美。沿途先后可欣赏到的色彩可能是( )A.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 B.草原青、林海绿、沙漠黄C.林海绿、沙漠黄、草原青 D.沙漠黄、草原青、林海绿4.下列有关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华北平原覆盖着肥沃的黑土,初春时节易出现春旱灾害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主要是由黄河携带着泥沙淤积而成D.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东部濒临渤海5.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B.小麦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C.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本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地区6.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林业、渔业 B.种植业、畜牧业C.种植业、林业 D.林业、畜牧业7.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C.热量不足 D.水资源不足8.北方地区农业特点是( )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B.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C.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9.礼尚往来,投桃报李。2020年11月23日蒙古国向湖北武汉捐赠了30000只羊。一个月之后,湖北回礼了7000份土特产礼物装车出发前往蒙古,感谢蒙古的深情厚谊。这批礼物可能会有( )A.茶叶 B.三河马 C.橡胶 D.哈密瓜10.下列属于黄土高原富有特色“黄土风情”的是( )①窑洞 ②四合院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11.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B.植被类型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C.位于大兴安岭以东 D.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12.在西北内陆有一种无污染能源可以大力利用,这种能源是( )A.风能 B.石油 C.天然气 D.森林13.北方地区中,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均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1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C.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 D.农作物均为一年两熟1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表崎岖,被形容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是云贵高原②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黄土高原③天山、秦岭、南岭都是东西走向的山脉④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回族和壮族⑤我国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山地和丘陵⑥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利于发展耕作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⑥1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16.为了提升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各省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宣传语和省级政务服务平台(APP),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里办 B.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人服务C.好客山东欢迎您—壮掌桂 D.活力广东—粤省事1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气候限制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受土壤条件限制只适宜种植水稻C.受地形限制只适宜发展畜牧业 D.受市场限制只适宜种植甘蔗18.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B.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C.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19.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差异 B.地形差异 C.河流差异 D.植被差异20.读秦岭及邻区示意图,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25℃ B.8℃ C.﹣4℃ D.16℃21.秦岭又立功!3月27日,秦岭以北大面积出现沙尘暴天气,仅一山之隔的汉中地区空气质量却为优。如图为秦岭附近地区示意图。影响秦岭两侧空气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秦岭的阻挡C.汉中纬度更低 D.汉中离海更近22.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23.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土壤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24.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B.南岭C.昆仑山脉 D.秦岭—淮河一线二、综合读图题:(一个要点2分,共52分)25. (20分)读我国西南地区图和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川西南山地的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习总书记考查地区的三岔河乡距昭觉县县城50公里,面积69.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70米(龙马潭区平均海拔280米),人口0.3万。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该地还有铜矿等。(1)图上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以东的地形区C是什么名称?该地形区有哪两个省级行政区?(6分)。(2)试分析本题新闻材料中习总书记所考查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4分)(3)如果习总书记的车队在夏秋季节去三岔河乡考查,在考查路途中安全部门需要首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什么?(4分)。(4)请你为三岔河乡的某村村长,设计至少三条能快速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可行性措施(6分)(锡林郭勒盟40°50°110°120°珍蘑自然保护区县市级行政区界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图9)2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珍蘑”,是享誉世界的野生珍稀食药用菌,常在夏秋季雨过天晴后开始生长,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每年仅有40余天的生长期,常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中性土壤上。材料二:“珍蘑”己被开发成保健品、药品。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但迄今为止人工无法栽培,产量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破碎化,“珍蘑”产量不断下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保护这一珍稀野生菌,当地建立了“珍蘑”自然保护区。图9是内蒙古大草原“珍蘑”地图。(1)简析“珍蘑”生长季节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2)说明近年来“珍蘑”产量不断下降的原因。(4分)指出“珍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4分)(4)为了“珍蘑”的可持续发展,请你为当地出谋划策。(6分)(42°80°乌鲁木齐45°85°霍城县伊犁国界河河流城市山脉图10)27.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薰衣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长日照植物,耐旱怕涝,宜选择在冬暖夏凉,气候湿润地区栽培。材料二:新疆霍城县位于伊犁河谷西部开阔地带,是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种植历史长达60余年,也是“亚欧大陆桥”的咽喉要道,“霍城薰衣草”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目录。近年来,近百家薰衣草加工厂集聚霍城县。材料三:图10为新疆霍城县及周边地图。从水源、气候、光照角度指出霍城县发展薰衣草种植的自然因素。(6分)(2)简析近百家薰衣草加工厂集聚霍城县的自然和社会原因。(4分)(3)指出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参考答案1-5 DCAAB 6-10 CDAAB 11-15 CABCC 16-20 CAAAC 21-24 BCDD25.(1)四川盆地;四川省和重庆市(2)交通比较闭塞、地形崎岖等(3)滑坡 泥石流(4)发展旅游业、发展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6.(1)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污染较少,产品质量高;草原地区雨后空气清新利于珍菇生长;雨后土壤中水分充足有利生长;(2)生态退化,过度采挖“珍蘑”,“珍蘑”无法人工栽培;(3)可食用或用于生产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为当地经济创收(4)合理采挖“珍蘑”;研究突破人工栽培技术;设立更多的保护区,保护“珍蘑”生长的天然环境等。27.(1)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大西洋水汽深入河谷,气候湿润;冰雪融水渗入开阔地带,无洪涝;(2)位于“亚欧大陆桥”咽喉要道原料丰富,产量大,农业部地理标志品牌,品质优良;(3)含沙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