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浦北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三月份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位于两河流域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这表明( )
A.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领先世界 B.两河流域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
C.该文字为近代字母文字的源头D.楔形文字的使用已经遍布西亚
2.考古显示,城邦时期的雅典背山面海,主要港口与主城相距不远。雅典城市和港口被高度为17.75米的石制城墙围绕。雅典人还修了一条形似“长城”的防御外墙,用以守护主城与港口之间的安全通道。这突出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实行民主政治 B.城市布局开放 C.频繁大兴土木 D.倚重航海事业
3.在中古西欧,一个封主可以有众多的附庸,一个附庸也可以有好几个封主,这就使得封君封臣关系显得特别错综复杂且松散。附庸对封主的服从也往往要看封主力量的大小,附庸反抗封主的战争也是经常发生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国王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形成宗族血缘关系
C.国王附庸的附庸是国王的附庸D.政治上分裂割据成为常态现象
4.13世纪,实力强大的里尔、杜埃、根特等五大城市是佛兰德尔伯爵领地中的“微型国家”,它们摆脱了伯爵的控制,建立了城市寡头统治;而佛兰德尔伯爵领地又是法兰西王国的“国中之国”。法国国王支持城市寡头统治者对抗佛兰德尔伯爵的统治。法国国王此举( )
A.形成了权力制衡的机制 B.冲击了封建割据势力
C.推动了《大宪章》的签署D.推动西欧城市普遍自治
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土地都是国家财产,军事贵族的封地面积较小且几乎不可世袭;苏丹维持着一支战力强大的常备军,并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使奥斯曼帝国在与中古西欧各国竞争中常处于优势,造成该局面主要是由于双方( )
A.社会形态不同 B.土地制度不同 C.军事装备不同 D.控制地域不同
6.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在古代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近代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两次学习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这两次改革运动分别是( )
A.大化改新,维新变法 B.殖产兴业,明治维新
C.明治维新,文明开化D.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7.安第斯山区的印加人利用天然地形,建造梯田,并穿山凿石,打出隧道,架设空中渡槽,有些渠道,宽深可达十二英尺,长达四五百英里,以用于灌溉。这可用以说明( )
A.印第安人农业生产相对集约化 B.印加帝国建成完善道路系统
C.古代美洲农业文明具有独创性 D.安第斯山脉是原始农业起源地
8.有学者指出,传统商路并未彻底中断,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未能打破由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自中世纪建立起来的贸易秩序和规则。因此,他们要获得财富就得另辟蹊径。以下说法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奥斯曼帝国没有威胁传统商路 B.打破贸易壁垒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商业竞争D.意大利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9.新航路开辟后,日本人通过葡萄牙人带来的点心接触到了砂糖,并在18世纪进行本土化生产,萨摩藩成为日本最大的砂糖产地。糖成了萨摩藩的重要财政来源,充足的财政是日后萨摩藩进行倒幕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这反映出( )
A.物种交流影响日本的历史进程 B.原产于欧洲的经济作物在亚洲传播
C.海外贸易丰富了日本人的生活D.物种交流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
10.1740年,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继位,他公开举办马铃薯试吃会。到18世纪末期,法国马铃薯的种植在农民之间得到普及,法国的粮食状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到18世纪,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唯一种植的给人体提供热量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 )
A.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
C.避免了农业灾荒的发生D.加剧了欧洲的人地矛盾
11.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据此可知( )
A.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联系密切 B.理性主义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牛顿只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影响D.理性与宗教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12.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
A.提倡“因行称义”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D.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13.19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14.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领导的北方美利坚合众国接连失利。随后,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律文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
A.使美利坚民族获得自治独立 B.扫除了美国社会的封建残余
C.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D.赢得民众对联邦政府的支持
15.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是由各大、中、小邦国按份额分担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有它们自己的陆军部。虽然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巴伐利亚的军队只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
A.呈现联邦主义色彩 B.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C.军队的战斗力较弱D.皇帝具有实际权力
16.欧洲共产主义工人运动中出现过多次中心转移的现象。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人运动的中心在英国和法国;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德国;20世纪初又转移到了俄国。影响工人运动中心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人阶级力量的变化 B.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C.社会矛盾的冲突程度D.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共和国时代,罗马总督贪婪无比,各行省民不聊生。进入帝国时代后,前几代皇帝对行省加以改革和监督,授予行省内居民罗马公民权。行省内的居民有了公民权后就可以上诉,总督便不能随便制裁行省的原住民。皇帝还提高行省总督的薪资,以抑制总督的贪欲。皇帝还经常到各个行省去巡视。
-摘编自晏绍祥《伟大归于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统治》
材料二中世纪的穆斯林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对科学文化的限制要比西方基督教国家少得多。他们对于古典科学文化给予很高的评价,尤其注意吸收希腊科学文化的营养。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经济多元,特别适合各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因此,在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和科学就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被称为阿拉伯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早期改革行省制度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时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可可的传播巧克力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可可豆。
12世纪,玛雅人用捣碎的玉米和可可制成咸味的饮料。
13世纪,阿兹特克人征服玛雅人,从他们那里引种可可,学会了食用可可并加入辣椒及各种香料,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口感。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将可可引入欧洲,将可可豆磨成了粉,加入水和糖,加热后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地位的饮料,可可豆也成为美洲殖民地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17世纪中期,“海上马车夫”荷兰垄断了可可贸易;同一时期,巧克力征服了整个欧洲,人们在饼干、冰激凌、糖果中大量使用巧克力。
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盖尔德麻尔森”号沉没,当时该船只总共运载了22.5万件来自中国的瓷器,其中巧克力餐具19535件。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本杰明·富兰克林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成为大众食品。
-摘编自【意】吉吉·帕多瓦尼等《巧克力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可可(巧克力)传播路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可可(巧克力)的传播过程作出合理解释。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洲两个历史时期的流行服饰简介
中世纪时期 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十字形外衣,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分的贯头衣,长度随人体高度从肩及地,而且从肩部到下摆底部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 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特征。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衣以及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整体看来,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等特征。
-摘编自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欧洲思想发展历程,拟定一个论题,对上述欧洲的流行服饰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地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原因。
  2024—2025学年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B
  5.B
  6.D
  7.A
  8.C
  9.A
  10.B
  11.A
  12.D
  13.D
  14.D
  15.A
  16.C
  二、非选择题
  17.(1)措施:授予行省居民罗马公民权;提高行省总督的薪水;加强皇帝对行省的监督。
  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使行省公民更多地参与帝国事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省总督的贪腐。
  (2)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帝国地域辽阔;被征服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帝国经济多元、繁荣。
  18.(1)传播路线:中美洲→墨西哥→西班牙和荷兰;从荷兰→整个欧洲、中国和美国。
  (2)解释:①可可(巧克力)从中美洲传入墨西哥一带,是古代印第安文明发展、联系的成果;②可可经西班牙、荷兰传入欧洲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③可可传到整个欧洲,清代已为欧洲市场生产用作巧克力餐具的瓷器,反映出世界市场的扩张和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④独立战争前夕,巧克力成为美国大众美食,说明巧克力的生产和加工发展明显,丰富了人们的食品结构。
  19.论题:欧洲流行服饰的变化深受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影响。
  解读: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长期宣扬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社会上盛行禁欲主义,人性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服饰没有性别区分,形如 “十字”,装饰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克拉比。服装外形呆板,极力掩盖肉体,充满了冷漠的宗教色彩,否定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盛行,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反对禁欲主义,人性的发展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的服饰注重对人体的再塑造,男女服饰截然分离,流行使用填充物。服饰造型生动,极其夸张地凸显男女人体不同的差异和特征,充分表现人文主义,肯定人性。
  由此可见,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主流服饰随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变化,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物化体现。
  20.(1)主要原因: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发展;非国教徒的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与粮食。
  (2)因素:工业革命展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无尽索取自然资源观念。
  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
  (3)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