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填图识记一、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景观图1. 主食: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主食以 为主,南方地区则以 为主。(填“米饭”或“面食”) 2. 房屋:北方地区屋顶坡度 ,墙体厚,南方屋顶坡度 ,墙体薄。(填“大”或“小”) 3. 交通:北方地区传统交通方式是 运输,南方则以 为主。(填“陆路”或“水运”) 4. 河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河流 ,南方河流冬季 。(填“结冰”或“不结冰”) 二、 四大地理区域图1. 地区及分界:①是 地区,A线是该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②是 地区,该地区与③地区的界线B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分布一致。 2. 农业: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3. ③地区与④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填山脉)— (填河流)一线分布,该线是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框架图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四、 北方地区示意图1. 山脉:A ,B 。 2. 平原:C ,D ;C平原有肥沃的 ,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里的作物熟制多为 。 3. E 海沿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 4. D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这里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发展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针对此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其次我们还应该 。 五、 东北地区示意图1. 全国最大的油田A是 油田。 2. 邻国B是 。 3. 省级行政中心:C 、D 、E 。 4. 人们常用“ 、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5. ①处有我国著名的 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6. ②处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工业为主,它是 工业基地。 六、 东北地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1. 图中中俄边境上的河流有① 、② ;①河流河道宽阔,水流平稳,但通航时间较 ,其原因是 。 2. 东北航运一向发达的是③ ,该河上游河段水能丰富,这是因为 。 3. ③河的支流④嫩江发源于 ,支流⑤牡丹江发源于 。 4. ⑥辽河主要流经 省,该省临 海和 海。 5. 中朝边境的界河是 和 。 七、 黄土高原示意图1. 主要地形区:A 高原,B 山脉,C (填山脉),D 河。 2. 城市:① 、② 、③ 、④ 、⑤ 。 3. 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主要属于 带;从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看,主要位于 地区;从地势三级阶梯看,主要位于第 级阶梯。 4.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 ,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5. 根据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框图中相应空格内。①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② 农作物产量下降 ③ 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④ 破坏植被,开垦荒地八、 北京市示意图1. 首都功能:北京是全国的 、 、 、 中心,举办冬奥会体现了 中心、 中心的城市功能。 2. 河流和近港:本区河流注入A 海,距北京最近的港口是 。 3. 邻省(市):①②是与北京相邻的 、 。(填省级行政单位) 4. 铁路:B是北京连接东北地区,并且经过葫芦岛的重要铁路干线 线。 5. 名胜古迹:北京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是 。 九、 南方地区示意图1. 河流:① ,② 。海域:A ,B 。 2. 盆地:甲地位于我国的 (填地形区名称),该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3. 行政区:南方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 、 、 。 4. 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西部以 为主。 5. 气候及影响: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植被以 为主,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熟制为 。 十、 长江三角洲示意图1. A城市是 ,该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是 ,其以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 2. B城市是 ,是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 工业城市,现在重点开发的地区是 ,因位于 而得名。 3. C城市是 ,其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4. D城市是 ,其 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十一、 珠江三角洲示意图1. 特别行政区:A ,B 。 2. 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由香港岛、 和 组成;澳门包括氹仔岛、路环岛和 半岛。 3. 城市:C是 ,D是 。(填城市) 4. 铁路:铁路线E可以连接北京,名称是 线。 5. 经济:在目前粤港合作模式中,广东省以 业为主,香港以 业为主;澳门的 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十二、 台湾省示意图1. 海峡:A ;海洋:B ;岛屿:C 列岛,D 岛;河流:E ;山峰:F 。 2. 城市:① 是台湾省的行政中心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② 是台湾最大的海港和最大的重工业中心城市。 ③ 所在的省区与台湾隔海峡相望。 3. 森林资源: 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4. 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省形成“ ”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十三、 西北地区示意图1. 山脉:A ,B ,其中有高山草场,发展山地牧业的是 (填字母)。 2. 特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C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塞外江南”——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填河流)。 3. 盆地: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 ”工程。 十四、 青藏地区示意图1. 地理事物:A (填盆地),B (填城市),C (填湖泊),D (填铁路线),E (填河流)。 2. 种植业的分布:为了获得更好的热量条件,该区域内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种植 、 等粮食作物。 3. 生活在该区域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是 。 4. 新能源综合开发① ,② ,③ 。 十五、 青海省示意图1. 保护区:藏北高原地区位于 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 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 等珍稀野生动物。 2. 三江:指的是a 、b 、c 。 3. 湖泊d 是我国最大的 湖。 4. 图中铁路为 ,城市①是 。 十六、 西北—青藏地区示意图1. 甲、乙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2. 植被:A、B、C三地地表植被依次是 、 、 。 3. 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地 区 自然环境特征 农业类型(种植业)甲 乙 4. 生态问题:甲地区目前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乙地区有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目前面临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等。 十七、 21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1. 西气东输:①工程从 自治区 盆地通过管道运输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东输”的终点是 市。①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 走廊、 高原、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工程三次穿越 河,一次穿越长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施工区域,其目的是 。 2. 西电东送: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 工业基地。 3. 南水北调:②工程主要把 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 、 地区。 4. 青藏铁路:④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通车运行时车厢采取全封闭方式的原因是 。 十八、 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1. 京津冀地区大部分地处 (填地形区),东部濒临A (填海域);粤港澳大湾区的“粤”是指 (填省级行政区)。 2. 从海陆位置来看,两大经济区都位于 。连接两大经济区的铁路线B为 铁路。流经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河C是 。 3. 粤港澳大湾区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冀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一、 1. 面食 米饭 2. 小 大 3. 陆路 水运 4. 结冰 不结冰 二、 1. 青藏 地势(地形) 西北 400 2. ③④ ①② 3. 秦岭 淮河 0 800 三、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不同;北方气温低,南方气温高 流量小 流量大 降水不同;北方降水较少,南方降水多 气候 四、 1.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2.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黑土地 一年一熟 3. 渤 长芦盐场 4. 水资源缺乏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 五、 1. 大庆 2. 俄罗斯 3.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4.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5. 三江 6. 辽中南 六、 1. 黑龙江 乌苏里江 短 纬度较高,河流封冻期长 2. 松花江 降水丰沛,山地落差大 3. 大兴安岭 长白山脉 4. 辽宁 渤 黄 5. 鸭绿江 图们江 七、 1. 内蒙古 太行 秦岭 黄 2. 太原 呼和浩特 郑州 西安 兰州 3. 暖温 北方 二 4. 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5. ③ ④ ② ①(从左上框开始按顺时针顺序) 八、 1. 政治 文化 国际交往 科技创新 文化 国际交往 2. 渤 天津港 3. 天津市 河北省 4. 京哈 5. 北京故宫 九、 1. 长江 珠江 南海 东海 2. 四川盆地 高 北侧有秦岭(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 3.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4. 平原、低山和丘陵 盆地和高原 5.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一年两熟至三熟 十、 1. 杭州 西湖 2. 上海 长江三角洲 综合性 浦东 黄浦江东畔 3. 南京 4. 苏州 古典园林 十一、 1.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2. 九龙 “新界” 澳门 3. 珠海 深圳 4. 京九 5. 制造 服务 博彩旅游 十二、 1. 台湾海峡 太平洋 澎湖 钓鱼 浊水溪 玉山 2. 台北 高雄 厦门 3. 樟树 红桧 4. 进口—加工—出口 十三、 1. 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B 2. 干旱 河套平原 黄河 3.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沙漠 西气东输 十四、 1. 柴达木盆地 拉萨 青海湖 青藏铁路 黄河 2. 河谷 青稞 小麦 3. 牦牛 4. 稀薄 水能 地热能 十五、 1. 青藏 可可西里 藏羚羊 2.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3. 青海湖 咸水 4. 青藏铁路 西宁 十六、 1. 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 2.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3. 干旱 灌溉农业 高寒 河谷农业 4. 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林、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等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十七、 1. 新疆维吾尔 塔里木 上海 河西 黄土 华北 黄 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 2. 珠江三角洲 3. 长江流域 华北 西北 4. 青藏地区高寒缺氧;防止垃圾污染环境;防止紫外线对旅客造成伤害等 十八、 1. 华北平原 渤海 广东省 2. 东部沿海 京广 珠江 3. 珠江三角洲 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科技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