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树和喜鹊》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快乐地生活。这篇课文展示的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学情分析学生对童话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书面阅读方面仍有难度,主要是难以读得流畅,有时候在感情上读得也不够到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习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乐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教学目标1.会读“只、孤”等字,会写“从、好”等字,会用本课的多音字组词,正确理解“孤单、快乐”的意思。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写好本课的生字。教学难点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动物的视频,快来看一看吧。和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啊!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里面的树和喜鹊也很想和朋友一起玩呢!(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二、作者介绍三、初读课文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明确:树、喜鹊。2.知识备查。喜鹊,嘴尖,尾长,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肩和腹部白色,叫声嘈杂。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叫喜鹊。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之前,先听好老师的要求。(1)给课文标自然段,然后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的同学认真读,听的同学仔细听,如果读的同学有错误要指出来帮他纠正。(学生自读,同桌互读)4.识字认字。课件出示:只 很 孤 单 种 每 都 邻 居 叫 招 呼 乐(1)谁来读一读这些字?(全读对的同学课件播放掌声)正音。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和多音字。(2)去拼音读。(3)小组比赛读一读。(选出两个小组,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4)齐读。5.认偏旁。尸字头,“尸”的古文字就像一个弯曲膝盖坐着的人,带尸字头的字一般与人的身体有关,如尿、屁等。“居”最开始指的是一个人坐着休息,也与人相关。6.多音字。只:只(zhǐ)好、一只(zhī)。辨析: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唯一,仅有”时,读zhǐ,如,只好、只是、只有; 做量词或表示“单独的,极少的”时,读zhī,如,一只、只身。7.词语对对碰。近义词:孤单——孤独 后来——以后 邻居——街坊 快乐——愉快反义词:快乐——难过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8.学写字①.课件出示生字:从 好 们 叫 他 回(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练写生字。(6)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字情况。②汉字故事:无父的孩子称为“孤”。“孤”的古文字里,左边是“子”,表示刚出生的孩子;右边是“瓜”,“瓜”是“呱”[呱呱(gū gū)指的是小孩子哭泣的声音]省去口字旁的样子。“子”和“瓜”合在一起,表示孤儿常常啼哭,“孤”的本义是小时候就死去父亲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的陪伴,孩子便没了依靠,凡事都需要“单独”完成,所以我们现在常用“孤”表示单独、孤单的意思,比如孤单、孤独等。9.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明确:本文讲了树和喜鹊因为没有朋友,很孤独,后来又因为有了朋友,都很快乐的事。四、课后任务1.掌握生字词。2.你曾经有过孤单的感觉吗?说一说孤单的时候你会想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它们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增强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它们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教学难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增强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猜字谜比赛。地里没有土,池中没有水。(也)夫人何处去?(二)去掉一竖,猜一字。(云)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只走一半。(足)二、初读课文1.如果你是树或者喜鹊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2.“孤单”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当你孤单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得快乐呢?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细读第1、2自然段。课件出示:“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1)教师范读。(2)一棵树 一个鸟窝 一只喜鹊一片树林 一根木桩 一束花 一杯水(3)“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说明了什么?(强调树和鸟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应该怎么读?(重读)谁来读一读?(4)你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片荒地上立着一棵孤零零的树,树上有个孤零零的喜鹊窝。如果你是这棵树或者这只喜鹊,你会感觉怎么样?(孤单)你体会过孤单的滋味吗?能说说吗?没有朋友,冷冷清清的,干什么事情都没意思。(5)(课件出示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插画)你们看,树和喜鹊就是这样孤单地生活着。课件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课件标红“孤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形单影只,孤身一人。喜鹊和树都没有朋友,他们都很孤单。(6)自己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7)你有过这种孤单的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2.细读第3、4自然段。(1)读读3、4两个自然段,想想树和喜鹊生活的地方有了什么变化?(2)对比读。读出不同。“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3)谁能说一说变化是什么?(由“只有一棵树”变成“好多好多树”,“只有一个鸟窝”变成“每棵树上都有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变成“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4)(课件出示荒山变成一片树林的插画)你们看,现在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了。课件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课件标红“也”)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一名男生读,读出变化,读出喜悦。(5)男生齐读第3、4自然段。3.细读第5、6自然段。(1)指名读5、6自然段。(2)有了邻居的树和喜鹊生活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注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AABB式词语。让学生再说出几个:如: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大大小小、多多少少。(3)这时候的喜鹊和树还会感到孤单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他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4)所以,现在他们生活得很——快乐。课件出示:“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课件标红“也”)齐读这句话。(5)你能用“……也……”说个句子吗?(指名回答)(6)师生齐读第5、6自然段。读出热闹。读出快乐。四、课堂总结1.小结:同学们,树和喜鹊有了邻居,有了朋友,他们终于不孤单了,一起快乐地生活着。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本文讲述了树和喜鹊因为没有朋友感到孤单,后来又因为有了朋友,都很快乐的事。点明了友谊和关爱的重要性。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情感迁移,感悟道理当你看到别人孤单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我们看到有同伴一个人时要主动与他说话,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六、课后练习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画一画:根据课文内容以及你的想象,画一幅画,使荒山热闹起来,使树和喜鹊不再孤单。七、板书设计树和喜鹊只有一(棵、个、只) 很多很多孤单 快乐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