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名 第七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第1课时 乙醇 授课类型 新授课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教材分析乙醇与乙酸是人类较早发现、制备和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广泛,学生十分熟悉:二者也是醇类和羧酸这两类经的含氧衍生物的典型代表。教材在第二节介绍了乙烯。反应产物中涉及卤代烃,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本节在此基础上,结合乙醇的实例给出官能团的概念,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理解决定有机物分类与化学性质的特征基团,并从官能团转化和物质类别变化的角度认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初步认识有机合成。同时,教材在本节最后结合官能团的作用,从结构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有机物进行分类,通过“方法导引”栏目初步总结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使学生掌握方法,进一步强化有机物的认知模型。本节教材从化学史实和生活实例引入乙醇,学生容易就此根据经验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然后再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引入取代基和烃的衍生物概念,指出衍生物的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与母体化合物烃的结构不同,因此性质也有所区别,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教材编入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并分析乙醇与乙烷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原因,由此引入官能团的概念。这样既介绍了代表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又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教材中乙醇的氧化反应重点在于催化氧化,其中包含了生物体内酶催化的氧化反应,以及乙醇与高锤酸钾等氧化剂的反应,由此打通了从乙烯到乙醇、乙醛、乙酸的物质转化链。教材在本节和本章最后编入相关习题和“整理与提升”,帮助学生分析这一转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和物质类别变化,深化其对有机物性质与转化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2.能预测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并进行验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难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核心素养微观探析: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2.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教学方法和手段PPT 演示、实验法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2018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发掘。在这批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代(2000多年前)平民墓中出土了不同材质的文物约260余件,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在一件密封较好的铜壶,铜壶出土时,口部用植物条捆扎了粗麻布,考古工作人员尝试着小心翼翼的打开铜壶的塞子,结果竟然发现铜壶里面保存着约300毫升液体,近乳白色,透明纯净。壶盖打开的那一瞬间,香气飘满了整个墓室。引起学生兴趣。酒类产品标签中的酒精度是指乙醇的体积分数,啤酒一般在3%~5%,白酒一般在25%~68%。医用酒精含乙醇75%(体积分数)工业酒精约含乙醇95.6% (质量分数)1.乙醇的物理性质俗称:酒精色态:无色液体气味: 特殊香味挥发性:易挥发溶解性: 能与水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密度:比水小, 20℃时,0.789g/cm3熔沸点:熔点-117.3℃,沸点 78.5℃1.如何由工业酒精制备无水酒精?在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再加热蒸馏,即可得到无水乙醇。2.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分 加入白色的无水CuSO4,无水CuSO4变蓝,说明其中含有水。【问题1】古墓中的神秘液体第一时间送相关单位开展科技检测,最后测得该神秘液体中含有多种有机物。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的方法制备了神秘液体中的某一种纯净有机物,将4.6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测得生成了8.8gCO2和5.4gH2O,相同条件下,该有机物对H2的相对密度为23,据此推测该有机物可能含有哪些元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问题2】根据有机物的价键理论,搭建分子式符合C2H6O的有机物球棍模型,写出其结构简式,这些有机物属于烃吗?相互间属于什么关系?2.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如CH3Cl、CH3CH2OH、CH3COOH等。【PPT展示】二 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7-4】【PPT展示】根据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得出:H—OH > C2H5—OH由于羟基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不一样,从而导致羟基氢的活泼性不一样。H—OH > C2H5—OH水是弱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实验表明,乙醇与钠的反应相同条件下水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1.关于乙醇结构与性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乙醇具有与乙烷不同的性质,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取代氢原子的羟基对乙醇的性质产生了影响。像这种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羟基是醇类物质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烃分子失去1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可以用一R来表示。如一CH3叫甲基,一CH2CH3,叫乙基。烃的衍生物分子一般可以看成是烃基和官能团相互结合组成的。例如,乙醇分子可以看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的:CH3CH2-OH。2.氧化反应① 燃烧:C2H5OH + 3O2 2CO2 +3H2O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PPT展示图片】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工匠师傅说,可以先把银器和铜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这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② 催化氧化【实验7-5】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取一根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后插入乙醇,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地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1.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铜丝由红色变黑,插入乙醇后铜丝又由黑变红色。2.试管中液体有刺激性气味。【PPT展示】分析:发生反应 2Cu+O2==2CuO分析:生成新的物质—乙醛CuO+CH3CH2OH Cu +CH3CHO+H2O③ 被强氧化剂氧化【PPT展示】三、乙醇的用途1.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2.用作化工原料、香料、化妆品、涂料等。3.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啤酒含酒精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白酒含酒精25%-68%(以上均为体积分数)【总结】 分析体会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实验中的体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乙醇的燃烧反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中的断键情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使问题变得直观,给人以美的享受,易于突破难点。从生活走入化学,从化学走入生活的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化学的社会价值。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D.羟基的电子式为【答案】A【详解】中图形为乙醇的球棍模型,A项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B项正确;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C项正确;羟基的电子式为,D项正确。2.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的氢原子不同的方法是( )A.1 mol C2H5OH 燃烧生成3 mol H2OB.乙醇可以制饮料C.1 mol C2H5OH 跟足量的Na反应得0.5 mol H2D.1 mol C2H5OH燃烧生成2 mol CO2【答案】C【解析】1mol乙醇燃烧生成3mol水即乙醇燃烧所有的氢元素均生成水,不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不选A;乙醇制饮料的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不选B;1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molH2,很明显乙醇中的6个氢只有一个能变为氢气,这个氢与其他氢不同,选C;1mol乙醇燃烧生成2molCO2即乙醇燃烧所有的氧元素均生成二氧化碳,但不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不选D。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课堂小结 乙醇的性质键的断裂与钠反应断①键催化氧化断①③键燃烧断①②③④⑤键 由学生小结重要知识点,然后教师重新演示课件,进行总结和补充。板书设计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与Na: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2.氧化反应 (1)燃烧:(2)催化氧化:(3)被强氧化剂养护三、用途教学设计反思1.探究活动,模型拼装。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结构探究以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化学键的断键方式,我们采取“探究活动,模型拼装”来完成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全体学生素养发展的目标。2.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乙醇催化氧化分别通过演示实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反应历程、氧化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机理实现乙醇催化氧化的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