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一课时回顾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什么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地球我们已经在上个学期的时候学过了经纬度回忆一下,经纬度的符号是什么?西经:W东经:E南纬:S北纬:N区分南北半球的标志是什么?0°纬线,也就是赤道。区分东西半球的标志是什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地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地球的结构这是我们的地球,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海洋覆盖了71%的地球表面我们把由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中的水,以及大气中的水统称为水圈。地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地球的结构地球上还有空气主要以氮和氧为主所以不能错误的认为空气中氧气占了绝大多数我们把这些气体和悬浮物,统称为大气圈。地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地球的结构除了大气和水,地球上还有陆地由岩石构成,这层岩石就是地球的“外壳”,即地壳它和地幔顶部岩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地球的结构最后,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这就是地球的表层系统地球认识了地球的表层系统,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地球的内部圈层最外层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地壳平均深度约为17km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地球认识了地球的表层系统,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地球的内部圈层中间是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深度约为17km~1000km下地幔深度约为1000km~2900km上地幔存在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岩石圈地幔温度可达1500℃地球认识了地球的表层系统,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地球的内部圈层内部是地核,分为外地核与内地核外地核深度约为2900km~5000km内地核深度约为5000km~6371km外地核呈熔融状态或者液态内地核呈固态地核温度高达2000℃~3000℃地心甚至可达6000℃地球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内部圈层,那么在回到地表上来地球表面有许多土壤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共有部分。地球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内部圈层,那么在回到地表上来土壤的固体部分由风化的岩石碎屑(岩石圈)和腐烂动植物的有机物(生物圈)组成。而风化需要空气(大气圈)和水(水圈)的共同作用。地形和地势了解了土壤和地球外部圈层的关系,再来看看陆地的地形。什么是地形?指地表的形态。什么是地势?指地表形态高低起伏的态势。包括坡度的陡缓程度,和地表的相对高度。地形和地势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1.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两个点中,其中一个点必须为海平面。地形和地势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两个点可以任意选择。地形和地势再来看看陆地的地形:陆地都有哪些地形呢?一共有五种地形: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我们一个个的去了解这五种地形的概念和特点地形和地势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m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片广阔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以及河口地区。地形和地势2.丘陵:海拔一般在200m~500m,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m,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地形和地势3.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且相对高度超过200m的高低,地势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呈脉状分布。地形和地势4.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区域。地形和地势5.高原:海拔在500m以上,但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图:练习C1.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练习B2.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大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的地形一定是高原练习A3.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名称的是( )A.岩石圈 B.地壳C.地幔 D.地核感谢观看新版科学 第四章 第一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一课时)基础练习: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2.岩石圈—地球的坚硬外壳,下列对岩石圈的表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地壳,地壳就是岩石圈B.软流层属于岩石圈C.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D.岩石圈是指土壤层以下的岩石部分3.陆地表面主要有几种地形类型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 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5.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C.地球内部结构最薄部分是C-地壳、最厚部分是B-地核D.整个地壳部分构成了整个岩石圈6.关于软流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地幔之间 B.可能是地震的发源地C.位于上地幔的顶部 D.可以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7.地球的岩石圈 ( )A.就是指地壳 B.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C.包括地壳和地幔的全部 D.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总称8.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且平坦的地形9.海拔一般在 200- 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该地形是(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盆地10.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B.岩石圈是由软流层和地幔组成C.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 D.岩石圈就是地壳11.如下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问题。(1)写出A圈层的名称:___________。(2)岩石圈包括字母A所示圈层和字母___________所示圈层顶部。12.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火山熔岩流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_层(填结构名称)。地震是由图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内岩石圈发生的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提高训练:13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1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③软流层以上部分为岩石圈;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称为岩石圈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岩石圈是指________层和________顶部(填字母)。28.读图题:读下列示意图写出编号处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参考答案:1. C【解析】: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比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2.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与山地的区别主要是高原内部地面比较平坦)故C选项符合题意。2. C【解析】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其中生物是这里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地球上的岩石圈被划分为六大板块,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故C正确。故选C。3. C【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故C选项符合题意。4.D【解析】: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故D选项符合题意。5. 【答案】D【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A正确;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B正确;地球内部结构最薄部分是C-地壳、最厚部分是B-地核,C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D错误;故选D。6.D7. 【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故选B。8. 【答案】D【解析】地面平坦是可能是高原,也可能是平原,故A错误;地面连绵起伏的是山地、丘陵或高原,故B错误;高原相对高度较小,但海拔较高,故C错误;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故D正确;故选D。9. 【答案】B【解析】海拔一般在 200- 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该地形是丘陵;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和缓;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地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结合题意。故选B。10. 【答案】C【解析】岩石圈除地壳外还有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故A错误;岩石圈由上地幔和地壳组成,故B错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故C正确;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故D错误;故选C。11. 【答案】 地壳 B【解析】(1)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图中各圈层的名称:A地壳;B地幔;C地核。(2)岩石圈包括字母A地壳所示的圈层和字母B地幔所示圈层顶部。12. 【答案】地幔 地壳【解析】火山熔岩主要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即图中的地幔;地震是地壳的岩石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震动现象;故答案为:地幔;地壳。13.A【解析】:A选项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符合题意; B选项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比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不符合题意; C选项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还有可能是盆地,不符合题意; D选项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故不符合题意;14. 【答案】D【解析】岩石圈位于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地幔及全部地壳,故③和④的说法是正确的。15. 【答案】地核 地幔 地壳 A B【解析】(1)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2)读图可知,岩石圈是指A层和B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16. 【答案】火山锥 岩浆通道 火山灰和气体 熔岩流 地幔 地核 震源 震中【解析】读火山喷发示意图可知,①是火山锥;②是岩浆通道;③是火山灰;④是气体熔岩流;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可知,⑤是地幔;⑥是地核;读地震示意图可知,⑦是震源;⑧是震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一课时).docx 第一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一课时)(26张PPT) 练习(含答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