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二十一)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一、时空观念二、考点梳理【考点1】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基督教的兴起兴起 1世纪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教义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2.法兰克王国的兴亡建立 481年,克洛维建立强盛 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分裂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3.封君与封臣(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2)关系(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考点2】西欧庄园【关键点】①庄园的构成(居民及土地)、庄园特点②庄园法庭的审判内容、处罚手段、审判依据和作用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兴起与发展:从9世纪开始,庄园逐渐流行,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2)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居民构成: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4)土地构成2.庄园法庭组织架构 主持者:领主或他的管家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法庭职能 维护领主利益维护庄园公共秩序司法程序 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考点3】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兴起 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发展 城市自治 (1)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城市居民 手工工匠和商人等影响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2.大学的兴起兴起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自治地位 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课程设置 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考点4】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罗马民法大全》编订者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影响 仍然承认奴隶制,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1)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考点5】古代日本1.大化改新时间 从646年开始人物 孝德天皇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2)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3)统一赋税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幕府统治【考点6】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城传教,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2.阿拉伯帝国(1)概况:8世纪中期,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2)影响: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3.阿拉伯文化(1)主要成就数学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 编著了医学界的经典——《医学集成》和《医典》文学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2)阿拉伯人的贡献: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三、课堂训练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庄园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满足庄园的日常需求,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据此可知,庄园的特点是( )A.雇佣进行生产 B.面向市场C.具有司法审判权 D.自给自足2.历史学习中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衰落B.《汉谟拉比法典》颁布——两河流域统一C.中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西欧城市兴起D.大化改新——日本开始进入幕府统治时期3.19世纪,法国人坦言:“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感谢罗马人是因为罗马法( )A.是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B.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C.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D.结束了欧洲纷争局面4.“拜占庭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融汇东西的拜占庭文化。”材料强调了拜占庭文化( )A.兼收并蓄 B.注重创新 C.承前启后 D.影响深远5.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下旨,博洛尼亚大学的教授有裁判权,凡外人与大学生发生纠纷、提起诉讼时,均由大学审理。1386年,罗伯特一世授予海德堡大学师生在其境内免于“任何义务、征集、贡物或其他任何苛税”的权利。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B.体现了世俗王权的扩张C.脱离了基督教会控制D.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6.8世纪中期,它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伊斯兰教认为商业是真主喜爱的事业,这个帝国不仅控制了东西方的主要商道,取得了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决定性优势,而且以它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保证了国内外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材料中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7.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在占领撒马尔罕时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公元79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座造纸作坊,当他们占领了西西里岛和西班牙以后,就把造纸技术引进了欧洲。材料反映了( )A.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B.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三大洲C.阿拉伯人创造了奴隶制文明D.阿拉伯人促进了文化的传播8.如图示意图强调阿拉伯人( )A.复兴了欧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C.完全照搬了外来文化 D.浓缩了东方文明精华9.“阿拉伯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固步自封、呆板僵化 B.广泛吸收、全盘照搬C.兼容并蓄、独具特色 D.保守狭隘、独具一格10.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悦,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这说明,大化改新(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B.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C.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D.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晚期至中世纪早期,西欧虽遭受了几个世纪的政治动荡与社会混乱,但教会的教育机构如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及存续于南欧的世俗学校,依旧承载着西欧古代的教育积淀……城市再现繁荣为大学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环境与物质保障。当然,还有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呼唤更丰富的教育形式来满足求知需求。——摘编自张弦《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衰》材料二:虽然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带有一定的蒙昧色彩,但宗教为了论证教义的合理性,主张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这一过程不仅陶冶了人们敬业钻研的情操,锻炼了人们思维的严密性,还培养了科学理性精神。欧洲中世纪大学所孕育的勇于追求真理、对人类奥秘和自然界的科学探索精神,影响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甚至是勇于献身的学子,为近代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智力基础。——摘编自刘河燕《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探析》(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影响。(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12.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反映了人们的不同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智慧之海】材料一: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1)材料一中耶林格对罗马“第三次征服”的评价是基于(写序号即可)A.罗马对雅典民主的完善B.罗马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C.罗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D.罗马地域广阔材料二:评价古希腊,不应看它哪些没做到,而应看它做了些什么。……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一—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全球通史》(2)结合三例相关史实对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进行例证。【伟大之海】材料三:历史上,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大帝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图1、图2中的深色区域,为历史上地中海周边两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3)根据材料三信息,分别写出图1、图2中深色区域所对应的帝国名称并概括两个帝国的相同之处。【交流之海】材料四: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4)根据材料四,概括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材料五:拜占庭帝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中心。……在地中海上,拜占庭的舰队为过往商船提供可靠的保护,……完善的商业经营系统是它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帝国的出口转运贸易和国内商业达到了西方国家无法企及的水平,……不仅推动了它本身的经济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内的商业复兴。——摘编自徐家玲《拜占庭在中世纪地中海商业复兴中的地位》(5)根据材料五,概括拜占庭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拜占庭帝国商业繁荣对其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6)请仿照试题中小标题对地中海的称呼,再为其拟定一个称呼,并阐述你的依据。(7)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历史认识。参考答案1-10 DCBAD CDBCB11.(1)原因:教会教育机构的存续;城市的繁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2)影响: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3)联系:教育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要求。12.(1)B。(2)史实:雕塑艺术——帕特农神庙;文学——《荷马史诗》;哲学思想——德谟克利 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3)帝国:图1是亚历山大帝国,图2是罗马帝国。相同之处:地跨欧亚非三洲;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建立;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等。(4)贡献:广泛翻译古代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原因:吸收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等。故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吸收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等。(5)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是地中海的商业中心;拜占庭帝国舰队为商船提供保护;完善的商业经营系统;转口贸易和国内商业的发展等。影响:推动了帝国本身的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整个地中海乃至整个范围内商业复兴等。(6)称呼:文明的摇篮。依据: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大帝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7)认识:地中海周边的帝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商业繁荣对文化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