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二十二)走向近代一、时空观念二、考点梳理【考点1】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农业:①新的生产方式: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②新的经营方式:富裕农民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2)手工业:手工工场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3)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2.新的社会结构农村 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考点2】文艺复兴运动1.文艺复兴2.代表人物人物 代表作品 评价但丁(意大利)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莎士比亚(英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考点3】探寻新航路1.背景(1)原因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原因: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2)条件: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罗盘”导航技术的传入及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过程航海家 时间 资助国 航线迪亚士 1487—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达·伽马 1497—1498年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麦哲伦 1519—1522年 西班牙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3.影响(1)对欧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世界: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考点4】早期殖民掠夺1.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市场和原料;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2.概况葡萄牙 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劫掠式的贸易西班牙 建立了强大的“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为其劳作英国 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进行“三角贸易”3.“三角贸易”4.荷、法、英殖民争霸: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5.殖民掠夺的影响(1)对欧洲: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课堂训练1.16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编辑了一些游纪作品集。其中《航海旅行纪》把非洲、红海等广大地域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东西印度群岛行纪》提供了到达亚洲和其他地区路线的记述。这反映了( )A.地圆学说在欧洲产生 B.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C.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D.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2.13世纪末,西欧的一些抄本图书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B.人文主义精神成为主流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3.“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船队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壮举。”这一“壮举”(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有利于世界观念的逐步确立C.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D.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4.如图两幅图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圣母主题绘画,图一与图二的不同说明( )A.人是衡量世界万物的进步尺度B.追求人性的美体现了思想解放C.封建专制是民主和自由的天敌D.神圣仪式才是信仰虔诚的体现5.“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封建社会的结束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1519年,麦哲伦奉命继续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B.麦哲伦死于菲律宾群岛的部落内讧C.1522年,麦哲伦船队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D.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使得地圆学说深入人心7.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全球联系 B.加速欧洲资本积累C.推动先进技术传播 D.导致美洲长期落后8.有学者认为,《神曲》洗净人性而成圣的模式,是把人性当作盆栽;但在《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中,凡人甚至反英雄的形象比较普遍,人性被看作是自然树木。这反映了( )A.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B.人文主义思想发展C.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 D.启蒙运动开始出现9.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B.人文主义思想流行C.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D.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0.13世纪,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从羊毛梳理到织成毛呢一共有26道工序,这些工序被分为五大段,每段都有专门的技术要求和工人负责,并且有精细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流程。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近代科技兴起 B.庄园经济繁荣C.文艺复兴发展 D.生产效率提高11.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材料二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长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和实质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航海日记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予以指正。(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经营者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英国,它存在的目的是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材料二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 芬奇,而达 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材料一集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代表着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2)举出达 芬奇的一例绘画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3)材料三“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参考答案1-10 BDBBA DDBBD11.(1)教会势力仍很强大。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2)哥伦布;把印度大陆改为美洲大陆。(3)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发展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2.(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2)作品:《蒙娜丽莎》。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3)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依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