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镇江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2025.4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图甲为我国南方某地大棚草莓景观,图乙为我国华北地区覆盖的地膜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方不同,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通过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反射 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过去几十年北极地表气温升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下图为“北极放大”大气驱动机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北极放大”发生过程中,中高纬近地面气压梯度( )
A.变小 B.变大 C.消失 D.方向逆转
4.①的含义最可能为( )
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降水量增加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对茶树造成的冻害。完成下面小题。
5.山谷风易在山坡上产生云雾,主要是因为( )
A.夜晚谷底气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气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气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6.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下列图中正确表示近地面气压状况的是( )
A. B. C. D.
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城市。某日正午烈日当头,身在海口的小明想在操场上找阴凉处避暑,却发现无影可寻,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出现这种现象了。下图为海南岛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上一次出现无影可寻现象的月份是( )
A.5月 B.6月 C.8月 D.9月
8.该月正值( )
A.索马里半岛海雾频发
B.西亚两河流域进入汛期
C.南亚旱季
D.江淮地区梅雨即将结束
9.小明所经历的连续两次无影可寻期间( )
A.三亚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一大一小
B.文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一小一大
C.三亚昼长变化:长一短一长
D.文昌夜长变化:短—长—短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图左为贝加尔湖周边主要气象站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右为甲站点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贝加尔湖属于( )
A.火山湖 B.构造湖 C.堰塞湖 D.冰蚀湖
11.甲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2.影响该区域冬季降水少的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 ②地形地势 ③大气环流 ④湖泊大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为北美洲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为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月最有可能为( )
A.4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4.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会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是( )
A.沙尘 B.暴雪 C.飓风 D.高温
渭干河流域由木扎提河、卡布斯浪河、台勒外丘克河、卡拉苏河、黑孜河5条支流汇合而成,均源于天山南坡,汇集于拜城盆地克孜尔水库,单独出流。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粮、棉、油料作物生产基地。托克逊水文站的多年观测数据表明,一年之中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为促进渭干河的梯级开发,先后修建了多座水电站。读“渭干河流域部分水系及水文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托克逊站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融雪量少 C.人类活动 D.下渗增多
17.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与发电 B.发电与灌溉 C.灌溉与航运 D.防洪与航运
鄱阳湖丰水期湖水连成片,枯水期湖滩显露,与河道无异。由于外力作用,鄱阳湖湖盆自然形成了一些碟形洼地,秋季鄱阳湖退水时可截留湖水形成一个个碟形湖(如下图)。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鸟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10月到次年3月候鸟在此越冬。完成下面小题。
18.推测形成碟形洼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断裂下陷
19.鄱阳湖越冬候鸟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B.湖滩生态环境多样
C.河湖连通,水质优良 D.冬季气候温暖湿润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黄河三角洲从海洋向陆地植被有序更替,反映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21.决定黄河三角洲植被连续带状分布格局的是( )
A.海陆间水体盐度变化 B.土壤含水率变化
C.海洋潮汐和河水动力 D.地貌形态的变化
新西兰东南部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海浪侵蚀 C.风力作用 D.海浪堆积
23.未来,摩拉基海滩圆形巨石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受风化、剥蚀影响,体积变小 ②矿物质继续结晶,体积变大
③海平面上升,巨石被淹没 ④受风化影响,崩解破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2024年国庆期间,哀牢山出现旅游热潮,但因其复杂的环境,官方紧急呼吁:哀牢山深处较为“凶险”,游客不可随意深入。
材料二 哀牢山高大山脉与幽深峡谷相间,山体相对高差大。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如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等,林下土壤水分含量高。大雾是哀牢山的常客,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哀牢山地区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目前,当地正规划对哀牢山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下图为“哀牢山地区示意图”。
简述哀牢山生态资源独特的原因。(4分)
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林下土壤保湿的主要机制。(4分)
从灾害关联性角度,说明官方限制游客深入的主要依据。(4分)
从提升经济效益的角度,为哀牢山旅游业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下右图为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简述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4分)
简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4分)
为振兴该村经济,列举该村农业适宜的发展方向。(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分析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4分)
阐述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什么。(4分)
(4)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有哪些?(6分)
高二地理月考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D C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B C B C B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A A B
24.(1)地形相对封闭;人类活动影响小
(2)林冠截留降水,延长下渗时间;根系改善土壤孔隙,加快下渗速度;林冠遮荫降温,减少了土壤蒸发。
(3)夏季(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雾天气频发。
(4)①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③强化旅游营销推广;④提升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25.(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
26.(1)喀什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瓜达尔终年炎热,气温年较差小; 喀什夏季降水较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2)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
(3)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