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技巧性化学计算(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技巧性化学计算(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技巧性化学计算
一、思路方法
1.差量法: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根据化学变化中某化学量守恒的原则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灵活运用守恒法不仅能简化解题过程,而且能加深对某些化学原理及内涵的理解。仔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建立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为:(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3.极值法: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判断时,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的解题方法。当题目中有混合物参加反应,需确定产物的质量时,可考虑使用极值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4.关系式法: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关系式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量,特别对于涉及多步计算的问题更有效。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或体积或计量数)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量的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二、解题步骤
1.差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
(3)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正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
(1)找到在化学反应前后守恒的某个量,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个数、正负化合价总数等。
(2)利用守恒建立等量关系。
(3)列式求解。
3.极值法
(1)考虑极限状态,分别假设混合物是组成它的其中一种纯净物;
(2)将题目提供的数据代入进行计算,找到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值、最小值;
(3)由于混合物是由这些纯净物混合而成的,结果取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组合或数据。
4.关系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直接得出与计算相关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3)根据微粒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
三、解题模型
类型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差量计算

类型2 金属氧化物被还原的差量计算
类型3 固体受热分解的差量计算
类型4 守恒法计算
现有某纯碱(Na2CO3)样品,其中含有Na2CO359.89%、Na2O17.51%、NaOH22.60%。取8.85g该样品,溶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计算得到固体的质量 11.7g 。
参加反应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 ;共发生三个反应, ,
,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与氯化钠的关系为:
x=11.7g
类型3 极值法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x=5.6g y=1.8g z=2.4g a=6.5g
5.6g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g氢气,所含杂质的情况:既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
的金属或不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金属,如Zn和Cu;又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
的金属,如Al、Mg。
类型4 关系式法计算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8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利用两步反应中碳元素守恒,找出碳元素与碳酸钙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01 差量法
1.(2024·河南周口·一模)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00g,使其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09.9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A.46g B.54g C.68g D.无法确定
02 守恒法
2.(2024·河南·一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氧气不足时,3.2g甲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5g B.10g C.15g D.16g
03 极值法
3.(2024·天津红桥·一模)现有某不纯的铁粉样品5.6g,可能含有的杂质为镁、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样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
C.稀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约为10.2g
D.样品的组成有二种组合方式
04 关系式法
4.(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1:V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79.7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80:49
D.取 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1.【新素材——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考试】(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某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考场收集到氢氧化铜和部分已经分解成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4.5g,滴入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50g,经测定,该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可回收到铜的质量为
A.3.0g B.3.2g C.3.4g D.3.6g
2.【新素材——结合密闭容器物质质量变化图 】(2023·江苏常州·一模)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2.6
B.当CO2为8.8g时,CO的质量为11.2g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铁的氧化物中x:y=2:3
3.【新考法——结合除杂】(2024·河南商丘·二模)含有一种杂质的CuCl2样品13.5g,将其用水完全溶解后,使其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9g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AlCl3 B.NaCl C.ZnCl2 D.CaCl2
4.【新形式——结合药品变质】(2023·湖北·模拟预测)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取9.3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与98g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7.1g B.14.2g C.28.4 g D.15g
5.【新形式——结合生活实践】(2024·湖南衡阳·一模)某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受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糕点疏松剂保存时应注意 。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16.8g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3.1g,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1.(2024·山东济南·二模)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中镁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1,现取一定质量的该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烘干后称量质量为11.6g。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4.4g B.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C.所取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10.8g D.反应中生成氯化镁的总质量为19.0g
2.(2024·河南商丘·一模)将铝粉和铁粉均匀混合后,分成等质量的两份。一份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的质量共为mg;另一份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氯化铝和氯化亚铁的质量共为ng,已知m-n=5g,则两个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0.2g B.0.4g C.0.6g D.0.8g
3.(2024·河南周口·一模)将3.0g铁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后得到3.3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A.9.1% B.72.7% C.80% D.90.9%
4.(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我国湿法炼铜的工艺在宋、元时期已相当成熟。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炼铜,他取48.0g铁片放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 得到50.0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8.0% B.68.0% C.92.5% D.96.0%
5.(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密闭容器中盛有和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全部转化为CO、和,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和的质量比为
A.4∶13 B.3∶10 C.2∶7 D.12∶13
6.(2024·河南周口·一模)现有NaOH、Mg(OH)2、Al(OH)3的混合物6.0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完全蒸干,所得固体质量为
A.11.4g B.12.2g C.13.4g D.14.2g
7.(2024·河南信阳·一模)将ag铜与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冷却,称重,发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仍为a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2% C.18% D.20%
8.(2024·河南驻马店·二模)将足量的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固体加入9.8%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A.100g B.98g C.10g D.9.8g
9.(2024·河南信阳·二模)5g镁、铝、锌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4.6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水分,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15g B.24.2g C.25g D.30g
10.(2024·四川广元·二模)现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现取10g混合物投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17.65% B.18.5% C.6% D.16.65%
11.(2024·四川广元·二模)向含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29.25g B.5.85g C.3.55g D.11.7 g
12.(2024·河南商丘·模拟预测)现有一份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4.5g B.5 g C.6.5g D.8 g
13.(2024·河南许昌·一模)将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得到的无色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A.Mg和Al B.Zn和Mg C.Fe和Mg D.Zn和Fe
14.(2024·黑龙江绥化·模拟预测)有一不纯的样品,杂质可能是、、和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4.2g,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沉淀23.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没有和
B.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8%
C.该样品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D.杂质可能含有
15.(2024·河南周口·一模)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2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16.(2024·河南南阳·一模)有镁、铝、锌的混合物共7.2克,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0.2g B.0.6g C.0.8g D.1.0g
17.(2024九年级下·山东青岛·竞赛)同学们对含有葡萄糖(C6H12O6)、甲醛(HCHO)、乙醇、乙酸(CH3COOH)的混合物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含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4.7% B.48.2% C.8.5% D.3.5%
18.(2023·湖北荆州·三模)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A.8g B.4g C.16g D.无法计算
19.(2023·江苏常州·一模)技术人员对葡萄糖、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的混合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分数为
A.75% B.50% C.25% D.15%
20.(2023·河南南阳·一模)取一定量的CuO和ZnO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氧元素质量为
A.1.6g B.3.2g C.3.6g D.6.4g
21.(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1:V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79.7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80:49
D.取 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22.(2023·山东济南·一模)现有某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共10 g,将其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内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硫酸196 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4 g
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C.该实验过程涉及到中和反应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氢元素质量为2 g
23.(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将硫酸镁、硫酸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34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2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向其中加入200g16.8%氢氧化钾溶液后并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4.8g B.13.3g C.24.7g D.29.8g
24.(2023九年级下·湖南邵阳·竞赛)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 B.22% C.32% D.64%
答案和解析
一、思路方法
1.差量法: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根据化学变化中某化学量守恒的原则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灵活运用守恒法不仅能简化解题过程,而且能加深对某些化学原理及内涵的理解。仔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建立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为:(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3.极值法: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判断时,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的解题方法。当题目中有混合物参加反应,需确定产物的质量时,可考虑使用极值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4.关系式法: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关系式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量,特别对于涉及多步计算的问题更有效。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或体积或计量数)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量的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二、解题步骤
1.差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
(3)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正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
(1)找到在化学反应前后守恒的某个量,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个数、正负化合价总数等。
(2)利用守恒建立等量关系。
(3)列式求解。
3.极值法
(1)考虑极限状态,分别假设混合物是组成它的其中一种纯净物;
(2)将题目提供的数据代入进行计算,找到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值、最小值;
(3)由于混合物是由这些纯净物混合而成的,结果取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组合或数据。
4.关系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直接得出与计算相关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3)根据微粒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
三、解题模型
类型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差量计算

类型2 金属氧化物被还原的差量计算
类型3 固体受热分解的差量计算
类型4 守恒法计算
现有某纯碱(Na2CO3)样品,其中含有Na2CO359.89%、Na2O17.51%、NaOH22.60%。取8.85g该样品,溶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计算得到固体的质量 11.7g 。
参加反应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100g×7.3%=7.3g;共发生三个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O+2HCl=2NaCl+H2O, NaOH+HCl=NaCl+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与氯化钠的关系为:
x=11.7g
类型3 极值法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x=5.6g y=1.8g z=2.4g a=6.5g
5.6g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g氢气,所含杂质的情况:既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小于5.6g的金属或不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金属,如Zn和Cu;又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大于5.6g的金属,如Al、Mg。
类型4 关系式法计算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8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300g 。
利用两步反应中碳元素守恒,找出碳元素与碳酸钙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01 差量法
1.(2024·河南周口·一模)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00g,使其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09.9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A.46g B.54g C.68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详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60,差是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109.9 g-100 g=9.9 g,设原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x,则,解得x=54 g,则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100 g-54 g=46 g。
故选A。
02 守恒法
2.(2024·河南·一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氧气不足时,3.2g甲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5g B.10g C.15g D.16g
【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3.2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则生成水的质量为,3.2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2g-0.8g=2.4g,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生成的混合气体质量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故选B。
03 极值法
3.(2024·天津红桥·一模)现有某不纯的铁粉样品5.6g,可能含有的杂质为镁、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样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
C.稀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约为10.2g
D.样品的组成有二种组合方式
【答案】AC
【详解】A、碳不能和硫酸反应,但铁、镁、锌能和硫酸反应,100g9.8%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9.8%=9.8g,设恰好与9.8g硫酸反应生成的铁、镁、锌的质量分别为x、y、z,则
、、
、、
解得x=5.6g、y=2.4g、z=6.5g
样品质量共5.6g,而和硫酸反应时,需要的镁的质量小于5.6g,但需要的锌的质量大于5.6g,碳不和硫酸反应,则一定含有镁,可能含有锌、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不是硫酸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100g9.8%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9.8%=9.8g,水的质量为100g-9.8g=90.2g,9.8g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0.2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则稀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约为0.2g+10g=10.2g,该选项说法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样品中的杂质可能为镁、锌或镁、碳,也可能为镁、锌、碳,共三种组合方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C。
04 关系式法
4.(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1:V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79.7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80:49
D.取 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答案】B
【详解】A、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加入氢氧化钠前,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氯化氢和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又由图可知,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69.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氯化钡中的钡离子全部转化为硫酸钡,氯离子全部转化为氯化钠,即存在对应关系:BaSO4~BaCl2~2NaCl,再根据钠原子守恒,NaCl~NaOH,则可得关系:,,解得V2=120g,又由于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关系为V1:V2=2:3,则V1=,则生成氢氧化铜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80g=40g,设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解得x=9.8g,则m=69.9g+9.8g=79.7g,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铜元素守恒,设硫酸铜的质量为y,则,,解得y=16g,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H2SO4~2HCl,由于与盐酸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V2,即80g,设硫酸的质量为z,则,,解得z=19.6g,则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16g:19.6g=160:1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点时,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时,硫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结合为水,硫酸中的硫酸根与氯化钡结合为硫酸钡沉淀,即两个反应同时进行,则立即出现白色浑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新素材——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考试】(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某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考场收集到氢氧化铜和部分已经分解成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4.5g,滴入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50g,经测定,该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可回收到铜的质量为
A.3.0g B.3.2g C.3.4g D.3.6g
【答案】B
【详解】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又由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硫元素质量为50g×3.2%=1.6g,又由于硫酸铜(CuSO4)中,铜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4:32,则其中铜元素质量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可回收到铜的质量为3.2g,故选B。
2.【新素材——结合密闭容器物质质量变化图 】(2023·江苏常州·一模)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2.6
B.当CO2为8.8g时,CO的质量为11.2g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铁的氧化物中x:y=2:3
【答案】B
【详解】A、根据碳元素守恒,则,,解得m=16.8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时,设消耗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解得x=5.6g,则此时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6.8g-5.6g=11.2g,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设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x,则8.4g+x=16.8g+13.2g,解得x=21.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6.8g,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1.6g-16.8g=4.8g,则铁的氧化物中x: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新考法——结合除杂】(2024·河南商丘·二模)含有一种杂质的CuCl2样品13.5g,将其用水完全溶解后,使其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9g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AlCl3 B.NaCl C.ZnCl2 D.CaCl2
【答案】C
【详解】假设13.5g该物质全部为CuCl2,设反应后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x,则:
13.5g氯化铜与足量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28.7g<29g,因此13.5g杂质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应大于29g,假设AlCl3、NaCl、ZnCl2、CaCl2的质量均为13.5g,设反应后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则:
故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ZnCl2。
故选C。
4.【新形式——结合药品变质】(2023·湖北·模拟预测)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取9.3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与98g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7.1g B.14.2g C.28.4 g D.15g
【答案】B
【详解】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会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就是硫酸钠,可以根据硫酸为硫酸钠提供硫酸根离子可建立关系,设得到硫酸钠的质量为x
能够得到14.2g硫酸钠。
故选:B。
5.【新形式——结合生活实践】(2024·湖南衡阳·一模)某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受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糕点疏松剂保存时应注意 。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16.8g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3.1g,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答案】(1)在阴凉处保存(或避免受热等,合理即可)
(2) 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反应
(3)2.2
【详解】(1)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要在阴凉处保存,避免受热分解;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1.(2024·山东济南·二模)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中镁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1,现取一定质量的该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烘干后称量质量为11.6g。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4.4g B.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C.所取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10.8g D.反应中生成氯化镁的总质量为19.0g
【答案】ABD
【分析】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加入盐酸前恰好完全反应,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与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滤渣,烘干后称量质量11.6g为氢氧化镁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镁元素质量,故混合物中镁元素质量为:;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中镁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1,所以碳元素质量为:4.8g÷4=1.2g;碳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镁,所以碳酸镁质量为:,碳酸镁中镁元素质量为:;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为:4.8g-2.4g=2.4g,氧化镁质量为:。
【详解】A、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选项正确;
B、设与碳酸镁反应的盐酸溶质质量为x,与氧化镁反应的盐酸溶质质量为y,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选项正确;
C、所取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4g+8.4g=12.4g,选项错误;
D、生成氯化镁质量中镁元素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镁元素质量,所以生成氯化镁质量为:,选项正确。
故选ABD。
2.(2024·河南商丘·一模)将铝粉和铁粉均匀混合后,分成等质量的两份。一份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的质量共为mg;另一份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氯化铝和氯化亚铁的质量共为ng,已知m-n=5g,则两个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0.2g B.0.4g C.0.6g D.0.8g
【答案】D
【详解】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中增加的是硫酸根的质量,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亚铁中增加的是氯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金属元素质量不变,所以二者质量之差就是硫酸根与氯元素的质量之差,则:
解得x=0.8g
故选D。
3.(2024·河南周口·一模)将3.0g铁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后得到3.3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A.9.1% B.72.7% C.80% D.90.9%
【答案】B
【详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
则所得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4.(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我国湿法炼铜的工艺在宋、元时期已相当成熟。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炼铜,他取48.0g铁片放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 得到50.0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8.0% B.68.0% C.92.5% D.96.0%
【答案】B
【详解】由方程式可知铁和铜的质量关系为56~64,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则生成铜的质量为,那么有,则a=14g,所以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5.(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密闭容器中盛有和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全部转化为CO、和,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和的质量比为
A.4∶13 B.3∶10 C.2∶7 D.12∶13
【答案】B
【详解】假设反应后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100g×36%=36g,根据元素的守恒,可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则甲烷的质量为36g÷(×100%)=48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8g-36g=12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2g÷(×100%)=108g;所以反应前混合气的质量为100g+108g=208g,则氧气的质量=208g-48g=160g,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48g:160g=3:10。
故选B。
6.(2024·河南周口·一模)现有NaOH、Mg(OH)2、Al(OH)3的混合物6.0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完全蒸干,所得固体质量为
A.11.4g B.12.2g C.13.4g D.14.2g
【答案】B
【详解】NaOH、Mg(OH)2、Al(OH)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质量=混合物质量+硫酸质量-生成的水的质量。硫酸质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硫酸与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参与反应的硫酸和生成的水的质量比为,即生成水的质量为,所以固体质量=6g+9.8g-3.6g=12.2g。
故选:B。
7.(2024·河南信阳·一模)将ag铜与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冷却,称重,发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仍为a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2% C.18% D.20%
【答案】D
【详解】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说明固体中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消耗的碳的质量,即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而原混合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故选D。
8.(2024·河南驻马店·二模)将足量的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固体加入9.8%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A.100g B.98g C.10g D.9.8g
【答案】A
【详解】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可知生成的水中所含氢元素来自酸,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

x=9.8g
9.8g÷9.8%=100g
所以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故选A。
9.(2024·河南信阳·二模)5g镁、铝、锌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4.6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水分,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15g B.24.2g C.25g D.30g
【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质量增加的是金属的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差值,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g 4.6g=0.4 g。氢气中的氢元素来自硫酸,所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金属质量+硫酸根质量。则参加的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0.4g÷()-0.4g=19.2g,因此所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9.2g+5g=24.2g 。
故选B。
10.(2024·四川广元·二模)现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现取10g混合物投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17.65% B.18.5% C.6% D.16.65%
【答案】D
【详解】10g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0g×60%=6g,又由于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均为氯化钙,根据钙元素守恒,可知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6g,则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最终得到100g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D。
11.(2024·四川广元·二模)向含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29.25g B.5.85g C.3.55g D.11.7 g
【答案】B
【详解】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根据反应中氯元素质量守恒知,最后得到的固体氯化钠中的氯元素的质量等于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则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故选B。
12.(2024·河南商丘·模拟预测)现有一份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4.5g B.5 g C.6.5g D.8 g
【答案】C
【详解】解: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9.8%=9.8g
设与9.8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
x≈5.3g
设与9.8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y
y=8g
由于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应大于5.3g,小于8g。
故选C。
13.(2024·河南许昌·一模)将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得到的无色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A.Mg和Al B.Zn和Mg C.Fe和Mg D.Zn和Fe
【答案】B
【分析】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是浅绿色,则金属中没有铁,镁、铝、锌和盐酸反应后溶液是无色的;金属和盐酸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固体20g即为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盐中的氯元素质量是,产生的氢气即是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是。
5.8g镁生成氢气质量:

5.8g铝生成氢气质量:

5.8g锌生成氢气质量:

两种金属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是一种大于0.4g,一种小于0.4g,那么5.8g的金属混合物才有可能生成0.4g的氢气。
【详解】A、根据分析,5.8g镁生成氢气质量0.48g,5.8g铝生成氢气质量0.64g,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5.8g锌生成氢气质量0.18g,5.8g镁生成氢气质量0.48g,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金属中没有铁,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5.8g锌生成氢气质量0.18g,5.8g铁生成氢气质量0.21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4·黑龙江绥化·模拟预测)有一不纯的样品,杂质可能是、、和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4.2g,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沉淀23.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没有和
B.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8%
C.该样品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D.杂质可能含有
【答案】CD
【分析】铜离子在溶液中蓝色,又没有参与反应,而完全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氯化铜。利用极值法计算硫酸钠、硫酸锌、硫酸镁反应产生沉淀质量如下:



若全部是硫酸钠,生成沉淀23.3g,若全部是硫酸锌,生成沉淀20.6g,若全部是硫酸镁,生成沉淀27.6g,氯化钠没有参加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为0。现在有杂质,但是沉淀没有减少,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只有氯化钠和硫酸锌一种,也可能都有,样品组成可能为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锌,或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或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锌和氯化钠,三种情况。
【详解】A、由分析可知,杂质一定没有氯化铜可能含有硫酸锌,故A错误;
B、设氯化钡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钡元素质量不变,可得:
,x=20.8g,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样品的组成可能由三种情况,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可能有氯化钠,故D正确;
故选:CD。
15.(2024·河南周口·一模)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2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答案】C
【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详解】A、若只含有C2H4,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则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2,故A错误;
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故B错误;
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故C正确;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故D错误。
故选C。
16.(2024·河南南阳·一模)有镁、铝、锌的混合物共7.2克,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0.2g B.0.6g C.0.8g D.1.0g
【答案】B
【详解】①假设7.2g金属全是镁,设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
②假设7.2g金属全是铝,设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y。
③假设7.2g金属全是锌,设锌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
综上,若有7.2g镁、铝、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在0.22g-0.8g之间,故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6g,故选:B。
17.(2024九年级下·山东青岛·竞赛)同学们对含有葡萄糖(C6H12O6)、甲醛(HCHO)、乙醇、乙酸(CH3COOH)的混合物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含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4.7% B.48.2% C.8.5% D.3.5%
【答案】C
【详解】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葡萄糖(C6H12O6)、甲醛(HCHO)、乙酸(CH3COOH)中氢氧之比都是,而乙醇()可以看作,则当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时是48%时,求出的氢元素质量是,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则对应的百分比是,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因此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选:C。
18.(2023·湖北荆州·三模)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A.8g B.4g C.16g D.无法计算
【答案】C
【详解】稀硫酸和MgO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与CuO生成硫酸铜和水;NaOH和硫酸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得关系式为:
即每80份质量的NaOH参加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18份。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可得
故选C。
19.(2023·江苏常州·一模)技术人员对葡萄糖、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的混合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分数为
A.75% B.50% C.25% D.15%
【答案】A
【详解】葡萄糖(C6H12O6)、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水(H2O)中氢、氧原子个数比均为2:1,则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8,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80%,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10%-80%=10%,又由于葡萄糖(C6H12O6)、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均为1:2,质量比为12:(1×2)=6:1,则这些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溶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溶剂水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
20.(2023·河南南阳·一模)取一定量的CuO和ZnO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氧元素质量为
A.1.6g B.3.2g C.3.6g D.6.4g
【答案】B
【分析】氧化铜和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ZnO+H2SO4=ZnSO4+H2O;由于氧化铜和氧化锌的混合物与100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物中氧元素全部转变为水中的氧元素,计算出水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即可;
【详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硫酸与生成水的质量的关系为

x=3.6g
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00%=3.2g;
故选B。
21.(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1:V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79.7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80:49
D.取 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答案】B
【详解】A、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加入氢氧化钠前,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氯化氢和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又由图可知,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69.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氯化钡中的钡离子全部转化为硫酸钡,氯离子全部转化为氯化钠,即存在对应关系:BaSO4~BaCl2~2NaCl,再根据钠原子守恒,NaCl~NaOH,则可得关系:,,解得V2=120g,又由于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关系为V1:V2=2:3,则V1=,则生成氢氧化铜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80g=40g,设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解得x=9.8g,则m=69.9g+9.8g=79.7g,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铜元素守恒,设硫酸铜的质量为y,则,,解得y=16g,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H2SO4~2HCl,由于与盐酸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V2,即80g,设硫酸的质量为z,则,,解得z=19.6g,则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16g:19.6g=160:1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点时,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时,硫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结合为水,硫酸中的硫酸根与氯化钡结合为硫酸钡沉淀,即两个反应同时进行,则立即出现白色浑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2.(2023·山东济南·一模)现有某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共10 g,将其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内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硫酸196 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4 g
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C.该实验过程涉及到中和反应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氢元素质量为2 g
【答案】AC
【分析】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消耗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全部转化为硫酸镁中,可以根据方程式中关系计算。
【详解】A、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196g×10%=19.6g,,硫酸镁的质量=19.2g÷=24g,A正确;
B、原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24g硫酸镁中硫酸根离子占19.2g,镁元素的质量=24g-19.2g=4.8g,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B错误;
C、酸和碱反应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镁是碱,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C正确;
D、原固体中含有镁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其中镁元素的质量为4.8g,假设固体全是氢氧化镁,其中镁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24:2=12:1,当镁元素质量为4.8g时,氢元素的质量=0.2g,固体中还混有氧化镁,氢元素的质量一定小于0.2g,D错误。
故选:AC。
23.(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将硫酸镁、硫酸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34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2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向其中加入200g16.8%氢氧化钾溶液后并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4.8g B.13.3g C.24.7g D.29.8g
【答案】C
【详解】将硫酸镁、硫酸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34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2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硫元素的质量为:200g×2.4%=4.8g,所以含有硫酸根的质量为:,则34g硫酸镁、硫酸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中含有金属元素的质量为:34g-14.4g=19.6g,硫酸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钾,硫酸铜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则有,设生成氢氧化物时,其中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5.1g,所以生成氢氧化物的质量为:19.6g+5.1g=24.7g。故选:C。
24.(2023九年级下·湖南邵阳·竞赛)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 B.22% C.32% D.64%
【答案】C
【详解】在这三种物质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则有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46:32,所以若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