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作业设计(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作业设计(无答案)

资源简介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三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部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的编写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学习主题一“道德教育”第8条“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主题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第5条“树立安全自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技能,远离危险。”主题三“法治教育”第1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树立参与意识和规则意识”和第2条“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等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修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公共生活”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传递者》三课时内容。设计思路是从公共生活中具体的“物”-----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过渡到公共生活中抽象的规范,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最后落脚在充满关爱、同情精神的公共生活上,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公共生活方式。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初步的、零散的公共生活的经验,对公共设施有认识,也在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方便,但缺乏对公共设施价值的认识,无法将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有意、无意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存在。因此,让学生明确公共设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们有责任爱护公共设施,将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在行动上。
三、详细作业设计
(一)单元学习目标
(二)单元作业目标
围绕“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作业,以生为本,努力创设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学生通过调查、阅读、交流、辨析、情景体验等作业方式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护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树立安全自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和规则意识。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明确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情
(二)制定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三)作业设计基本流程为:
1.围绕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
2.基于学情特点设定问题任务
3.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法
课时作业
(一)作业一:公共设施 我知道
作业阶段 作业内容 作业意图 作业时长
课前预习 调查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 了解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和损坏情况。 在作业的完中成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提升,了解到共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因此,在了解公共设施被破坏的情况下,知道保护公共设施,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更先进的公共设施。 20分钟
课堂作业 说说你熟悉的公共设施的作用 播放公共设施损坏视频 ,说说损坏原因。我们怎爱护公共设施 20分钟
课后实践 发挥你想象的翅膀,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30分钟
评价标准 (学生互评)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2
较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
不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作业二:我是规则小达人
作业阶段 作业内容 作业意图 作业时长
课前预习 寻找生活中的规则 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只有我们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这些规则,社会才变得有序,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 20分钟
课堂作业 演一演;生活中你是怎样遵守规则的生活。(寻去生活中熟悉场景表演) 10分钟
课后实践 做一做;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上下公共汽车不用遵守规则。( ) 2.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 ) 3.过马路时,我要走斑马线,不用看红绿灯。( ) 4.遵守规玩游戏会更快乐。( ) 5分钟
评价标准 (学生互评) 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规则,并能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规则,能遵守这些规则
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规则,部分规则能够遵守。
作业三:爱心小使者
作业阶段 作业内容 作业意图
课前预习 搜集雷锋的故事 向榜样学习,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课堂作业 视频播放雷锋故事,学生讲雷锋故事。说说你的感受
课后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帮助别人的瞬间。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学生评价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较积极主动的参与活 能参与活动
教师评价 能够按学习要求,完成搜集资料的任务。做到课上认真倾听,积极表达自己感受。 能够按学习要求,完成搜集资料的任务。做到课上认真倾听,表达自己感受。 能够按学习要求,完成搜集资料的任务。做到课上认真倾听,不能表达自己感受。
四、作业实施过程
此作业,围绕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设计,以课上作业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以调查、阅读、实践、表演、书写等方式参与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反思、动手能力。
本单元作业设计对于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有点难度,所以今后布置作业会增加小组合作探究作业,各小组成员各尽所长、互帮互助,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