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
【素养目标】
1.通过对两极格局消失后世界几个主要力量中心的分析,深刻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并且在全球化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1.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2.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空定位】
【知识与能力】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____________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 。
(2)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美国发动 战争。
③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欧盟 年成立,继续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到2013年);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俄罗斯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________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 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坚持和平发展,坚持 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 ,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广大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 的重要力量
【问题1】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历程 表 现
兴起 可以追溯到 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形成 工业革命后, 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加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 、世界银行和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 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 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
1995年 ___________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21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 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存在的问题
①在 的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②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一国的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引发世界性的 或金融危机。
(3)正确选择: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以诚相待、普惠共享,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 :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____________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4)________________: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问题2】悲观主义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陷阱,乐观主义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馅饼。请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含义: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 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影响
①积极: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 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②消极: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________,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多样性
表现 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________,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中国的应对 中国在传承和传播________________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 、 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3】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却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一 (二战后)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作“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事件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
材料一 1961年至1980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材料三 欧洲统一市场启动后,欧洲国家建构以欧共体为核心、欧自联为中间层、东欧和中东为外层的“三个同心圆”泛欧自由贸易区。在北美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美国与拉美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随着亚太经合会议的举行,确定了地区性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最终目标。在三大经济圈中,一体化程度最低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单单实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就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区域经济集团的横向扩展上,区域合作程度的深化上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而中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同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越南加入东盟,都是地缘经济因素超过地缘政治因素考虑的表现。推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国家组成经济集团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
——摘编自高继宽《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特点。
【精讲点拨】
1.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2.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表现 国际贸易量增加,世界市场扩大,贸易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生产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资本全球化
实质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问题 ①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距离,贫富分化严重;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策 ①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1)联系
①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
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4.全面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
(1)概念: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物质基础。
②自然环境的多样化促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多语制和不同文化间的交往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3)挑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冲突,处于强势地位的文化对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这促使文化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4)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经典示例】
下表是2000—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经济体 年份 中国 印度 巴西 法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2000 1.21 0.47 0.66 1.36 1.94 4.89 1.66 10.25
2010 6.09 1.68 2.21 2.64 3.40 5.70 2.48 14.99
2019 14.34 2.87 1.84 2.72 3.86 5.08 2.83 21.43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①中国在所列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最快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特征显著
③所列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量均超过德国 ④世界经济格局由一超独大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巩固】
1.据统计,2010年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按汇率计算,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40%。估计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10年后将接近世界总量一半。这些国家的群体性崛起(  )
A.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局面 B.充分保障发展中国家各种权益
C.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D.表明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到亚洲
2.某同学以“图说战后世界格局”为题做了一张学习小报,包括以下两幅漫画,两幅漫画反映的主题分别是(  )
A.美苏争霸美国占优势地位 B.苏联解体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一超多强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国动荡美国频繁插手他国事务
3.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重建实力与恢复军事力量平衡,抢占战略制高点,力争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导致国际形势加速深刻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遭到挑战。这反映出(  )
A.大陆均衡政策维持困难 B.世界多极力量分化重组与成长
C.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 D.发展中国家结构改革空间扩大
4.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制作的时间轴,该时间轴的主题为(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
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
6.(2024·福建高考·16)1968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成立,该组织在成立初期规定,“发达”和“不发达”成员国分别在5年和10年内取消其他成员国的进口税。这说明该组织(  )
A.具有反殖民主义性质 B.打破两极格局的束缚
C.主张成员国公平合作 D.提倡资本全球化流动
7.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得到迅猛发展。这些战略联盟注意把分散在各国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链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这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建立 B.国际贸易壁垒逐步消失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8.今天,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其量之多,可填满七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机或计算机获得这种信息。由此可见,信息革命(  )
A.推动生产关系出现变革 B.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C.增加人们信息泄露风险 D.加快了信息交流与传递
9.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亦继续推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除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外,跨国公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各国经济更为开放,市场经济制度世界化。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自由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使各国的实力发生消长变化,从而有利于改变世界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历史地看,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反过来讲,世界格局的演变也对经济全球化产生能动作用。冷战时期形成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摘编自张茂明《试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
【知识预习】
【知识点一】1.(1)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2)阿富汗
2.1993 经济和政治一体化 多极化 军事大国 对外开放 多边主义 负责任大国 多极化
【问题1】提示: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知识点二】1.(1)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信息技术 跨国公司 世界贸易组织 人工智能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危机
2.(1) 欧洲联盟 (2)加拿大 (3)经济合作 (4)
【问题2】提示:(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现象。
【知识点三】1.(1)智能化 知识共享 (2)①不可逆转 ②信息安全
2.文化多样性 文化特性 中华优秀文化 和而不同 兼收并蓄
【问题3】提示:威胁:“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原因:全球化不断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
【课堂探究】
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提示:(1)提示:目标: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
条件: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
提示:(1)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2)实质: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
不利影响:可能引发贸易战;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3)特点:世界三大经济圈初步形成;区域集团化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不同发展水平与体制的国家在经济上兼容。
【经典示例】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21万亿美元增长到14.34万亿美元,增长幅度远超其他所列经济体。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速是最快的,故①正确;表格主要展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没有直接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数据或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通常指的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定或组织形成经济合作体,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表格中并未涉及此类信息,故②错误;表中所列的金砖国家中,中国、印度的经济增量确实超过了德国,但巴西的经济增量并未超过德国,故③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仍然领先,但中国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同时,其他经济体如日本、德国、英国等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表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过去的美国一超独大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课堂巩固】
1.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实力日渐增强,从而冲击了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项正确;目前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局面尚未改变,排除A项;“充分保障”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都是亚洲国家,不能说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到亚洲,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第一幅漫画中“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反映的主题是苏联解体,第二幅漫画中“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绪’”反映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故选B项;由“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可得,当时苏联已经解体,所以美苏争霸已经结束,所以A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多极格局尚未形成,所以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是苏联解体的反映,并不能反映多国动荡,所以D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据材料概括可知,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遭到挑战,这体现了传统大国受到新兴国家发展的挑战,世界多极力量在分化、重组与成长的过程中,故选B项;大陆均衡政策是英国为维持其霸权主义而提出的,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实力的衰落而破产,排除A项;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是材料的表象,材料探究的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传统大国为维持大国地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据材料“日本……向海外援兵”“欧盟……成立”“七十七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非洲联盟成立”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七十七国集团加强合作,欧盟、上合组织、非洲联盟先后成立,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说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材料呈现的是一些地区性组织和国家,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并没有呈现全球经济的密切联系,无法反映全球化,排除A项;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C项;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据材料“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人为的规定无法改变这一状况,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故选A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格局依旧是美苏两极对峙,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未涉及日本国内市场情况,排除C项;美国限制日本纺织品、彩电出口,不属于国际合作,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从试题呈现的时空信息和特征信息可知,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主张成员平等合作的国际商贸组织,故C选项为正确选项。 题干中“成员国”这一信息提示该组织成员国已非英国殖民地,且其运作机制不具反殖民主义倾向,故A选项不正确。该组织于1968年成立,第三世界在此前后的兴起的确是多极力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题干无法体现该组织的成立与两极格局有关,也无法反映该组织冲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故B选项不正确。第三世界的地区性自由贸易区主要推动商品流通而非资本流动,且“资本全球化流动”趋势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选项可排除。
答案:C
7.解析:根据“这些战略联盟注意把分散在各国人民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链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可知,此类战略联盟的迅猛发展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C项正确;世界经济协调机制是二战后初期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确立而建立的,排除A项;“国际贸易壁垒逐步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仅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建立看不出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排除D项。
答案:C
8.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当今世界科学信息数量庞大,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信息,结合所学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选D项;结合所学信息革命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信息革命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方便,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需要以国家为主体进行全方位合作,排除B项;材料强调信息革命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未涉及其弊端,排除C项。
答案:D
9.解析:据材料“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关注”可知,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交织,世界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双重特征,即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故选D项;此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A项;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只能解释“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排除B项;材料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不涉及世界各民族在文化全球化下应该怎么办,排除C项。
答案:D
10.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除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外,跨国公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知,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根据材料“现在各国经济更为开放,市场经济制度世界化”可知,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根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自由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根据材料“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可知,两极格局瓦解。
(2)关系: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亦继续推进”可知,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存在着互动关系;根据材料“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前提和基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根据材料“世界格局的演变也对经济全球化产生能动作用”可知,世界格局多极化对经济全球化产生能动作用。
答案:(1)因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两极格局瓦解。
(2)关系: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存在着互动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前提和基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对经济全球化产生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