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通市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试卷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姓名: 得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第Ⅰ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融入血脉里。“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 共产党就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身先士卒,带着群众封沙、治水、改地;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一心为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脱贫攻坚路上……这体现了 ( )A.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B.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D.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2.某班开展“我的自画像”活动,两名同学交流了他们的想法。以上两名同学的对话告诉我们 (A.要在劳动实践中全面认识自己B.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C.要接纳他人所有的意见和评价D.做更好的自己,就要多参考同学的意见3.随着线上消费蓬勃发展,“大数据杀熟”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深受其害。胡女士通过某线上平台订购酒店房间,入住后发现自己在平台上订购的价格比实际挂牌价贵了一倍多。胡女士以该平台采集与本次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实施“大数据杀熟”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一赔三等赔偿,法院审理后支持了胡女士的诉求。对此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维护了胡女士的隐私权② 胡女士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通过提起行政诉讼依法维权③该平台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 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女士,被人们称作“诗词的女儿”。她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将中华古典诗词的美带给世人。为此,她还捐出自己的积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叶嘉莹的事迹启示我们A.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B.平凡或伟大取决于地位高低C.关切他人,共同营造友善社会 D.守住心灵,忽视对物质的追求5.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三幅图片主题的一项是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C.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D.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6.2024年,是稳健的一年,也是向上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很多“名场面”。对以下“名场面”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1序 号 名场面 影响① 2024年6月25 日,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带回样品1935.3克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构建起以科技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② 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 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阻沙 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取得了实效,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③ 2024年 12 月 27 日,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下水 有利于应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巩固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④ 2024年,各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以人民安全为基础,解决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工作部署。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材料中 ( )① 司法部坚持公正司法,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②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③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说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④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以下是小王同学对新闻热点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某区按照“全员参与、全科协同、全面阅读、全程阅读、全心阅读”的“大阅读”思路,打造“书香我区大阅读”品牌——此举保障了市民的受教育权②2024年11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某平台下架了部分存在不良导向价值观内容的微短剧,推动微短剧创作向上、向善、向美——强化了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③2024年10月,因廖某某拒服兵役,部队反复教育无果后,相关部门对其作出罚款、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两年内不得为其办理升学手续等处罚——公民必须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④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2024年中考期间,某市公安局推出“十大举措”助力学子筑梦起航,实行“一个考点、一套方案、一个保障专班”的护考模式,在考点周边道路设置交通管制、分流管控、秩序维护、停车引导、应急服务5个服务保障小组,抽调数百名精干警力、增派百余辆“交事铁骑”护考,全力保障考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市公安局的行动属于 ( )A.依法行政,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保障人权,维护了考生的基本权利C.公正司法,是追求公平正义的表现D.以人为本,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10.“时代楷模”单杏花作为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研发的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平台,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最适合这段材料的标题是A.凝心聚力谋创新,综合国力大跃升 B.热心公益美名传,清正廉洁本色显C.国家安全你我他,科技赋能筑防线 D.科技兴邦志未休,杏花绽蕊勇奋斗11.小晴非常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加入了汉服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小晴所在的汉服社团也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情况:为迎接国庆,汉服社团决定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大部分社团成员赞成诵读不限主题,给同学们充分的选择机会。但是,小晴和几位成员认为,选用以“爱国”为主题的相关诗词,更能突出国庆的活动特点。但在社团中,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小晴,正确的做法是 ( )①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默不作声②理解他人意见合理性,敢于提出自己观点③大声辩解,据理力争,强调自己的观点④一起协商探讨,共同研究最佳方案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十三五”以来,以环保税、资源税“多税共治”,以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框架逐步构建形成。其中,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励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促进经济转型,提高发展质量②重视环保工作,加大治污力度③推进绿色生产,改善生态环境④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13.从珠海横琴到澳门,最近的地方仅隔着187 米。曾经这187米的距离,不仅是隔岸相望的海湾,还是两种制度、两种货币、两个关税区的相隔。如今,“横琴站”与澳门轻轨连成一线,2分钟就可以往返横琴和澳门,进而接入珠三角城际交通网,直接打通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这种做法 ( )① 表明澳门与祖国内地之间差距日益缩小②有利于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③有利于澳门与祖国内地互补,共同发展④ 表明澳门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依法自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4.2024年9月22 日,联合国未来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未来契约》。《未来契约》强调加倍努力消除冲突根源,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平民,努力推进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提出将消除贫困作为实现2030年议程的核心工作,弥合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缺口,确保多边贸易体制继续充当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下面与《未来契约》最为契合的是(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民主成为人类共同价值 D.以邻为壑的现象依然存在15.某著名经济学家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能只是囿于书本或是在网上查资料,而是要多开展实地调查、多了解真实情况。下面古语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第Ⅱ卷共2题,共20分。16.(8分)材料一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涵盖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等内容。能源法的颁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现状,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基础性法律空白,对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意义重大。(1)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作出点评。(4分)材料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立法空白。维护能源安全的系统工程中,需要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制度,也需要营造“人人懂法,人人护法,人人遵法”的良好氛围。(2)有人认为:只要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就能保证能源安全,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4分)17. (12分)2024年12月4 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材料一 春节俗称“年节”,汉武帝实行“太初历”,规定以夏历月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春节拥有一系丰富多彩的习俗。(1)请补充介绍春节的一个习俗,并任选图中一个习俗,说明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3分)材料二 2023年,联合国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信日,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6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春节民俗活动是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囊括了年画、闻喜花馍、庙会等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春节申遗成功的原因。(4分)材料三 假设你是某中学的道德与法治社团负责人,为了响应春节申遗成功的喜讯,你计划组织一次以“传承与创新:春节文化的现代演绎”为主题的社团活动。(3)请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预期效果。(5分)南通市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试卷1. C2. B3. A4. A 5. B 6. B 7. D8. B9. A10. D 11. C 12. A 13. C 14. B 15. A16.(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能源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②该法的出台完善了能源法律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③有利于促进能源科技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④助力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每点1分,共4分) (2)该观点是错误的。保证能源安全,需要制定、出台能源法,因为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或:法治需要良法之治)。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与氛围。(2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是能源安全。(2分)17.(1)习俗示例:贴春联:在住宅门上贴上对联,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或:放鞭炮驱赶“年兽”,寓意旺气通天,兴隆繁华,寄托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1分)传统美德示例:扫尘体现的是勤劳(或:拜年,体现的是尊重他人)。(2分) (2)①内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等。②外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等。(每点2分,共4分) (3)①活动目的:增强学生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春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1分) ②活动形式:开展线下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创意比赛等。(1分) ③活动内容: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春节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工作坊:组织学生进行春节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如剪纸、写春联等。创意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现代元素的春节文化产品,并进行评选和展示。(1分) ④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创意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