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六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统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指出: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坚定文化自信;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依据这一要求,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历史与文化”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
其中,第六课有两个话题,分别为“早期文明发祥地”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第一个话题早期文明发祥地,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重要发祥地,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住、食、用等方面的特点,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在建筑、文字、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第二个话题举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先让学生通过感受以殷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明成就,领悟古代文明的价值,树立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两个话题之间有递进的逻辑关系,先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重要诞生第和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明,在探究世界和中国的文化遗产及其古代文明成就。第七课有三个话题,分别为“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多彩的世界文化”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第一个话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先从了解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切入,然后转向感受各种自然环境的美。第二个话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以舞蹈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感受世界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从礼仪视角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从建筑等角度探究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视角,关注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意义。第三个话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两个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尴尬场景,让学生体会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见面礼仪和用餐礼仪等,让学生体会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框架如下:
教学目标:
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知道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了解地球上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感受各种自然环境的美。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初步理解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初步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形成尊重文化差异的观念和态度。
课时分解:每一课的一个内容为一课时,本单元共计五课时。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人类文明世界文化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在内容上并不系统,在思想观念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需要通过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认识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虽然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学生不仅需要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有初步的系统认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三)作业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本单元的作业设计目标:感知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杰出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树立自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探究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知道文化的多样性,愿意并努力尊重文化多样。促进学生形成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整合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交流的中积极主动展现自己,引导学生学会展示自己,推销自己;通过实践活动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拼搏奋斗能力。
三、详细作业设计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早期文明发祥地)
课时作业目标: 探究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杰出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课时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考古学家
1.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明差异
半坡人 河姆渡人
相同点
不同 之处 生活地区
住房类型
使用工具
种植农作物
2.请你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收集的信息,完成下面的考古发现。
流域
人类早期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文明成就 文字
农业
建筑
其它
作业类型:归纳梳理,填写表格
作业如何使用: 课上布置,交流。(20分钟)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课时作业目标: 通过交流分享,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古代文明成就的辉煌灿烂,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激发学生自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课时作业内容:大千世界 探索文明—我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言
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分布地区,具体特点和自身感受展开介绍。
作业类型:演讲
作业如何使用: 学生课前收集一些世界文化遗产资料,按要求编辑文字,可制作PPT,课上演讲展示。(20分钟)
第七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一课时: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课时作业目标: 通过制作世界自然景观介绍卡。感受自然环境的差异,体会自然之美。
世界自然景观介绍卡
地理位置
环境特点
图片信息
课时作业内容: “世界文化之旅”小导游。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寻找一处最令人向往的世界自然景观,说说它的奇特之处,来制作一张世界自然景观介绍卡,展示在班级的后黑板处。
作业类型:收集资料
作业如何使用:课前布置完成,学生浏览欣赏(15分钟)
第七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二课时:多彩的世界文化)
课时作业目标: 学生通过自己自行设计探究问题,进一步探究衣食行等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时作业内容: 小小研究员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收集该国的饮食、服饰或者节日、民居等某方面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张“多彩的世界文化研究计划卡”,与同学分享。
作业类型:问题的提出与设计
作业如何使用:课上设计研究计划卡,课下探究。
第七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三课时:尊重文化多样性)
课时作业目标: 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差异、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并学会与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
课时作业内容:
材料分析题:暑假里,大鹏和爸爸妈妈去美国旅游,中午他们在当地一家特色餐厅吃饭,服务员非常热情,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没想到结账时,服务员却暗示他们付小费。对此,大鹏他们很不理解。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付小费的情况呢?
2.如果你是大鹏,你该怎么做呢?
作业类型:课上练习
作业如何使用:课上事例分析练习(5分钟)
本单元拓展延伸主题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基础之上,探究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原因,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课时作业内容: 寻根问底,探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直从未中中断的原因。
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是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其余三个文明古国,无论他们当年有多么辉煌,如今都已被尘封在历史之中。那么,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至今,从未追断呢?追寻原因……
作业类型: 问题探究(资料收集,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业如何使用: 课下搜集资料完成(根据学生情况,时间无法估计)
四、作业实施过程
作业评价:本单元的作业采用的是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树立自信心。2.小组评价。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小组,每四人为一组,对每次的作业小组内展开评价,这样在小组学习中形成互评,同学之间学会合作,互勉互助,共同提高。3.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请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作业评价中,督促学生形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4.教师评价。针对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教师给予面批,笔批等方式,多多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发现作业设计的问题,及时调整作业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