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斗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斗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从江县斗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共28分。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下列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自画像描绘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勇于担当的负责任大国
C.国际合作各领域的领导者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
2.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此举( )
A.源于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减轻 B.顺应了越来越强劲的时代潮流
C.表明我国把对外开放放在首位 D.是巩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3.近年来,关注我国两会的外国媒体和外国记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这些“多”充分说明( )
A.中华文明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同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
C.中国的发展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
D.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74%上升到18.5%,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 )
A.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B.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C.我国的人均收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我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的这些讲话,向世界传递出中国( )
A.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 B.只积极谋求自身的发展
C.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D.是维护国际秩序的决定力量
6.当地时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近年来,针对全球迫切需要,我又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方愿同亚太各方一道,推进落实这些倡议,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B.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C.中国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已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D.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7.在浩繁的汉字中,“和”字是一个结构简单、人人共识的字,但是它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和”是和谐,“和”是平等,“和”是包容。“和”体现出我国对待人类文明的态度是( )
A.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B.排斥漠视,唯我独尊
C.交流互鉴,全盘吸收 D.加强沟通,消除差异
8.截至10月,我国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35%左右。这说明( )
A.我国人民在对外贸易中受益
B.我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C.合作共赢的理念已成为世界共识
D.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9.我们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在未来,我国仍然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有( )
①市场空间广阔 ②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 ③“中国制造”需要转型升级 ④国际上恐怖主义持续蔓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多年来,“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中国特有技术,先后被列为中国援助斐济、卢旺达、莱索托等国的项目,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这种由习近平总书记“代言”的“中国草”,被当地称为“幸福草”“致富草”。这说明,中国( )
①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本 ②主动学习借鉴他国的一切文化成果 ③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对外关系》中认为,未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具体表现在( )
①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②对外经济援助 ③全球环境保护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下列做法能体现中国担当的有( )
①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②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 ③中国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④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务实合作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连续性文本:第13小题,本题6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3.请仔细阅读图表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图表,分析我国在哪些领域具备了更好的发展条件。(2分)
(2)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谋求自身发展 (4分)
三、阅读与思考:第14小题,本题8分。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14.材料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1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现代化的机场和码头,通畅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催生新的经济走廊,激发新的增长动力,成为新时代的商贸大道、驿站。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影响力 (4分)
(2)请阐述中国是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4分)
四、判断与分析:第15小题,本题8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15.[同行天下大道 共创光明未来]
站在国际局势深刻演变的历史关口,面对世界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各国在关注,更在期待:阔步行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将为这个世界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增添几多前行力量。
新时代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与各国同行天下之大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繁荣美好世界带来希望与力量。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整体开放,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发展,竭尽全力。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竭尽全力担当责任。(8分)
五、实践与探究:第16小题,本题20分。按要求完成任务。
16.某校召开“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请你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材料一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10月26日发射升空,搭载3名航天员飞往中国空间站。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外媒纷纷称赞,认为这些展现出中国的太空雄心与迅速发展的航天实力。
在10月25日召开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及地区与中国开展合作,一起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材料二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一只乒乓球放入水中会很自然地浮起来。如果同学们会游泳,跳入泳池也能明显感觉到水给我们身体的浮力。如果在太空把乒乓球放在水中,球会像一个蛋黄一样安静地呆在水里,完全不会飘起来。原来,处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来源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液体深度越大,压力就越大,它的根本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下部的液体需要给上部液体提供支持力,才能平衡上部液体的重力,这就是浮力。既然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重力,那么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液体自然就没有浮力。
(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 (6分)
(2)中国被外媒称赞和向全世界发出邀请,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大国外交 (8分)
(3)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请你阅读材料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然后做出假设,最后论证观点。(6分)
提出问题:
你的答案:
寻找证据: 答案:
1.(C)
2.(B)
3.(B)
4.(D)
5.(A)
6.(C)
7.(A)
8.(B)
9.(D)
10.(C)
11.(A)
12.(D)
13.(1)答:中国在资金、技术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2分)
(2)答: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④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分)
14. (1)答: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④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4分)
(2)答:①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②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③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④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⑤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答出四点即可,4分)
15.答:观点错误。理由:(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3分)
(2)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③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4分)
(3)所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1分)
16.(1)答:①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②我国的航天科技走在世界前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6分)
(2)答:①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8分)
(3)答:(示例)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何逃不出“水心”
你的答案:太空里的液体没有浮力。
寻找证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重力。(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