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选择题各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沿纬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据图可知( )
A. 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 B. 中低纬度地带人口多,高纬度地带人口少
C. 南半球人口多,北半球人口少 D. 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2. 影响40°S~60°S地带人口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
A. 植被 B. 热量 C. 海陆分布 D. 开发历史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的“瑷珲-腾冲线”(后改名为黑河-腾冲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被称为“胡焕庸线”。读1982—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变动统计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人口规模(亿人) 人口份额(%) 人口密度(人/km2)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2020 13.18 0.92 93.50 6.50 321.87 17.23
2010 12.46 086 93.52 6.48 304.36 16.24
2000 11.64 0.79 93.67 6.33 284.23 14.78
1990 10.61 0.69 93.88 6.12 259.14 13.01
1982 9.45 0.60 93.99 6.01 230.69 11.35
3. 从1935年至今,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显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大致稳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人口政策 C. 人口迁移 D. 经济水平
4. 上表反映的西北半壁人口份额变化特点主要是因为( )
A.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 B. 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
C. 对外开放边境贸易发展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
5. 近年来,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负增长区均出现扩张现象,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B.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 D. 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变迁
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呈现出短时段流动、农村人口占比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为主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并不高。下图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不同省份选择空间分布格局图(箭头粗细代表人数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迁入华北、华东相比,东北人口迁入西南地区的迁移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较远②文化相近③经济较差④气候较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推测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 B. 加重东北年轻人抚养比
C. 有效完善当地基础设施 D.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黄山市常住人口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黄山市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承载力下降 B. 剩余劳动力增加
C. 生活居住成本高 D. 人口迁出量增多
9. 针对人口发展现状,今后黄山市应当( )
A. 调整人口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
B.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 建设高档住宅,吸引外地人买房
D. 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
消费水平是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0. 图中能反映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关系的曲线是( )
A. a B. b C. c D. d
11. 日本消费水平高,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 B. 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C. 矿产等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D. 海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据统计,2022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了85万人,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图示期间出现过数次人口增长的高峰。下图为1962-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我国各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次序为( )
A. 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 B. 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
C. 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老年人口 D. 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13. 与目前我国人口负增长原因关联紧密的是( )
A. 人均寿命延长 B. 平均婚育年龄上升 C. 人口迁出率上升 D. 近年生育政策调整
14. 图中信息显示,196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 )
A. 先升后降 B. 先降后升 C. 波动下降 D. 持续上升
15. 1981~1990年期间人口增长小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引导 B. 育龄妇女数量较多 C. 人口迁入 D.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漫步上海,几乎每走过一个街口就有一个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纳入城乡公园名录的口袋公园已达265座。这些散落的口袋公园,都是当地人从钢筋水泥的缝隙里“抠”出来的,它们曾经是堆放杂物的工地、封闭的单位院子……。下图为上海某口袋公园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上海的口袋公园多分布于( )
A. 住宅区 B. 商业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17. 上海口袋公园的建设可以( )
A.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B.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C.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D.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都市农业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按区域特征,广州市可分为中心城区,(CBD和非CBD区域)、近郊区及远郊区共3个圈层4个农业类型区。表示意该市4个类型区都市农业建设模式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区 项目 花城农园 一方乐田 都市锦田 艾米稻香小镇
城市区位 中心城区CBD (天河区) 中心城区非CBD(海珠区) 近郊区 (黄浦区) 远郊区 (从化区)
耕作模式 科技机械培植 人工耕作 机械化耕作 机械化耕作
农业形态演变 无→“立体田”农旅综合体 城中荒田→ 市民农园 江心岛田→科研实验田 城郊闲田→ 现代农业产业园
18. 在中心城区CBD布局立体农业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量大 B. 高素质劳动力多
C. 土地成本高 D. 改善城市微气候
19. 目前广州市各农业类型区的主要功能是( )
A. 花城农园为“农业+科研” B. 一方乐田为“农业+商业”
C. 都市锦田为“农业+游憩” D. 艾米稻香小镇为“农业+旅游”
马龙区土瓜冲村距离曲靖市区16公里,曾是一个“空心村”,房空地荒,资源沉睡。近年来,该村持续更新改造,积极盘活闲置房屋与土地资源,将曾经不起眼的“空心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绿美“旅居村”,游客向往的“热门村”。完成下面小题。
20. 更新改造前,土瓜冲村房空地荒,资源沉睡的原因在于( )
A. 城乡经济差异 B. 资源过度开发 C. 自然环境变迁 D. 新型城镇化发展
21. 更新改造后,土瓜冲村闲置资源可能被开发为( )
①田园餐厅②大型商超③物流中心④旅居客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 随着该村的发展升级,对原住居民的影响主要是( )
A. 观光旅游需求增加 B. 就业途径得到拓展
C. 平均出行成本上升 D. 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城市蜂窝化”是日本提出的城市收缩、低密度化的空间微观表现,指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的现象。我国的许多城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乡村的人口收缩也受到关注,若不加以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这些国家内部出现大量空房、空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 )
A. 城市环境恶化 B. 人口密度加大
C 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上升 D. 经济高质量发展
24. “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 )
A. 使城市的居住环境质量下降 B. 吸引郊区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C. 对青壮年吸引力增强 D. 提高城市的相关服务效率
25. 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是( )
A. 东部大城市 B. 东部中小城镇
C. 西部大城市 D. 西部中小城镇
生活圈是由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各类服务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根据居民到服务设施出行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不同等级。近年来,我国开展生活圈规划建设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下图为三个等级生活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生活圈等级越高( )
A. 服务设施的规模越小 B. 居民出行距离越长
C. 服务设施分布越均匀 D. 居民出行频率越高
27. 不同等级生活圈建设,可以( )
①促进城市功能分区②提高15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等级
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④减轻60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压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坐落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深处,浊漳河南岸,古村建在悬崖上,三面沟壑背靠悬崖峭壁,犹如一座“空中村落”。据考证,岳家寨村村民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逃难于此。下图示意石城镇岳家寨后碣村。完成下面小题。
28. 岳家寨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 临近河谷,取水方便 B. 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C. 耕地丰富,土壤肥沃 D. 地形闭塞,奇险峻峭
29. 能体现岳家寨地域文化的建筑风格为( )
A. 石头房 B. 马头墙 C. 窑洞 D. 天井
地处滇东北部乌蒙山腹地的某乡镇,峡谷深涧众多,水温常年保持在16℃左右。某鲟鱼集团公司(图示意其发展历程)于2011年入驻该乡镇,当前已建成集育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冷水鱼产业基地,所产鱼子酱主要远销欧美,该乡也被称为“中国鲟鱼谷”。完成下面小题。
30. 和黑龙江比较,在滇东北某乡发展鲟鱼养殖的主要优势是( )
A. 广阔的平原地形 B. 丰富的淡水资源 C. 较好的热量条件 D. 便利的交通网络
31. 为拓展鲟鱼子酱的国内市场,该集团亟需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标准 B. 发展跨境电商,加强贸易
C. 增加出口补贴,降低价格 D. 培育饮食文化,加强宣传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白川乡。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如诗如画。合掌屋的屋顶是厚厚的茅草搭建而成,坡度很大,生活在此地的人们对火灾十分谨慎小心。下图示意白川乡位置和合掌村、合掌屋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 该地为合掌屋屋顶提供茅草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D. 高粱
33.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是( )
A. 机械大型化 B. 需劳动力少 C. 商品率高 D. 单产量高
34. 白川乡其聚落空间形态特点是( )
A. 分散型 B. 团块状 C. 带状 D. 密集型
第Ⅱ卷综合题(共32分)
二、综合题(共32分)
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传统木构建筑结构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图1示意建于750~1750年间的我国部分区域传统木构建筑遗址分布。研究发现,900~1300—年间为温暖期,气候温暖湿润,1300~1750年间为小冰河期,气候寒冷干湿波动大。最大降雪事件的变化是影响该区域古代建筑改造的主要因素。图2为该区域传统木构建筑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1)试从人口、技术、原料、环境等方面说明甲区域传统木构建筑遗址密度大的原因。
(2)说明900~1750年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结合特征分析,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图2传统木构建筑可能出现的变化。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优质咖啡树喜气温稳定、年降水量多的气候环境。土壤城排水良好且富含火山灰质。科纳咖啡种植区位于夏威夷岛西部的火山坡地,海拔450—900m,局地小气候显著。该地咖啡以独特风味闻名,种植区分布狭窄,总面积仅约5km ,但售价是普通咖啡的3—4倍。下图示意夏威夷群岛概况。
(1)从气候条件和种植面积角度,分析科纳地区咖啡价格高于普通咖啡的原因。
(2)简述科纳咖啡种植区火山坡地种植咖啡的自然优势(从地形,地质,土壤等方面分析)。
(3)研究表明,科纳地区适合发展小规模家庭农场式咖啡种植,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选择题各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5题答案】
【答案】3. A 4. D 5. B
【6~7题答案】
【答案】6 B 7. A
【8~9题答案】
【答案】8. D 9. B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B
【12~15题答案】
【答案】12. A 13. B 14. D 15. B
【16~17题答案】
【答案】16. A 17. B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20~22题答案】
【答案】20. A 21. D 22. B
【23~25题答案】
【答案】23. A 24. A 25. D
【26~27题答案】
【答案】26. B 27. D
【28~29题答案】
【答案】28. D 29. A
【30~31题答案】
【答案】30. C 31. D
【32~34题答案】
【答案】32 B 33. D 34. A
第Ⅱ卷综合题(共32分)
二、综合题(共32分)
【35题答案】
【答案】(1)甲区域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古聚落数量多;甲区域古代经济发达,能工巧匠多,建筑选材精良,建造技术精湛,建筑质量好;甲区域古代木材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甲区域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
(2)
气候变冷,降雪增多,极端降雪事件增多。为了有效清除降雪,传统木构建筑屋顶坡度增大(或曲率减小/光滑程度增加/强度增加);为了减小重雪压垮房屋,房梁加粗;避免房屋基脚被大雪埋压,房屋地基抬高。
【36题答案】
【答案】(1)处于适宜咖啡生长的纬度带,光热条件优越,咖啡品质高:位于太平洋沿岸,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全年气温适宜,年降水量丰沛;海拔相对高差造就了特殊的局地小气候环境,改善咖啡生长环境;适宜种植咖啡的面积小,产量较少,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价值等。
(2)火山坡地坡度适中,排水性良好;火山岩风化土富含矿物质,为咖啡树生长提供较多的养分;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利于咖啡树根系发育等。
(3)火山坡地地形破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小块梯田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小农场便于精耕细作;局地小气候差异明显,需因地制宜种植;家庭农场规模适度,有利于及时应对天气变化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