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八年级第一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诊断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 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2分。)1.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福祉。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 B.民主集中制C.宪法监督制度 D.宪法宣誓制度2.心中有法,行为有度。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根本活动准则是A.法律 B. 宪法 C.家规 D.校纪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落实。这体现出宪法的规定具有的特点是A.规范性 B.保障性 C. 原则性 D 具体性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党领导立法 B.坚持依宪执政C.党支持司法 D.中国共产党领导5.只有通过实践中的落实与执行,宪法文本才能转化为现实效力,其根本法地位才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这说明宪法的生命在于A.实施 B.人民的信仰C.认同 D.人民的拥护6.在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我国武装力量属于A.执政党 B.政府 C.人民 D.公民7.我国宪法是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的成果。这说明我国宪法A.是党和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B.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C.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D.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8.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这说明,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是A.规范 B.监督 C.执行 D.惩罚9.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共同行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A.根本的活动准则B.至高无上的权威C.最高政治领导力量D.国家机构主导地位10. “电子签”高利贷,维修平台乱收费, “保水虾仁”危害食品安全……“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的关注,纷纷表示应将这些问题写入宪法,对此你的观点是A.赞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包含所有问题B 不赞成,宪法只规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C 赞成,宪法地位高,可以解决一切违法问题D.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1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有④十三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双减政策②吉林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③长春市教育局通报十一起违规校外学科培训行为处罚情况④小力一家召开家庭会议,少数服从多数决定放学后学钢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省委会议讲话时强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舞台,让蛮干胡干、躺平不干的干部靠边站。这启示国家公职人员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③法无禁止皆可为 ④行使权力有程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异地就医方便了,生活品质提高了……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这充分体现了①我国人权主体的广泛性②我国人权内容的广泛性③国家保障人民生活一切权利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下图可以看出,在我国①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②人民法院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③人民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检察院负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每年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国家号召学校举行宪法宣传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①依法执政 ②公正司法 ③学习宪法 ④认同宪法A 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分)立法法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是“管法的法”。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小力认为,立法法是“管法的法”,它与宪法没有任何关系。(1)你赞同小力的观点吗 (1分)请运用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2分)(2)划线部分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哪一项具体体现 (1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重民本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求把人民作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1)将“人民”二字铭刻在心,请回答党的根本宗旨。 (2分)(2)划线部分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3)材料里党践行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分)(4)请运用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 (4分)18.阅读2024年宪法备案审查工作相关事例,回答问题。 (8分)审查情况 内容解析某地方政府条例规定,因犯罪受刑事处罚人员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公民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一规定提出审查建议,认为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应予以纠正。 (1)任务一:材料体现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具备什么职权 (2分)最低生活保障是实施宪法有关规定的一个具体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为该条例侵犯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违背了宪法精神。 (2)任务二:材料体现了宪法监督的哪一项内容。(2分)全国人大常委会与该地方人大常委会沟通,督促对该条例作出废止处理。 (2)任务三:材料说明哪一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2分)(1)请完成研学任务。 (6分)任务一: (2分)任务二: (2分)任务三: (2分)(2)上述事例说明,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哪一项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和落实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材料说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2分)(2)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此内容的原因。 (4分)20.宪法宣传周期间,八年级学生搜集了以下宪法资料,请你阅读并参与交流。(12分)(1)宪法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家性质(2分)(2)划线部分说明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2分)(3)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哪些意义 (4分)(4)让划线部分得到落实,宪法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树立怎样的理念 (2分)(5)增强宪法意识,请你为学校设计一项宪法宣传活动。 (2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一次教学诊断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B.3.C4.D5.A6.C7.B8.B9.C10.D11.A12.A13.C14.B15.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不赞同。(1分)宪法是立法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立法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分)(2)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1分)17.(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2分)(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分)(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2分)18.(1)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分)(2)合宪性审查和监督。(2分)(3)地方各级人大。(2分)(4)宪法监督制度。(2分)19.(1)宪法。(2分)(2)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分)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20.(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2)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2分)(3)①法律角度: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②国家角度:有利于依宪治国,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③公民角度: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4)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2分)(5)例:开展宪法精神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演讲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