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咏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对诗意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出示词语练习题(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游戏找春天) (设计意图:课件制作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环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 1.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幻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3.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4.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5.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1.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图片,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借助课件出示的“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读,指读。柳树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诗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 (设计意图:着重抓住“碧玉”“绿丝绦”等词语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魅力和高贵。) 2.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 (1) 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句。出示“柳叶”图片,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2) 前后两个人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 (3) 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 指读,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 七、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二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 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共25张PPT)咏柳[唐]贺知章第二课时古诗两首汇报人:WPS1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草长莺(yīn yīng)飞二月天,拂(fú fó)堤(dī tí)杨柳(liǔ liú)醉(zuì zhuì)春烟。2.碧玉妆(zuāng zhuāng)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sī shī)绦(tāo tiáo)。复习导入二、读拼音写词语。gǔ shī cūn jū ér tóngbì yù huà zhuāng lǜ sèyǔ sī jiǎn dāo剪 刀绿 色化 妆村 居碧 玉儿 童古 诗雨 丝三、比一比,选字填空。对 过 村( )庄 ( )去 ( )错里 童 同相( ) 儿( ) ( )外思 丝 诗唐( ) ( )考 ( )线村丝过对同童里诗思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核心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1.这两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3.《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梳理文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似:如同,好像。裁:裁剪。诗的前两句: “妆”字写柳树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高”字衬托出柳树袅袅婷婷的风姿;“碧玉”表现了柳树鲜嫩新翠。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高的特点。“垂”写出了柳枝的长和柔;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形象展现了柳枝的美丽。这一句,把柳枝茂密、柔软、下垂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诗的后两句:“细叶”一词,写出了柳叶细巧的特点。巧用设问,用“谁裁出”表达自己对柳叶的赞叹。整体感知拓展:作者把柳枝比作丝绦,你觉得柳枝还像什么?请仿写一个比喻句。细细的柳枝像婀娜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什么是设问?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找中心句的方法有哪些?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答题模式:此处通过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XXXX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深思。认识设问核心问题:《咏柳》表达了作者对柳树、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串珠问题:2.《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咏柳》写了柳树和春风。柳树高大、碧绿,枝条长而柔软,叶子细小。春风温暖。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和无穷的创造力。3.《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咏柳》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的好处是:诗人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写出了柳树颜色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到柳树的颜色很美;把柳枝比作绿丝绦,写出 柳枝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样子很美;吧二月春风比作剪刀,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形可循,让人感觉到春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的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运用设问的好处是:不但写出了柳叶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巧妙过渡,表达了自己对春的热爱之情。咏 柳总写:碧玉———树高爱柳树爱春天爱大自然柳条 万条——绿丝绦柳叶 细叶——谁裁出分写想象:春风——似剪刀课文结构《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课文主旨送 别(隋)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推荐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国学诵读【与柳有关风俗文化】(1)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2)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借物抒情,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背诵课文。(1)朗读课文。(略)(2)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3)背诵课文。(略)参考答案:《村居》中春天的美景: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 歌唱。堤旁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早早放学归来,忙趁着东风,兴致勃勃地放起了风筝。《咏柳》中春天的美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无数条随风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教师点拨:这是本课两首诗中的名句,注意在熟读古诗或背诵古诗的基础上进行。填写诗注意前后的衔接,不要丢字加字。参考答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莺飞 ,拂堤杨柳醉 。不知细叶谁裁出, 。2.读一读,填一填。3.读一读,记一记。教师点拨:这是本课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语,注意读一读,记一记,了解生字的意思。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吹拂 春风拂面 化妆 梳妆打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