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5 年新高考模拟卷地理(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题号 第 I 卷 第 II 卷 总分 合分人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在库布齐沙漠核心区,有一个面积达 15 万亩的立体光伏生态治沙园,在高支架光伏板下,每亩地可以养 30 只鸡,农民放置可移动的鸡笼供鸡夜间休息,每天移动一定的距离,并配合种植沙生植物,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据此完成 1 - 2 题。1.光伏板下养鸡成活率得以提高主要是由于其( )A. 降低地表温度 B. 增加土壤湿度C. 提高植被盖度 D. 减小昼夜温差2.每天移动鸡笼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展鸡的活动范围 B. 改善鸡的生存环境C. 增加鸡的食物数量 D. 分散鸡粪改良土壤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人口一直集中在爪哇岛,该岛人口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60%。2019 年 8 月 26 日,印尼总统正式宣布人口外迁计划,大量人口将被迁到加里曼丹岛东部。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图和爪哇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3 - 5 题。3. 与爪哇岛相比,加里曼丹岛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A. 耕地不足 B. 资源匮乏C. 环境脆弱 D. 经济落后4. 印度尼西亚政府从爪哇岛向外大量迁移人口的目的是( )①平衡区域发展 ②规避自然灾害 ③加强领土管理 ④维护社会安定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5. 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加里曼丹岛人口构成变化显著,比重必然增大的是( )A. 城市人口 B. 老年人口C. 女性人口 D. 外籍人口下图为全球和南、北半球 1 月、7 月月平均气温及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据此完成 6 - 7 题。6. 图中①②③折线分别代表的平均气温为( )A. 南半球、北半球、全球平均B. 北半球、全球平均、南半球C. 北半球、南半球、全球平均D. 南半球、全球平均、北半球7. 导致南、北半球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洋流冻土具有流变性,具有冻胀与融沉两种风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良冻土的热融滑塌风险也在逐渐的攀升,主要特点是土体结构松散,降低导热系数,容易导致热融滑塌型滑坡。下图是我国青藏公路采用填埋碎石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 8 - 10 题。8. 碎石填埋可以有效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主要是因为( )A. 减少到达含土冰层的太阳辐射B. 透水性强,增加含土冰层水量C. 起到固定土体结构的作用D. 减缓地温上升,保持冻结状态9. 推测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难度最大的季节和地段是( )A. 夏季洼地B. 夏季坡地C. 冬季洼地D. 冬季坡地10. 为有效减少热融滑塌型滑坡发生,该治理工程方案还必须考虑( )A. 截水排水B. 种植植被C. 混凝土加固路基D. 削坡平整土地顺层坡是指倾斜方向与层状基岩的倾向接近或大体一致的边坡,反之称为逆层坡。某喀斯特槽谷区的断面呈 “U” 形,槽谷两侧边坡存在典型的顺层坡和逆层坡。如图为相同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下在不同孔裂隙度下的地表、地下产流量 (以自然裸坡作为对照) 示意图。据此完成 11 - 13 题。11. 图中为顺层坡的是( )A. ①坡和③坡B. ①坡和④坡C. ②坡和③坡D. ②坡和④坡12. 推测顺层坡条件下与地下产流量呈负相关关系的是( )A. 降雨强度B. 降雨历时C. 地下孔裂隙度D. 岩层透水性13. 下列四个坡面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逆层坡裸地B. 顺层坡裸地C. 逆层坡草地D. 顺层坡草地公元前 3 世纪,某地理学家得知太阳光线在 6 月 21 日可以直射到塞尼城的井底。在该日正午他对亚历山大城某垂直地物投下的影子进行测量时,发现阳光偏离地物正上方的角度 a 为 7.2°。接下来他测量了塞尼城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地表距离为 5000 斯塔蒂亚。据此完成 14 - 16 题。14. 图中亚历山大城纬度为( )A. 30.7°NB. 31.25°NC. 16.3°ND. 16.85°N15. 推测地球周长约为( )A. 12.5×5000 斯塔蒂亚B. 25×5000 斯塔蒂亚C. 37.5×5000 斯塔蒂亚D. 50×5000 斯塔蒂亚16. 和公元前 3 世纪相比,如今济南的 6 月 21 日( )A. 昼长变长B. 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 日出方位偏南D. 日落方位偏北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答案第 II 卷 (综合题 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 (共 3 小题,共 52 分)17.(1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 年 6 月 14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厦漳泉都市圈包含厦门、漳州、泉州三个设区市除华安县、永春县、德化县以外的区域,属闽南文化圈,对台联系紧密。陆域占全省的 16%,人口占全省的 44%,GDP 占全省的 49%。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为基岩海岸,占全省海岸线的 34%。左图为福建省地形与主要水系图。右图为厦漳泉都市圈范围及交通状况图。材料二 下表为厦门、漳州、泉州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1) 从省内地理特征角度,分析厦漳泉都市圈港口经济腹地小的原因。(4 分)(2) 指出厦漳泉三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6 分)(3) 提出能够深化厦漳泉三地融合,增强都市圈辐射能力的合理化措施。(6 分)18.(2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耕地中的 “大熊猫”。然而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危害日益加剧。某专家小组对长白山东辽河上游地区进行了科学研究,发现该区域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山丘顶部坡度最大;目前山丘顶部仍保留有一定面积的次生林,中下段多被开垦;该地年平均气温 5.2℃。侵蚀沟发育与分布是地形、气候、耕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 1 为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侵蚀沟分布情况,图 2 为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侵蚀沟分布情况。(1) 概括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侵蚀沟分布规律,分析坡度在 22° - 24° 时,侵蚀沟数量最少的原因。(8 分)(2) 结合图文材料,指出侵蚀沟发育强烈的坡向并分析原因。(6 分)(3) 分析东北地区侵蚀沟发育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6 分)19.(16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回涡沙丘是一种重要的风沙地貌类型,是风沙流在特定条件下遇到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前堆积形成的,类似于新月形沙丘。沙丘表面气流和风沙流控制沙丘的形态演化过程和移动过程。新疆策勒县位于新疆南部绿洲 - 沙漠过渡带,在过渡带灌丛沙堆上风向普遍发育回涡沙丘。(1) 从宽度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灌丛形态和回涡沙丘形态间的关系。(4 分)(2) 风沙流挟沙能力受风速的影响,回涡沙丘不同部位风速差异导致挟沙物质平均粒径不同。说明回涡沙丘上 H1 ~ H4中风沙流挟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的部位,并加以解释。(6 分)(3)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对过渡带回涡沙丘的影响。(6 分)2025 年新高考模拟卷地理答案ADD4.C5.D6.B7.B8.D9.B10.11.A12.C13.B14.B15.D16.D17. 港口经济腹地小的原因: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2 分),厦漳泉都市圈与内陆地区之间交通不便,阻碍了港口与内陆腹地的经济联系(2 分)。 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同属闽南文化圈,文化认同感强(2 分);地理位置相邻,空间距离近(2 分);经济互补性强,厦门第三产业发达,泉州和漳州第二产业有特色,产业发展各有优势(2 分)。 深化融合、增强辐射能力的措施: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2 分);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2 分);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业(2 分)。18. 侵蚀沟分布规律及原因:规律:坡度 0 - 15°,侵蚀沟分布比例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坡度 15 - 24°,侵蚀沟分布比例随坡度增大而减小(4 分)。原因:坡度在 22° - 24° 时,山丘顶部多为次生林,植被覆盖率高,对坡面的保护作用强,减少了侵蚀沟的发育(4 分)。 侵蚀沟发育强烈的坡向及原因:坡向:东南坡(SE)(2 分)。原因:东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且集中(2 分);东南坡多为开垦地,植被破坏严重,水土保持能力弱(2 分)。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侵蚀沟发育会导致黑土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威胁国家粮食安全(3 分);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生态安全(3 分)。19. 灌丛与回涡沙丘形态关系:灌丛宽度越大,阻挡风沙流的范围越广,回涡沙丘宽度越大(2 分);灌丛高度越高,阻挡风沙流的能力越强,回涡沙丘高度越高(2 分)。 风沙流挟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的部位及解释:H1 部位(2 分)。解释:H1 位于沙丘迎风坡底部,风速较大(2 分),风沙流挟沙能力强,大粒径的沙粒更容易被搬运和堆积在此处,所以风沙流挟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2 分)。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对回涡沙丘的影响: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过渡带的灌丛因缺水生长受影响,植被覆盖率降低(2 分);灌丛对风沙流的阻挡作用减弱,回涡沙丘的形成和发育受到抑制,沙丘高度可能降低,面积可能减小(2 分);同时,风沙活动加剧,可能导致沙丘移动速度加快,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 年新高考模拟卷答案.docx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