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同步训练】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62)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P63-P64)(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体现: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要求: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要求: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的材料经常出现,要联想到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观念、民族气质、制度选择、文化艺术等都与人文精神的滋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的是 ( A )①熏陶教化作用 ②凝聚示范作用③产生负面情感作用 ④提高学习成绩作用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一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典范事例。这( B )①体现了和谐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②有助于坚守做人的品格③损害了各自的利益 ④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年8月30日,海南省委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海南好人”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共有12人入选。该活动的开展 ( D )①有利于引导我们倾尽所有帮助他人②有利于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③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④有利于我们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A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以下名言警句中,体现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是 (A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人不为己,天诛地灭C.狭路相逢勇者胜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6.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下列行为属于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的是 ( A )A.志愿者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B.小明等待公交车时不排队,拥挤上车C,军军在地铁里大声喧哗D.小磊在上晚自习时与同桌追逐打闹7.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全国妇联开展此项活动旨在 ( D )A.保障每个家庭都和谐友爱B.迅速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C.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D.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8.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启示我们要 ( A )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②充满活力朝气,积极努力奋进③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④努力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体现的思想文化是 ( B )A.精忠报国 B.向上向善 C.诚信友善 D.爱岗敬业10.2024年8月,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名单发布,黔西南州兴仁市学生王婷婷上榜。她出生于农村家庭,刚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血管瘤,先后经历了四次手术和多次住院治疗,但她从没有向病魔妥协。身体康复后,她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000余小时。这启示我们应当 ( D )①传递社会正能量,直接模仿榜样言行②自我省察,彻底消除社会不良风气③弘扬时代新风,立己达人、兼善天下④积极进取,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智慧11..某校开展“见贤思齐,见善则迁”的议题式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子议题一:品读经典之美】文学经典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请你推荐一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史记》推荐理由:书中记载了许多仁人志士的事迹,他们的爱国精神、诚信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阅读《史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子议题二:感受诗词之美】有同学搜集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下面是诗句摘录。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谈谈倡导这一理念的意义。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子议题三:传承榜样之美】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以“筑梦中国少年行”为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重点推介了7名(组)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3名(组)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请你说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的意义。①为广大青少年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明白优秀并非遥不可及,激励更多孩子见贤思齐,通过学习榜样的行为和品质,不断提升自己,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养成。②鼓励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业成绩,还关注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同步训练】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62)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 、凝聚示范作用。★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P63-P64)(1)弘扬 的思想文化。体现: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要求:我们应当正确运用 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弘扬 的思想文化。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要求: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我们应当向 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的材料经常出现,要联想到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观念、民族气质、制度选择、文化艺术等都与人文精神的滋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的是 ( )①熏陶教化作用 ②凝聚示范作用③产生负面情感作用 ④提高学习成绩作用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一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典范事例。这( )①体现了和谐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②有助于坚守做人的品格③损害了各自的利益 ④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年8月30日,海南省委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海南好人”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共有12人入选。该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引导我们倾尽所有帮助他人②有利于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③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④有利于我们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以下名言警句中,体现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是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人不为己,天诛地灭C.狭路相逢勇者胜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6.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下列行为属于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的是 ( )A.志愿者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B.小明等待公交车时不排队,拥挤上车C,军军在地铁里大声喧哗D.小磊在上晚自习时与同桌追逐打闹7.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全国妇联开展此项活动旨在 ( )A.保障每个家庭都和谐友爱B.迅速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C.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D.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8.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启示我们要 ( )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②充满活力朝气,积极努力奋进③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④努力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体现的思想文化是 ( )A.精忠报国 B.向上向善 C.诚信友善 D.爱岗敬业10.2024年8月,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名单发布,黔西南州兴仁市学生王婷婷上榜。她出生于农村家庭,刚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血管瘤,先后经历了四次手术和多次住院治疗,但她从没有向病魔妥协。身体康复后,她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000余小时。这启示我们应当 ( )①传递社会正能量,直接模仿榜样言行②自我省察,彻底消除社会不良风气③弘扬时代新风,立己达人、兼善天下④积极进取,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智慧11..某校开展“见贤思齐,见善则迁”的议题式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子议题一:品读经典之美】文学经典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请你推荐一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子议题二:感受诗词之美】有同学搜集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下面是诗句摘录。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谈谈倡导这一理念的意义。【子议题三:传承榜样之美】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以“筑梦中国少年行”为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重点推介了7名(组)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3名(组)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请你说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下册道德与法治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同步测试(学生版).docx 七年下册道德与法治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同步测试(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