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 初中化学阶段性模拟训练题2 答案选择题1-5 DDCBA 6-10 DBCDC 11-15 BDCDB二、非选择题16.(1)H (2)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氢气 Fe和 Fe 3 +(3)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离子总数更少 酸根离子种类17.(1) 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2) 无色气体;(3) 2H SO + O = 2H SO ; (4) H O。18.(1)i.长颈漏斗 ii. A 2H2O2 = 2H2O +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木条复燃则满iii.防止氧气溶于水,提高体积测量准确性i. 200 ii. 氧气流速;分解 iii. H O(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2) 化合反应;过滤(3) H SO ;溶铜;酸洗(4) c(5) H SO + Ca(OH) = CaSO + 2H O探究一:气泡;白色沉淀;b探究二:Na2CO3+CaCl2=CaCO3↓+2NaCl干燥管吸收了挥发的HCl气体; 方案1 拓展:c(1)3:4(2)解:依题意可得:mFe=100kg×96%=96kg设96kg铁理论上可制得Fe(CO)5的质量为xFe + 5CO = Fe(CO)556 19696kg x=答:理论上可制得336kg Fe(CO)5(广东) 初中化学阶段性模拟训练题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Fe-56 H-1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与其他三项有本质不同的是( )干冰升华 B.液氮制冷 C.酒精挥发 D.酿酒2.海丰莲花山是我国盛产茶叶的地区之一,走进莲花山茶园,茶叶清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3.(2023成都 改编)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0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O4是不带电的分子 B.04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C.O4 与 03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 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4.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分类法。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属于单质的是( )A.液氧 B.干冰 C.金刚石 D.铁粉5.(2024东营 改编)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C.每一个CO2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Na6.(2024鸡西模拟 改编)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钚原子中有 94个质子 B.钚是金属元素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 D.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7.(2023广东 改编)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C.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1D.反应生成c、d 的质量比为22:98.(2024广东)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试剂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试剂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100 g水能溶解30g甲B.a点表示 T ℃时乙的饱和溶液C.T ℃的甲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10.(2024 广东 改编)探究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0.1g) 温度/℃体积/mL 溶质质量分数/%① 5 10 — 20② 5 10 MnO2粉末 20③ 5 5 MnO2粉末 20④ 5 5 MnO2粉末 40⑤ 5 5 Fe2O3粉末 20A.①②探究有无催化剂的影响 B.②③探究 H202溶液浓度的影响C.②④探究反应温度的影响 D.③⑤探究催化剂种类的影响11.下列基于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将NH3通入无色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NH3是一种碱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能燃烧,说明铁丝燃烧需要高浓度的氧气C.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滤纸一定破损了D.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铁,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氧化铁是催化剂12.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实验,以探究铜的性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①中,铜片上没有出现划痕B.实验②中,铜片表面变红C.实验③中,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无色D.实验③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13.如图是以氢氧化钙[Ca(OH)2]为例形成的多角度认识物质思路和方法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组成结构角度:氢氧化钙由 Ca2+和 OH-构成B.从转化角度:CaO +H20=Ca(OH)2C.从性质角度:能与CuO 发生反应D.从应用角度:可用作建筑材料14.(2024 绥化 改编)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除去 KCl溶液中的 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B.检验 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S04 取样,滴加 BaCl 溶液,观察现象C.分离KCI和 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15.(2023 兰州)向少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采用pH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 过程,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B.b点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D. a→b→c→d 过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4 潍坊)“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对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以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_____(填微粒符号)。(2)将表面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铁锈脱落、溶解,溶液变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钉表面产生气泡,该气体为_______ ;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为黄绿色,图1是对溶液变为黄绿色的一种微观解释,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填微粒符号)。(3)分别向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溶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电导率能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相同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离子总数越多,电导率越大)。①图2中曲线1表示向Ba(OH) 溶液中滴加;曲线2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3解释电导率Q点小于N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说明,不同的酸中,由于__________不同,酸的性质也表现出差异。(2025高分突破改编)科普阅读酸雨是指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性质的降水,酸雨主要是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形成pH小于5.6的酸性雨水。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雨水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雷雨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不稳定,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和水反应生成硝酸。酸雨对我们周围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作用。(1)测定雨水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氧化氮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亚硫酸在空气中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02+X=2HNO +N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1)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i.图1中所示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ii.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0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D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用E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O2的体积,往往在集气瓶的水上加入一层油,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庭自制“02发生器”。i.动手实践:有同学在家自制氧气发生器。他用5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_____g水配成浓度为6%的溶液,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ii.原理分析:图2中左瓶用于制气,右瓶作用是湿润氧气,并便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缺点是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会__________________,不易保存。iii.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性质稳定、易保存、直接溶于水可制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Na2CO3 3H2O2) = 4Na2CO3 +3O ↑+6X,则X为______。19.(2024广东)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1)“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铜”中,存在Cu 与O 生成CuO的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3)“制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H20 = 2Cu + O ↑ +2X, X的化学式为______。物质X可用于_______和_______工序。(4)“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内(填字母)。a.45~49 ℃ b.50~52 ℃ c.53~55℃ d.56~60℃(5)“酸洗”后,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废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22广东)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 有_______________产生 样品中有NaCl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______________产生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a. CaCl2溶液 b.稀硝酸 c. BaCl 溶液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 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2]如图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 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___更优。【拓展]图2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 ℃,t1 ~t 的最优范围是___(填字母)。a.40~10b.60~30c.70~40(2023 广东)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制备羰基铁粉的过程如图1所示。(1)Fe(CO)5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Fe+5CO = Fe(CO)5,用100 kg含铁96%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 Fe(CO)5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 初中化学阶段性模拟训练题2 答案.docx (广东) 初中化学阶段性模拟训练题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