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卓越联盟2024一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P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
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图1示意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一2题。

代回人的出
1.2
明保体代有人国盟
2000
2.3

E1500
4.4
11.6

500
24.0
200
56.5

10
20
30
40
0
60
人口比例/%
图1

1.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2.该种地形类型成为人类主要聚居地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植被丰富④气候适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世纪,德国南部沿莱茵河及其支流地区,规定所有继承人都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
财产,实行均分;而在德国北部实行长子继承制,即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
产。据此完成3—4题。
3.受不同继承制度影响,19世纪德国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部城市人口迁入乡村一乡村生活环境好
B.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一北部就业机会更多
C,北部非长子外迁一缺乏田产继承,难以谋生

D.南部人口大量外迁一土地均分导致收入降低
4.推测影响上述材料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经济
C.宗教
D.战争
【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
·25-355A·
2023年我国新疆海产养殖登上热搜,据了解,这个海产养殖基地位于沙漠边缘地带,利用
当地盐碱地特质,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从而模拟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
环境。图2为新疆简图。据此完成5一7题。
城市
美级风,大尖5实种肤人
热用8下1说数酒
图2
5.从资源角度分析,限制新疆人口容量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最可能是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6.“一带一路”倡议及海产养殖的开发对新疆人口容量的影响是
A.提高地区开放度,增加人口容量
B.增加粮食产量,扩大人口容量
C.加强了区际联系,人口外流增多
D.扩大海鲜外运,降低人口容量
7.新疆发展海产养殖对提升区域人口容量的启示是
A.人口容量只与当地自然资源有关
B.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能扩大人口容量
C.只要技术先进,人口容量无极限
D.开发新资源,可减少资源短板限制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量与该时t人口自然增长率/%
期内平均人数之比。图3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
律示意图。据此完成8一10题。
8.据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为

A.②
B.③
①②
⑤时间
C.④
D.⑤

9.在②④时期,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计划生育鼓励生育
B.鼓励生育加快移民
C.生育补贴加快移民
D.生育补贴计划生育
10.若某地区处于图中的⑤时期,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B.人口分布不均,城乡差异大
C.儿童比重大,教育资源紧张
D.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
图4为山西省某地区古村落分布图。据此完成11一12题。
梁坡底村
图例
古村区域
刀新村区蚊
小其的0
1000-等高线/
一河流
图4
【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
·25-355A·卓越联盟2024一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解析】由材料可知,平原海拔一般在200m以下,地势平坦开阔,是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
的地形类型:丘陵海拔一般在200一500m,高原海拔一般在500m以上,盆地是四周高、中间
低的地形,这三种地形类型人口密度均不如平原地区。故A选项正确。
2.C【解析】平原地区成为人类主要聚居地,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势平坦,便于人们进行生产、
生活,①正确:平原地区气候适宜,温度、降水等条件更适合人类生存,④正确。平原地区不一
定矿产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不是影响人类聚居的主要因素,②错误;植被丰富不是吸引人类
聚居的关键因素,③错误。故C选项正确。
3.C【解析】德国北部实行长子继承制,非长子缺乏田产继承难以谋生,所以会选择外迁;19世
纪德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乡村人口迁人城市:南部实行土地
均分制,并非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材料中未体现出北部就业机会更多,使南部人口向北部迁
移。故C选项正确。
4.B【解析北部非长子外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属于经济因素。故B选项正确。
5.C【解析】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从资源角度看,水资源是限制新疆人口容
量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虽然也对人口容量有影响,但不是
最关键的因素。故C选项正确。
6.A【解析】“一带一路”倡议及海产养殖的开发,可提高地区开放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
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增加人口容量;海产养殖不是种植粮食,不会增加粮食产量;加强区
际联系,不一定会导致人口外流增多:扩大海鲜外运,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人口容量。
故A选项正确。
7.D【解析】新疆利用盐碱地发展海产养殖,开发了新资源,突破了水资源短缺这一资源短板
对人口容量的限制。人口容量与当地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提
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扩大人口容量,但不是只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能扩大人口容量;人口容
量受多种因素制约,技术先进也不能使人口容量无极限。故D选项正确。
8.B【解析】③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减少。故B选项正确。
9.A【解析】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计划生
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负数,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应鼓励
生育;加快移民不是解决区域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故A选项正确。
10.D【解析】⑤时期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劳动力过剩、就业
压力大是人口增长过快时期的问题:⑤时期主要体现的是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而非人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5-35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