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卓越联盟2024一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P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二章」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如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图1示意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一2题。的代回人的出1.2明保体代有人国盟2000 2.3长E15004.411.6 500 24.0200 56.5都10203040060人口比例/%图1氧1.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形类型是量A.平原B.丘陵C.高原D.盆地的2.该种地形类型成为人类主要聚居地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势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植被丰富④气候适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世纪,德国南部沿莱茵河及其支流地区,规定所有继承人都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实行均分;而在德国北部实行长子继承制,即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据此完成3—4题。3.受不同继承制度影响,19世纪德国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北部城市人口迁入乡村一乡村生活环境好B.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一北部就业机会更多C,北部非长子外迁一缺乏田产继承,难以谋生器D.南部人口大量外迁一土地均分导致收入降低4.推测影响上述材料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B.经济C.宗教D.战争【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25-355A·2023年我国新疆海产养殖登上热搜,据了解,这个海产养殖基地位于沙漠边缘地带,利用当地盐碱地特质,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从而模拟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环境。图2为新疆简图。据此完成5一7题。城市美级风,大尖5实种肤人热用8下1说数酒图25.从资源角度分析,限制新疆人口容量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最可能是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生物资源6.“一带一路”倡议及海产养殖的开发对新疆人口容量的影响是A.提高地区开放度,增加人口容量B.增加粮食产量,扩大人口容量C.加强了区际联系,人口外流增多D.扩大海鲜外运,降低人口容量7.新疆发展海产养殖对提升区域人口容量的启示是A.人口容量只与当地自然资源有关B.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能扩大人口容量C.只要技术先进,人口容量无极限D.开发新资源,可减少资源短板限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量与该时t人口自然增长率/%期内平均人数之比。图3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8一10题。8.据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为④A.②B.③①②⑤时间C.④D.⑤图9.在②④时期,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计划生育鼓励生育B.鼓励生育加快移民C.生育补贴加快移民D.生育补贴计划生育10.若某地区处于图中的⑤时期,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B.人口分布不均,城乡差异大C.儿童比重大,教育资源紧张D.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图4为山西省某地区古村落分布图。据此完成11一12题。梁坡底村图例 古村区域刀新村区蚊小其的01000-等高线/一河流图4【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25-355A·卓越联盟2024一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A【解析】由材料可知,平原海拔一般在200m以下,地势平坦开阔,是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形类型:丘陵海拔一般在200一500m,高原海拔一般在500m以上,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这三种地形类型人口密度均不如平原地区。故A选项正确。2.C【解析】平原地区成为人类主要聚居地,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势平坦,便于人们进行生产、生活,①正确:平原地区气候适宜,温度、降水等条件更适合人类生存,④正确。平原地区不一定矿产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不是影响人类聚居的主要因素,②错误;植被丰富不是吸引人类聚居的关键因素,③错误。故C选项正确。3.C【解析】德国北部实行长子继承制,非长子缺乏田产继承难以谋生,所以会选择外迁;19世纪德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乡村人口迁人城市:南部实行土地均分制,并非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材料中未体现出北部就业机会更多,使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故C选项正确。4.B【解析北部非长子外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属于经济因素。故B选项正确。5.C【解析】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从资源角度看,水资源是限制新疆人口容量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虽然也对人口容量有影响,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故C选项正确。6.A【解析】“一带一路”倡议及海产养殖的开发,可提高地区开放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增加人口容量;海产养殖不是种植粮食,不会增加粮食产量;加强区际联系,不一定会导致人口外流增多:扩大海鲜外运,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人口容量。故A选项正确。7.D【解析】新疆利用盐碱地发展海产养殖,开发了新资源,突破了水资源短缺这一资源短板对人口容量的限制。人口容量与当地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扩大人口容量,但不是只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能扩大人口容量;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制约,技术先进也不能使人口容量无极限。故D选项正确。8.B【解析】③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减少。故B选项正确。9.A【解析】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负数,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应鼓励生育;加快移民不是解决区域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故A选项正确。10.D【解析】⑤时期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是人口增长过快时期的问题:⑤时期主要体现的是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而非人【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25-35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pdf 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