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蜀光中学高2023级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16题,每题3分,合计48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边界,有的边界明确,有的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a区域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
A.北方方言区 B.东部季风区 C.三江平原 D. 自贡市
2.下列区域属于按综合指标划分的自然区域的是( )
A.热量带 B.干湿区 C.文化区 D.我国三大自然区
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距东莞市中心区约18千米,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建筑群占地面积共11万平方米,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及珠三角水乡特色。近年来南社古村与东莞市协同发展迅速。据此完成3~4题。
3.与华北地区古建筑群相比,南社古村古建筑群( )
A.墙体严实厚重 B.房屋进深较小
C.房檐较宽较大 D.南北方位感较强
4.南社古村与东莞市协同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 )
A.风俗习惯相接近 B.空间距离接近
C.高铁等交通便利 D.资源禀赋相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消费市场,其中超过90%的鸡蛋来自“笼养”。近年来,“非笼养”成为鸡蛋市场的发展趋势。“非笼养”生产的鸡蛋称为“土鸡蛋”或“散养蛋”。广东韶关马市镇地处南岭大山深处,建设“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据此完成5~7题。
试卷第1页,共6页
5.较于“笼养”鸡蛋,“非笼养”鸡蛋受市场欢迎度更高,主要是( )
A.产量更大价格亲民 B.绿色环保便于储存
C.品质优良安全健康 D.价格低廉竞争力强
6.蛋鸡养殖基地的建成,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
①文化旅游 ②仓储物流 ③餐饮服务 ④饲料加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非笼养”鸡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首先要( )
A.扩大养殖规模 B.了解目标市场
C.构建物流体系 D.创建知名品牌
广州和深圳,分别是广州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而“穗莞惠”(广州、东莞、惠州)跨界地区则是广州、深圳都市圈圈域交织和邻近区域,跨界协同不足让广州、深圳都市圈难以进入“圈际耦合”阶段。下图为广州、深圳都市圈空间演进阶段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现阶段,广州、深圳都市圈处于空间演进阶段中的( )
A.独立发展阶段 B.中心聚能阶段
C.圈层扩散阶段 D.圈际耦合阶段
9.下列关于都市圈“圈层扩散”阶段特点,正确的是 ( )
A.此时以集聚效应为主导驱动力 B.传统型制造业外迁至中心联系圈
C.中心城市规模和等级不断降低 D.中心城市与外围的差距不断扩大
试卷第2页,共6页
10.促进“穗莞惠”跨界地区实现区域协同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强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 B.探索一体化管理机制
C.强化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 D.构建模糊的利益分配机制
云南易武普洱贡茶品质优良,易武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和普洱贡茶的发源地,被誉为“贡茶之乡”。易武古茶园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天然茶林、传统茶园、现代茶园和生态茶园四个演化阶段,各阶段茶园茶地、茶树形态不同(如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易武古茶园四个演化阶段相对应的茶树组团形态演变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③②
12.易武普洱茶品质优良,首先得益于当地( )
A.优越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加工技艺
C.悠久的种植历史 D.丰富的种植经验
试卷第3页,共6页
13.驱动易武古茶园演变为生态茶园的主要因素有( )
A.交通、农业技术 B.市场、生态观念
C.政策、劳动力 D.资金、种植经验
老三线建设是指在1964年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将大量资源和人才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建设起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防工程。2024年中央会议决定,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这就是新形势下的“新三线建设”。据此完成14~16题。
14.影响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 国防安全 C.产业结构 D.环境保护
15.“新三线建设”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
①促进我国城市人口向乡村转移 ②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③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合理开发 ④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为了促进“新三线建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新三线建设”地区应当( )
①不断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 ②积极倡导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科技的投入 ④对移入产业实施资金等量投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3个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下列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达3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如图2),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试卷第4页,共6页
(1)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6分)
(2)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6分)
(3)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陕西省榆林市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而气温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
材料二榆林市煤炭探明储量1527亿吨。如今传统煤城榆林正阔步走在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转型之路上。如今一块煤可以化为一根碳纤维丝;一块煤也可以化为一滴油,成为火箭发动机的特种燃料;一块煤还可以变为可降解的医用骨钉……
材料三图1为榆林市位置图,图2为2019—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试卷第5页,共6页
(1)推测榆林市四季分明的主要表现。(4分)
(2)简析榆林市春季升温快而气温不稳定、秋季降温快的主要原因。(6分)
(3)从资源的角度,分析榆林市实施产业转型的原因。(4分)
(4)简述榆林市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产业转型的有利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改良后的土壤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土质瘠薄,20世纪50年代通过开采深层地下水和土壤改良技术以及70年代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和温室水培农业(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快速普及,使其成为“欧洲蔬菜之都”,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1)结合右图说明甲地区经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特征。(6分)
(2)分析冬春季节甲地区果蔬农产品出口该国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简析“欧洲蔬菜之都”的迅速发展可能对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
试卷第6页,共6页
蜀光中学高2023级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16题,每题3分,合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c C B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B D C
二、综合题(3个题,共52分)
17.(1)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对植被的危害;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2)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3)塔拉滩发展光伏产业,改善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龙羊峡库区的淤塞;龙羊峡水电站在夜晚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的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18.(1)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春、秋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2)榆林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较高,春季太阳辐射快速增加,地表升温快;该地靠近冬季风源地,春季受南下冷空气影响较频繁,导致气温不稳定;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区,海拔较高,秋季受冷空气的影响较早、较大,因此降温速度快。
(3)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煤炭的依赖度下降;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4)高端化产业转型有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多元化产业转型能够减轻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地区发展的稳定性;传统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实施低碳化产业转型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
19.(1)上层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渗并减少水分蒸发;中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防止盐分上升。
(2)冬春季气候温和,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加温,生产成本低;纬度低,果蔬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等。
(3)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引水灌溉,易致该地区土壤盐碱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污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