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新诗阅读指导高——统编版—语文一第一单元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的基本特征,体会新诗的独特 价值。2.学习借助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赏读新诗的方 法,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阅读的鉴赏能力。3.结合新诗的阅读,激发创作新诗的热情,尝试写 作诗歌。学习目标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本诗发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后收入《尝试集》)蝴蝶胡适1919年,胡适在总结自己的新诗创作“尝 试”的经验后发表《谈新诗》 一文, “新诗” 这一文类正式诞生。但随着胡适式的新诗尝试 之作的不断出现,诗质的丰富性逐渐被滥情取 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逐渐被白话的透明性取 代,诗的美学色彩越来越淡,各种流派各种尝 试的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幸好我们的现代诗坛先驱们也开始了继续探索。新月派、象征派和现代派均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新格律诗”理论,即要求新诗具备“音乐的美” “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本课浅析新月派主要诗人是如何实践“三美”诗 论并使之不断丰富而成为改造新诗创作幼稚病的一剂 良 药 ,也让大家对新诗的赏读和创作有了一个可以关 照的抓手。闻一多提出“三美”诗论闻一多的文艺观独树一帜,他的新诗理论涉及两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强调诗歌对生活的把握;二是在形式上既要有内在的幻想的情感,又要有外在的“合规 律”的模式。这“合规律”的模式就是“三美”原则。诗歌的节奏美诗歌的词藻美文字的空间感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歌三美原则音乐美“音乐的美”, 是新诗格律的第一个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节奏美。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闻一多《死水》“绘画的美”,是新诗格律的第二个内容,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美。也许铜的 要绿 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 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绘画美闻一多《死水》建筑美“建筑的美”,是新诗格律的第三个内容,主要是指使得文字在空 间感方面要做到“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诗的格律》)。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 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 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 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三美”诗论是针对新诗的诗情泛滥和白话缺乏意味而提出的,目的是给新诗带来 艺术价值的提升。闻一多认为, 一首成功的 新诗作品应该是“三美”熔铸为一体,既不 能分割开来也不能偏于某一方。徐志摩注入“性灵美”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的美”徐志摩把“性灵美”注入诗的节奏中,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闻 一多进行曲的节奏,进行曲变成了小夜曲。徐志摩在《诗刊放假》 一文中说: “ 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 节的匀称与流动。 ……明白了诗的生 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 才能领会诗的真正的趣味。 9可以说,创造性地实现了闻一多 的“音乐的美”,是徐志摩诗歌最鲜 明的特色。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 《再别康桥》徐志摩注入“性灵美”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的美”徐志摩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又过早地接触了西方浪漫主 义文化,情感热烈奔放,热爱大自然,作品中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色彩 较淡,因而诗歌中的颜色很单纯,金碧辉煌,明丽光艳,让人赏心悦 目。康河的风光在诗人的笔 下是五颜六色的,是透明得 可以相互渗透的五颜六色, 这透明,正是诗人的性灵融 进大自然的结果,正是诗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灵动的对大自然、对康桥的 赤子之情流出笔端的结果。徐志摩注入“性灵美”徐志摩诗歌的“建筑的美”他做到了节的基本匀称和句的基本均齐,使闻一多的摩天大楼开了许多窗子,新鲜空气透进去了,污浊空气散出来了,读者的身心得《再别康桥》每句诗的字 数只是大体一致,每节四句故 意以相同的参差状态排列。 一 方面从直观上显得错落有致,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读者体会到 诗人顾看康桥时一步三回首的 依依不舍之情。到疏导。寻 梦 撑 一 支 长 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 一 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把性灵注入“三美”,使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既关注了对新诗滥情的束缚,又没有忽视对诗人纯真情怀的青睐,从而使 新诗获得了自然的生命力,使古典诗歌的弘 扬生命的精神内涵复活于新诗中。朱湘注入"民歌美"朱湘也是新月派诗人,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他也看到了“三美”诗论指导闻一多个人创作中对感情的过分束缚和诗的语言模 式的呆板,并把民歌美注入“三美”中。民歌的音乐性:清新、明朗、 通俗,口语化,民歌味非常浓。●●●●●●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朱湘 《采莲曲》●●●●●●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 中 ,采 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风 定 ,风 生 ,风飓荡漾着歌声。●●●●●●朱湘注入"民歌美"民歌美与绘画美相结合。 莲蓬、榴树、喜鹊、采蓬女的 耳鬓微红等融合成了一幅生动 的乡间采莲图。●●●●●●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 中 ,采 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风 定 ,风 生 ,风飓荡漾着歌声。●●●●●●朱湘注入“民歌美”句式的错落和两字一行 的夹用,从直观上就让人领 略到此节恰如一枝亭亭玉立 的荷花,具备了空间的美感o朱湘把民歌的美运用到诗的节奏、辞藻、氛围、格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闻一多的“三美”诗论, 不仅使新诗作品简约明快,节制了情感,而且把新诗 从闻一多、徐志摩很浓的文人气中解脱出来,拉进人 民群众的生活中,强化了新诗的时代感,使新诗获得 了永久的生命力。除了“新月派”以上的三位主将,新月派其他诗人如卞之琳、何其芳等也在不同侧面丰富和完善了“三美”诗 论, “三美”诗论成为指导新月派全体诗人创作的理论, 并在群体的创作实践中成熟,这一诗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了新诗滥情和白话无味的问题。新月派的探索影响了同时代的现代派诗人和象征派诗 人对新诗创作的继续探索,不断丰富新诗的表现手段,终 于使新诗继续向前大步发展。我们在阅读鉴赏新诗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所凭借了。同学们,端午快乐!大家 看了今天窗外的雨了吗 吃了 端午的粽子和鸭蛋吗 看了线 上云端的中国美景吗 还是被 假期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让我们来一个三行诗创作 的活动吧!要求:内容是关于今年端 午的感触,写作符合“三美” 原 则 。课外拓展端午粽 叶 疯长 ,艾 草 飘香,端 午 思 念 一 箩筐 !长 、 香 、筐押韵 。粽叶、艾草具有端午特征。评:直白有趣,颇具民歌味 儿。句式长短不 一,有民歌味 儿 。学生习作诗句的不规则形成建筑美。 落地窗上,一边是霓虹高楼; 一边是荷香角黍。评:意境很好,有对比之效,具备了一定的“三美”特征,但是 细究仍有不足。没有押韵。词语有色彩感,但不够准确。学生习作端午端午落地窗上,一边是霓虹高楼; 一边是角黍箬香。评:简单的词序调整,使之更有韵 律 , “荷香”改为“箬香”更 符合端午粽叶的特点。使之押韵。具备传统气质的 应景之词,体现 了绘画美。学生习作祭屈原悲怆立于汨罗江边 与我一样形影孤单 同我一般孤单形影评:立意深刻,用词较好。但“三美”特征体现不明显。互动修改富有情感的词 祭屈原 语,与自然共情。 汨罗江上的鸟儿评:立意深刻,用词较好。有了 回环和押韵的音乐美,用富有情 感的词语营造了一幅我与自然共 情的绘画美,参差不齐的句式也 具有了活泼的建筑美。悲怆如我一般也如他一般形影孤单参差的句式也 具有了活泼的 建筑美。押韵愿同学们能用心感受生活,激发创作的灵感,用诗歌来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