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丰美的水草,常有梅花鹿、野马等动物出没。他们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各类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A. 生活旧石器时代 B. 开始学会使用火种
C. 已经迈入文明社会 D. 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 春秋以前,军队的编制主要是根据战车作战的需要来组织,以车兵为主,随车而行的“徒兵”即步兵是配合车兵作战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扩大步兵数量,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作战兵种,进而成为各国军队的主体。这一变化( )
A. 反映出战争性质的改变 B. 摆脱了战场地理条件的制约
C. 缘于诸侯国间争霸不断 D. 直接导致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3.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下图所示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500块玉片,金丝重1100多克、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用以说明当时( )
A. “推恩令”实施的背景 B. 青铜铸造技术的发达
C.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D. 盐铁官营政策的效果
4. 唐都长安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商业贸易突破了时空限制 B. 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
C. 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有限 D. 大规模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5. 中国古代某位科学家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还研制了近20种天文仪器,主持修建了通惠河。该科学家是( )
A 贾思勰 B. 沈括 C. 郭守敬 D. 李时珍
6. 康熙时期,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000万两白银,最高年份达到4736万两,国库充盈,财政收入明显增多。这一现象( )
A.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B. 说明商业税收成为主要财源
C. 反映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 D. 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7.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主持翻译了许多西方书刊。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他们旨在( )
A. 融汇中西先进文明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冲破华夷观念束缚 D.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8.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示意图,该场战争( )
A. 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 使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9.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分析敌后根据地经济时说,“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中国共产党应对此局面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行民主选举制 B. 发动土地革命 C. 开展大生产运动 D. 争取海外援助
10. 下表为我国某一时期创造的“历史上的第一”,该时期是( )
诞生地 项目
辽宁 中国第一座大型冠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上海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组装成功
天津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诞生
长春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生产
沈阳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沈阳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 改革开放的初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 党的十八大以来
11.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胡夫金字塔之后,埃及金字塔越修越小。这一变化( )
A. 说明了农业生产的迟滞 B. 体现了社会矛盾的缓和
C. 造成了埃及的几度分裂 D. 反映了王朝的逐渐衰落
12.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自治地位。据此可知,琅城自治权的取得( )
A. 缘于宗教改革的深入开展 B. 是借助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为手段
C. 为法国大革命创造了条件 D. 完全摆脱了国王和封建领主的控制
13.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 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播 B. 民众生活条件的改善
C.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4. 毛泽东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该历史事件是( )
A. 印度民族起义 B.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俄国十月革命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5. 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次年,四国领导人又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不久,南非加入,“金砖四国”改名为“金砖国家”(BRICS),它们的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金砖国家”( )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构建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C. 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 化解了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二、辨析改错(8分)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浙江余姚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2)东晋南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
(3)两宋时期,由马来西亚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4)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穿越历史烟云,回眸百年辉煌,北大红楼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可以说,北大红楼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如何孕育的。
——曲青山《北大红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材料二 平津陷落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又分三路西迁昆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包括附中、附小)的校友中,共有172人当选“两院”院士、两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培养了100多位人文大师。这所大学,身处边陲,存在不到9年,却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殿堂,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薪火相传。
——摘编自李东战《西南联大:教育的灯塔 爱国的丰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验证“北大红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疾病的传播大大减少了土著人口,征服者们发现自己拥有成片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西班牙人试图控制那些从疾病之下幸存的劳动力,但土著居民频繁反抗并逃到内陆腹地。西半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一种高利润商业的发展,即所谓的三角贸易。1518年,第一船奴隶从西非来到加勒比,并在那里新建立的蔗糖种植园里工作。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平均每年有两千名奴隶离开非洲17世纪每年输出的奴隶猛增到两万人。18世纪,每年输入美洲的奴隶数达到5.5万人,18世纪80年代,更是达到年平均8.8万人。大西洋奴隶贸易共造成了1200万非洲人非自愿移民到西半球,另有四百多万人在抓捕式运送过程中死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示①②③所代表的“三角贸易”过程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B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平均地权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A、B、C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三项革命活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并指出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有哪些?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二、辨析改错(8分)
【16题答案】
【答案】(1)错误;将“半坡遗址”改为“河姆渡遗址”。 (2)正确
(3)错误;将“马来西亚”改为“越南”。
(4)错误;将“宋应星”改为“徐光启”。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题答案】
【答案】(1)事件:五四运动。
(2)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平津沦陷,华北地区高校为保存教育力量南迁;贡献: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殿堂。
(3)认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爱国精神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文化觉醒与教育发展共同推动民族进步。
【18题答案】
【答案】(1)名称:①:归程;②:出程;③:中程。
(2)原因:美洲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奴隶贸易能够赚取高额利润。影响: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题答案】
【答案】(1)A:民族主义;B:创立民国;C:民生主义。
(2)活动:创建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等。
(3)精神:爱国、革命首创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