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焦作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在河南,可以看到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制作,也可以看到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彩陶上丰富多彩的纹饰,更可以看到夏代的玉器制作技术。由此可知,探索河南古代文化有助于( )
A. 感悟民俗风情 B. 弘扬传统美德 C. 了解人类智慧 D. 追寻先贤事迹
2. 甲骨文中频繁出现“黍”“稷”等谷物名称,如“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记录了种植黍具体时间和负责人。这反映出( )
A. 殷商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 殷商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
C. 殷商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 D.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3. 下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 主张
孟子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墨子 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屡至
A. “兼爱”“非攻” B. 和谐共生 C. 崇德尚贤 D. 关注民生
4. 下图是现藏于西北大学博物馆的“汉并天下”瓦当,该瓦当不仅反映了汉朝统一天下的政治理念,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材料强调了该瓦当( )
A. 铸造水平较高 B. 历史价值突出 C. 艺术价值瞩目 D. 具有现实意义
5. 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中外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日本。材料反映了唐代( )
A. 民族政策开明 B. 对外贸易活跃 C. 政治制度创新 D. 对外交流频繁
6. 1161年,南宋与金爆发采石之战,南宋军队使用霹雳炮大败金军,“以纸为之,实以石灰、硫磺,投水中,而火自水跳出,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该史料可用来说明( )
A. 南宋与金对峙中处于劣势 B. 火药发明主要是为了战争
C. 宋代火药已用于军事领域 D. 宋代火药常用于采矿事业
7. 针对西藏政教合一的特殊情况,元朝实行了土司制度,这一制度允许西藏地方官员由当地少数民族人士担任。清朝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确定达赖与班禅的合法继承人。以上做法( )
A. 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 B. 推动了民族交融 C. 扩大了国家领土范围 D.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8. 这场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廉价的棉布、棉纱,以谋取经济利益,致使东南沿海地区的棉纺织业纷纷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创新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抑制外国势力的扩张
C. 未能触及到封建统治的根基 D. 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10.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发表了多篇关于民族危机的文章,呼吁中国人民觉醒,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
A.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B.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1. 1919年,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后李大钊又在北京大学开设“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这主要是为了( )
A. 扩大政治影响 B. 实现国共合作 C. 传播新的思想 D. 推翻封建帝制
12. 在信息传递条件落后的时代,对于同一主题的消息,由于来源的不同,在细节上经常会有出入。在这种情况下,《申报》会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求证。这说明《申报》( )
A. 注重新闻的真实性 B. 动摇封建礼教根基
C. 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D. 号召国人救亡图存
13. 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类别 棉花 粮食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4. 2024年,我国海军舰艇建造速度惊人,新下水主力舰艇吨位达15万吨,大幅领先同期美国。垂直发射单元数量超过4576个,超过美国海军现役数量的一半。这体现了我国( )
A. 海军作战经验丰富 B. 海军军备实现增长
C. 对外军事交往密切 D.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15. 近代国际法的概念和范畴与罗马万民法息息相关。罗马法中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契约自由等重要的司法原则和制度,经由近代国际法学家的移植、解释与演绎,逐渐演变为近代国际法中的重要规则。材料体现了罗马法( )
A.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 蕴含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C. 为近代国际法奠定基础 D. 能够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
16.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而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这表明大学( )
A. 具有城市管理职能 B. 摆脱了基督教会控制
C. 自治权利获得发展 D. 开设了多种专业课程
17. 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分权制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拿破仑法典》 C. 1787年美国宪法 D. 《人权宣言》
18. 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英国约1066万名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造纸、印刷等行业。英国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快速增长 B. 工业化的推动 C. 人口素质提高 D. 城市化的发展
19. 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罗斯福从1933年开始,进行了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项目,他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采取了规划、支出、干预,甚至尝试公有制等措施。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C. 彻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 使美国渡过了社会危机
20. 2025年,在第九届亚冬会比赛场馆内,环保、节能又高效的新型电动浇冰车取代了以往的燃油浇冰车;数字传感技术的应用,则能精准控制场馆能耗,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这体现了( )
A. 安全办赛,合作交流 B. 科技节能,绿色亚运
C. 人工智能,信息时代 D. 公平竞争,共创和谐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博物院重要文物代表
材料二 《唐宫夜宾》的惊艳,离不开5C+AR技术的应用,让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通过AR、VR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昔日盛唐的繁华盛景再现,让游客仿佛穿越了时空;河南博物院创造的名为《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则改变了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的游戏规则,让玩家在一坨土里通过动手发掘来获得身临其境的考古体验……这些举措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让文化以更生动、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实现了“国之大者”与“人间烟火”的有机地联系,出圈也就不难实现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件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几年河南文化在传播方面呈现特点。
(3)综上所述,请你为提高河南文化影响力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章太炎主要活动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活动
1897年 任《时务报》撰述
1898年 上书李鸿章,企求他能把握世界潮流实行改革;后任职于《昌言报》
1903年 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1906年 出狱后,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摘编自王锐《革命儒生:章大炎传》
材料二 吾中国人当知,国家之强弱,非由土地之大小、人民之多少而定,乃由人民之团结、政府之英明而定。今政府昏庸无能,不能御侮于外,反以满洲为牺牲,此真国家之耻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章太炎救国思想的变化和传播思想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段话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综上所述,列举当代中国人在“强我中华”时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78年到1983年,河南在学习经济特区开放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尝试了以下放外贸经营权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方式开始较为灵活多样。1984年到1987年,进行了政企分开和外贸计划体制的改革。1988年到1990年,由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外贸出口经济效益提升,全省外贸统算扭亏为盈。
——摘编自薛革新《河南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河南外贸改革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一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对外开放给人们生活或者学习带来的便利。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俄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0%,90%的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的农业生产仍普遍使用木犁,粮食产量往往只有种子的一二倍。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1801—1861年农民暴动达2000多起。而在工业方面,英国生铁产量超过俄国11倍。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因此,在19世纪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社会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一谈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5. 请依据下面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回顾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史,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但与之相伴的并不是友好与和平,其中充斥着血腥、杀戮与战争,给亚非等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个国家、民族的繁盛与发展不应靠殖民、侵略、弱肉强食。事实上,人类完全可以通过交流对话来消除彼此的隔阂,从而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
——洪向华、冯文燕《弘扬丝路精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学习习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25年焦作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图一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和文化艺术成就。
图二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西汉时期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崇拜和文化艺术成就。
(2)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5C+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让文化以更生动、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通过考古盲盒等创新形式,让玩家体验考古过程,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遗址公园等场所,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魅力。
(3)建议: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以更生动、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展览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等。
【22题答案】
【答案】(1)变化:由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到投身革命。方式:报刊。
(2)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3)品质:热爱祖国、不怕牺牲、与时俱进。(言之有理即可)
【23题答案】
【答案】(1)变化:从1978年到1983年,尝试了以下放外贸经营权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方式开始较为灵活多样;1984年到1987年进行了政企分开和外贸计划体制的改革;1988年到1990年,由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外贸出口经济效益提升,全省外贸统算扭亏为盈。
(2)联系:材料一中的变化推动材料二中进出口额的增长。
(3)举例:人们可以购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如进口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国际教育资源,如出国留学、国际交流等;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国际医疗服务,如国际医疗、国际健康保险等。
【24题答案】
【答案】(1)问题:农业人口比例过高,城市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工业发展落后。
(2)影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3)关系: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5题答案】
【答案】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了与会国家代表的一致赞同。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先是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随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相继访华,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这些措施既促进了自身发展,又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