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下学期九年级3月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Cu-64 Cl-35.5 Na-23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24分)1. 《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 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 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 D. 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稀释浓硫酸 B. 测溶液的pHC. 加入粉末状固体 D. 蒸发食盐水3. 二氧化碳能转化为甲醇(CH3OH),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丁中含有6种元素 B. 丙为氧化物C.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4.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加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B.化学与生活①工厂产生废水应净化后再利用 ②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 ③防毒面具里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NaHCO3、Ca(OH)2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③在牙膏中可加入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人体健康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种单质 ②CO2、SO2、NO2——三种污染性气体 ③原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①可燃性气体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生石灰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拿取 ③健康人的体液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A. A B. B C. C D. D5.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则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②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③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则没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④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⑤氢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氢前金属⑥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⑦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则它们都是由C H组成的碳氢化合物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⑥⑦ C. 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⑤⑦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图①:向足量的Mg、Al、Fe粉末中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B. 图②: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C. 图③: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MnO2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 图④: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7.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涉及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反应,丙的固体俗称干冰。其中“”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可以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甲、乙均为黑色固体,则甲与丙反应会吸收热量B. 若丁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甲与乙可以是置换反应C. 若甲能改良酸性土壤,丙到戊的反应可以是复分解反应D. 若戊为氧化物,则甲、乙、丁可以为酸、碱、盐三类物质中各一种8.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按图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如下表的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步骤1:将试管A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E中 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步骤2: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3: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把试管B和试管C混合一定会有蓝色沉淀出现B. 步骤2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镁、氯化氢,可能含有硫酸镁或氯化钡C. 步骤3中,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D. 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向试管C中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可证明试管C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9. 某活动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如图所示。(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60℃)(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若火点;(2)上述实验中瘪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0. 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这三种固体的饱和溶液在t2℃时恒温蒸发20g水时,析出晶体的情形。(1)在0℃-t1℃不含t1℃)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__c的溶解度(填“<”、“>”或“无法判断”)。(2)若将90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则溶液中析出甲的质量为___________(3)t1℃时,将图2丙中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然后再逐渐冷却至t1℃以下、0℃以上的某温度,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 B.C.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t1℃时,要分别配制100ga、c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c>aB. t2℃时,将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C. 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cD. 将t2℃时b、c的饱和溶液分别同时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b>c11. 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高温反应装置与工业炼铁的原理相似,制得外观似金子的铜锌合金,并从中提取铜,同时得到硫酸锌的晶体。请仔细阅读如图工艺,解决下列问题:(已知:ZnCO3与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高温下可以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2)加入装置前对样品进行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3)写出操作①得到的滤液1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有个别商贩将黄铜(铜锌合金)假冒成黄金(Au)进行行骗,以下方法能揭秘骗局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 用盐酸 B. 灼烧 C. 看颜色 D. 用硝酸银溶液 E. 用氯化镁溶液(5)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到黄铜(铜锌合金)。若冶炼时所用Cu2O与ZnCO3的质量比为27:25,则所得黄铜的含铜量约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12. 维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其中的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够用于预防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不适症状,适用人群比较广泛。一般需要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后服用,口感酸甜可口,把泡腾片放入水中时有大量气泡产生。为了测定某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及止水夹等均已略去)并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为:维C泡腾片2片(每片维C泡腾片的质量为4.00g,维C泡腾片中其他物质不含碳元素);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a质量增加了0.88g。(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可吸收CO2气体和水蒸气)【查阅资料】①泡腾片一般是由NaHCO3和有机酸组成的混合物。②有机酸的化学性质与氯化氢相似。测定泡腾片中NaHCO3含量的实验装置(1)碳酸氢钠(NaHCO3)俗称___________。(2)该实验装置中干燥管b作用是___________。(3)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5)如果撤去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3. 实验室配制了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分成 5 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稀硫酸,随着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C 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24-2025下学期九年级3月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Cu-64 Cl-35.5 Na-23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24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9题答案】【答案】(1)A 试管内白磷燃烧,B 试管内红磷不燃烧(2)收集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3)【10题答案】【答案】(1)< (2)18g (3)BC (4)BCD【11题答案】【答案】(1)过滤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3) (4)ABD(5)64.9%【12题答案】【答案】(1)小苏打 (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 a,影响实验结果(3)(4)21% (5)偏高【13题答案】【答案】(1)SO42-(2)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20g=30g;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47 3%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7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