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临洮县文峰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2025.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A. 人口密度 B. 人口数量 C. 人口增长率 D. 人口年龄结构2. 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 东亚 B. 南极 C. 南美洲南部 D. 北亚3. 图中①处呈现空白状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平原 B. 距海较近 C. 海拔较高 D. 气候湿热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市流入人口不断增多,进而形成了许多规模较大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近年来,北京市流入人口数量下降,流出人口数量上升。如图示意201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201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主要分布在( )A. 二环线附近 B. 三环线附近 C. 四环线附近 D. 五环线附近5. 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对北京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加快产业转移 B.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C. 减轻环境污染 D. 均衡人口空间分布6. 近年来,北京市流入人口数量下降,流出人口数量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市( )A. 城市职能优化 B. 生态用地扩大 C. 城市服务升级 D. 城乡融合推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资源数量8. 下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A. 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C. 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同 D.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增加 B. 科学技术进步 C. 消费水平提高 D. 土地资源减少10. 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 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 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C. 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图中实线表示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间线,虚线表示距离市中心的等距离线。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黑点所示等距离四地,交通通达性最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 城市郊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居住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为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 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C. 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D. 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14. 下列关于济宁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面积有所减小 B. 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C. 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 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村(图1)分布在云南中部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370毫米的哀牢山区,其传统民居“蘑菇房”(图2),由四坡的草顶和平顶房屋组合而成,院落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蘑菇房”院落小原因是( )A. 材料短缺 B. 土地面积小 C. 增加光照 D. 地形限制16. 村落建筑多平顶的目的是( )A. 气候干旱 B. 便于晾晒 C. 阻隔热量 D. 蓄积雨水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是科教文化、交通、旅游、国际交往中心。其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北京与河北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2)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3)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18. 如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A. B.C. D.(2)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常年风向可能是____;该城市的工业最可能是以____(填“石油开采”“钢铁”“电子计算机制造”或“纺织”)工业为主。(3)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4)AD两地居住区中,为高级居住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为普通居住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居建筑受材料、气候、地形、水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示意我国北方地区传统民居,该民居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且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图2示意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穿斗木楼景观,该民居多依山傍水,高低错开,屋顶前后成两坡,梁突出在山墙之外,架空两至三层,家家户户多沿山坡密集聚合,外部体型参差错落。(1)简述图1所示北方传统民居设计合理性。(2)推测南方干栏穿斗木楼分布区的主要地形,并说出其设计的优势。(3)说出我国城镇建设中传统民居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措施。临洮县文峰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 参考答案2025.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A 2. A 3. D【4~6题答案】【答案】4. D 5. B 6. A【7~8题答案】【答案】7. C 8. B【9~10题答案】【答案】9. C 10. A【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C【13~14题答案】【答案】13. D 14. C【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等条件)较好等。(2)北京城市化水平高于河北;河北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北京。(3)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住房紧张;减轻环境污染;缓解资源压力等。【18题答案】【答案】(1)B (2) ①. 东南风(偏南风) ②. 钢铁(3) ①. C ②. C地位于市中心,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位于街角路口(4) ①. D ②.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③. A ④. 靠近工矿区,环境较差【19题答案】【答案】(1)地处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朝南利于采光;南面窗户大,阳光投射多,利于室内采光;北面为西北风来向,小窗使冷空气进入少;墙体厚,可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利于保温。(2)低山丘陵(或山地或丘陵)。优势:底部架空两至三层,利于通风散热,还可防潮;依山而建,高低错开且面向田野,利于通风采光; 借助地势,增加利用面积,节省建筑成本;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3)因地制宜,民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古建筑原貌;建筑要与当地地域文化相吻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