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十七中、十九中、六中等校联考毕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十七中、十九中、六中等校联考毕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十七中十九中六中等校联考毕业考试化学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Cu-64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1. 《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过滤清液 B. 选料捣碎
C. 入窖酿酒 D. 酒水蒸馏
2.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A. 碘 B. 铁 C. 锌 D. 氟
3. 宋代德化窑的白瓷,享有“凝脂似玉、洁白高雅”的美誉,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包括CaCO3+XCaSiO3+CO2↑,X的化学式为
A. Si B. SiC C. SiO D. SiO2
4. 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取一定量的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5. 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 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 手拉风箱为煤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 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硬水和软水可用肉眼区分 B. 生活中常通过煮沸来达到硬水软化
C. 水净化过程中过滤可以除难溶性杂质 D.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都是物理变化
7. 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
C. T℃时,30gNaCl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
D. T℃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两个氢分子:2H B. 2Fe2+:2个亚铁离子
C. 2个氧原子:O2 D. 氖气:Ne2
9. 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加水稀释,随着加水量的增多而减小的是
A. 溶液的pH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能中和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10.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如果把Y、Z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Y 无明显现象,Z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X>Y B. Y>X>Z C. X>Y>Z D. X>Z>Y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 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某探究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桌上有下列仪器(见图)和胶皮管、棉花、火柴以及实验所需药品。
(1)若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还需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标号)。
(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塑料瓶、羽毛球等用品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①A装置可实现的优点是______。
②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4)跳跳糖,这种充满乐趣的糖果,曾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当跳跳糖放入口中,那些细小的颗粒在舌尖上噼里啪啦地跳跃、爆裂,仿佛在嘴里开起了派对。跳跳糖之所以能够在口中产生“跳跃”的效果,关键在于其生产过程中加入的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装置中的试剂换成水和跳跳糖重新进行实验,验证跳跳糖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①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A装置中有______(现象),但是B和C中均无现象,无法证明跳跳糖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由于B和C中均无现象,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得出两种猜想,猜想一;气体可能不是二氧化碳;猜想二:______。
同学们又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了二氧化碳浓度得到实验数据(如图),说明猜想二成立。
针对上述实验装置出现的问题,兴趣小组同学讨论后重新设计出了一种可以产生明显现象的微型实验装置。
③将跳跳糖和水放在______中,石灰水放在______中。
④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______(操作过程)使气体进入石灰水中。
⑤最终,大家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12. 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利用CaO高温捕集和氨水捕集都是目前很有前景的技术。
【制备CaO】
以蛋壳(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有机物等杂质)为原料可采用两种方法制备CaO:
方法一:将蛋壳粉碎后,800℃煅烧,得到CaO。
方法二:将蛋壳粉碎后,用醋酸()将蛋壳中的碳酸钙转化为醋酸钙[]后,800℃煅烧,得到CaO。
已知:
a.醋酸钙在空气中800℃煅烧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b.制得的CaO固体越疏松多孔,捕集的效果越好。
(1)方法一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味,说明蛋壳中含有______(填字母)。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2)含有的盐称为钙盐。下列关于方法二中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和均属于钙盐
B. 无色酚酞溶液遇醋酸溶液显红色
C. 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的同时,有气体生成
(3)研究表明:方法二制得的CaO捕集的效果比方法一的更好,原因是______。
【捕集】
捕集方法一:CaO固定封存
(4)640℃时,CaO能与反应生成,可以捕集。28g CaO最多能捕集的质量是______。
捕集方法二:氨水捕集
(5)吸收塔中,浓氨水()从上方喷洒,气体从下方通入,目的是______,烟气吸收塔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6)分离器的作用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7)净化气中的含量______烟气中的含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由图2可以看出,温度对于本次实验的影响较大。当温度超过40℃之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脱除率下降,由此推测碳酸氢铵可能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
【的资源化利用】
(9)以为碳源,与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催化剂实现了和转化为A或B等有机化合物和水,原理如图3所示:
①B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理论上讲,当原料气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最终产物A。
13.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简称PHNB)是一种杀菌消毒剂,无色、无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无毒,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杀菌活性。研究人员用PHNB配制了两种抑菌剂,其主要成分如下表。
成膜剂 杀菌剂 增效制剂
抑菌剂A 水溶性壳聚糖 PHNB 醇类
抑菌剂B 羧甲基壳聚糖 PHNB 醇类
为了研究抑菌剂A和抑菌剂B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分别取体积均为50μL的3种液体(原液、原液稀释20倍、原液稀释100倍)进行抑菌实验,3天后观察抑菌环直径,结果如图1(抑菌环直径越大,说明抑菌效果越好)。继续研究抑菌剂A原液用量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分别取体积为20μL、30μL、40μL、50μL的原液进行抑菌实验,3天后观察抑菌环直径,结果如图2。
PHNB的抑菌效果良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还需有关部门测试其安全性、生物降解性等,才可用作家庭、食品行业和农业等领域的果蔬消毒剂。
(1)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2)从表中可以看出抑菌剂A和抑菌剂B在成分上的区别为______。
(3)由图1可知“抑菌剂A比抑菌剂B的抑菌效果好”,证据是______。
(4)由图2可得出结论:在实验研究的抑菌剂A原液用量范围内,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抑菌剂只需抑菌效果良好即可用于所有领域的果蔬消毒。______。
②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受抑菌剂种类、浓度等因素影响。______。
(6)生产实际分析,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管道通
功能 清除污垢 使衣物色彩鲜艳 管道疏通
有效成分 HCl NaOH
①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NaOH具有______性。
②洁厕灵不能和管道通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
14.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关于制作竹纸,分为五个步骤:斩竹漂塘、煮篁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随着造纸工业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造纸的步骤基本上没太大改变,造纸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蒸煮过程加入碱性物质主要目的是腐蚀、溶解木质素。现代造纸对蒸煮试剂进行了改良,使用碱性更强的氢氧化钠,脱木素能力更强,水解能力更强。现代造纸工业的流程大概如下:
其中,在生产过程中制浆产生的废液,污染最为严重,因其黑色素,所以叫做黑液,工业上处理该废液一般先蒸发浓缩,然后对其中的木质素(含C、H、O元素)进行燃烧,处理有的废液中成分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废液处理】
(1)如何证明蒸煮后的黑液呈碱性?有同学认为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来测定,但有同学认为用pH计更准确,原因______。
(2)除去黑液中的色素可以用______,利用的性质是______。
(3)测得的废液pH为11.6,碱性较强,不能直接排放,经小组同学经过讨论选择使用稀硫酸或稀盐酸处理废液,理由是______。
【废液的成分】
方案一: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出合适的装置图测定废液中的含量。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4)使用该装置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存在一定误差,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5)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将方案一的装置进行如图2所示的改进。通过______(操作过程),可减少实验误差。
(6)装置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7)若去掉装置丁,会使实验结果偏______。
方案二:通过测定二氧化碳体积来求碳酸钠质量。
(8)图2分液漏斗中滴加的液体有一定体积,使测定二氧化碳体积偏______,图4是一种改进装置,增加了一个连通管。其中连通管在反应中是平衡气压,保证稀盐酸顺利流下及______的作用。
【总结与归纳】
间接测定混合物中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依据成分性质确定实验原理,基于原理搭建实验装置,精确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代入方程式计算。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十七中十九中六中等校联考毕业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Cu-64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酒精灯 (2) ①. ②. ②③⑤⑧(合理即可)
(3) ①.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 澄清石灰水
(4) ①. 气泡产生 ②. 气体是二氧化碳 ③. 西林瓶 ④. 注射器 ⑤. 拉动注射器 ⑥. 跳跳糖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而B、C瓶体积较大
【12题答案】
【答案】(1)A (2)AC
(3)方法二制得的CaO更疏松多孔 (4)22g
(5) ①.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吸收效率 ②.
(6)过滤 (7)小于 (8)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9) ①. C6H6 ②. 24:13
【13题答案】
【答案】(1)无色、无味、易溶于水(一点即可) (2)成膜剂不同
(3)相同浓度下,抑菌剂A比抑菌剂B的抑菌环直径大
(4)菌剂A原液用量越大,则抑菌环直径大,即抑菌效果越好
(5) ①. × ②. √
(6) ①. 腐蚀 ②.
【14题答案】
【答案】(1)pH计能够提供更精确的pH值读数,而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只能提供大致的pH范围,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
(2) ①. 活性炭 ②. 吸附性
(3)稀硫酸或稀盐酸显酸性,能中和碱性物质
(4)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有部分残留在装置内,不能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实验后鼓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6)吸收丙中挥发出的水蒸气
(7)大 (8) ①. 大 ②. 防止加入的液体体积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