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写在相应位置上。1.如图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遗存。据此可知(特色文物彩陶盆玉龙玉琮蛋壳黑陶杯铜镜分布范围黄河中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上游A.我国原始手工技术的高超B.南北文化发展的差异性C.中国文明起源早于西方D.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在已经挖掘的商代遗址中,不论早期还是晚期,都发现了大量来自远方的物品,如产于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的海贝、鲸鱼骨、海龟,以及来自新疆地区的玉石等,可见当时()A.已经出现丝绸之路B,疆域范围极其广大C,掠夺成为主要方式D.商业已有一定发展3.唐代妇女享有比之前任何时期妇女都多的权利和自由。许多妇女接受了教育,可以随时离开家门。一些上层社会的女性成为作家和艺术家,有些妇女甚至能够打马球。这反映出唐代(A.社会氛围开放性特征B.妇女完全获得解放C.受西方文化影响广泛D,统治阶级实行无为而治4.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是()A.汉代匈奴入侵长安B.唐代回鸺入侵长安C.宋代西夏入侵陕西D,元代满人入侵河套地区5.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书中说:“(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得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的出口,一个海洋,一个沙漠。”材料中的两个大的出口是指(A.敦煌和葱岭B.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C.长安和洛阳D,玉门关和阳关历史试卷(一)第1页(共6页)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答案】D【解析】从图示可知,我国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在黄河流城、长江下游以及辽河上游等多个区城同时出现,分布广泛,表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远特征,D项正确。材料一图片不能反映手工技术高超,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南北文化发展的差异,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东方与西方文明的起源时间进行对比,不能得出东方文明起源早于西方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商代已经与新疆地区、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等地区有商业交往。由此可见商代商业己有一定发展,故D正确: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故A错误:B、C选项与材料无关。3.【答案】A【解析】唐代社会多元、开放,特别是妇女地位相对较高,可以参加多种活动,反映了唐代社会氛围的较为开放性特征,A项正确:B选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唐代社会氛围开放,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唐代的统治阶级实行的并不是无为而治,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使负责财政,参知政事负责行政,所以材料中场景应该是北宋时期,故C项正确:5.【答案】B【解析】“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古代中国的“沙漠”出口指的是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因此,古代中国的“海洋”出口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B项正确: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与伊犁将军分别是西汉、清朝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而设立的机构,宣政院与驻藏大臣分别是元朝、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辖而设立的机构,A项正确:7.【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王艮将儒家思想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一定的思想解放色彩,B项正确:王艮的观点与陆王心学较为接近,而不是程朱理学,除A项:依据材料,王艮的论述仍然围绕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此仍然属于传统儒学范围,除C项:材料只体现出王艮个人的论述,并未体现出儒学在基层传播的情况,D项依据不足,除D项。故选B项。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规定,对于走私应“全部没收,取消在华贸易资格,驱除出境”,但最终清政府仅要求缴纳罚金200元,结合材料可知对英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