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产于我国新疆。其因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却使得当地生态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当地引进黑杨树,主要是为了( )
A. 获得木材资源 B. 防治水土流失 C. 调整种植结构 D. 防风固沙
2. 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
A. 人工降雨,加快污染物的沉降 B. 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C. 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 D. 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
PM2.5因直径微小又称“可入肺颗粒”。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PM2.5会长期滞留在低空,达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即为空气严重污染。据分析,我国北方某城市大气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下图示意该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时段与气温日变化分布。据此充成下面小题。
3. 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 )
A. 0-4时 B. 6-10时 C. 12-16时 D. 16-20时
4. 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发生时影响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为( )
A. 冷锋过镜,西北风较强
B. 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
C. 雨雪较多,空气湿度增加
D. 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
5. 热带海洋的珊瑚礁被破坏后,人们即使再投放一些人工鱼礁也难以重建其生物多样性。这说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是( )
A. 过程的不可逆性 B.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C. 规模的全球性 D. 广泛性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林地比重最大,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土地利用的突出优势
B. 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占15.72%,说明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 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相当长时间内,人均土地数量将会减少
D.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将会减少
7. 我国政府把“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耕地土壤肥沃 B. 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C. 耕地使用存在浪费现象 D.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西部地区推行太阳能和风能结合的供能方式代替燃煤。下图为当地某居民家庭能源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当地采用太阳能、风能代替煤炭主要原因是( )
A. 煤炭价格昂贵,居民负担重 B. 煤炭形成困难,需要保护
C.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无污染 D. 煤炭资源缺乏
9. 该模式( )
A. 冬季效果优于夏季 B. 可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C. 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D. 西藏使用效果优于山西晋中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B 我国南方各省级行政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C. 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 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11. 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了100% B. 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C. 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 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四条曲线中表示基本生活保障功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总数巨大 B. 现代农业的发展 C. 大力开垦荒地 D. 地理环境的变化
14. 1985年后出现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
A. 基本生活保障 B. 国民经济贡献 C. 生态安全维护 D. 粮食安全保障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水不易存储 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 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16. 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准备材料 一个塑料浅盘;同样大小的两块干海绵;适量的自来水;一个喷水壶;适量的黏土。(此实验中湿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湿地。)
第一步:①把盘子放在桌子上,取一块干海绵弄湿,小心地挤出水分使海绵不滴水,但仍是湿的。把湿海绵和干海绵并排放在盘子里。②用书抬起盘子的一端(注意书的厚度不要太大),用喷水壶给两块海绵同时加水,观察、比较盘子内海绵吸水速度的快慢。
第二步:①将黏土放入水中搅拌,使其浑浊。②将湿海绵恢复到第一步未加水前的状态(海绵不滴水,但仍是湿的),放在盘子里,将制作的浑浊水倒入湿海绵,观察流出的水。
(1)第二步实验中,将浑浊的水倒入湿海绵中,你观察到流出的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湿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3)湿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外,还有哪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二图中A、B曲线,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是____。
(2)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三条理由。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康养业正步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体现的森林的服务功能。
(2)说出与黑龙江省相比,四川省的森林康养业更具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四川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业的意义。
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题答案】
【答案】A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9题答案】
【答案】8. C 9. D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B
【12~14题答案】
【答案】12. D 13. B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A 16.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流出的水更清澈。
(2)涵养水源、调蓄径流;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3)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
【18题答案】
【答案】(1)B (2)生态问题:水土流失,黑土退化,沼泽萎缩。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19题答案】
【答案】(1)供给服务:提供森林食品;调节服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文化服务:景观欣赏、康养休闲等功能。
(2)四川省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全年开展活动;生物多样性更丰富,景观层次更多元;人口较多,客源市场更广阔。
(3)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带动旅游、交通、餐饮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有利于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